编者的话
  



  印度的二月繁花似锦。让我们畅想一下吧!在那高高的菩提树下,佛祖释迦牟尼正向弟子们讲经。空中的飞鸟落在枝头,走兽也围坐在绿草地上,在安安静静地听。只有带着花香的轻风不时地摇动绿叶,发出沙沙声响,显得菩提树下更加静谥。佛祖微笑着,打着手势,讲述深刻奥秘的哲理,启迪生灵的智慧,用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浅显幽默的寓言故事。是的,寓言故事就是这样在印度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下面,允许我介绍一下收集在我们这本《印度寓言故事》中的作品吧!

  《五卷书》是公元前1 世纪的寓言故事集。具体的作者已无法知晓,其实是印度人民的集体创作。据说,《五卷书》是给皇太子们看的,目的是使他们变得聪慧,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书中分《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五卷,故称《五卷书》。这部书好似一棵结满金果的神树,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尝过这棵树上的甜果,每个著名的寓言家都借得这棵大树的荫凉。薄伽丘、乔叟、拉封丹等文学巨匠也毫无例外。至于我们一直十分喜爱的《一千零一夜》和《卡里莱和笛木乃》都受到它的影响,后一本寓言集就是《五卷书》的阿拉伯语译本。《五卷书》的写作形式十分独特,德国学者称它为“连串插入式”。《一千零一夜》也是套用此法。我们可以用“连环套”来形容,即节外生枝,枝上生节,节又生枝,故事中有故事,故事里又有故事的故事的故事。整部书如同一个灿烂多彩的迷宫,令人爱不释手。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早在1959 年就从印度梵文译出此书,并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编者耗费许多精力,去掉大小枝节,整理出一个个寓言故事,并尽力保存季教授译文的古朴风格。这是否成功,尚需读者评说。

  印度的佛教经典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智慧海,卷帙浩繁,内容博大。一个最慧明最有精力的学者苦读一生也只能了解全部经典的皮毛!在这智慧的海洋,到底有多少寓意深刻的故事,谁也无法说清。幸好有一些著名作家如郑振铎、冯雪峰等为我们翻译了一些寓言,使我们能够看到海洋中的颗颗珍珠。特别是最近,王登云、肖识剑等六十多位专家学者苦心经营,编辑出十卷本的《佛经精华故事大观》,使这东方明珠大放光彩。我们的集子中已收入最有名的《百喻经》和《佛本生故事》中的精妙寓言多首。

  泰戈尔是世界知名的印度大作家、大诗人。我们很喜欢他的诗。他的作品有深刻的哲理,寓意很浓。事实上,他写了不少寓言故事。我们尽力从他的诗作中选出一些寓言故事。是否如此,一读便知。在这卷《印度寓言故事》中,编者有意收入部分现代作家创作的童话寓言和优秀的民间传说。因为它是整个印度寓言大花园中的几朵新花,少了它们自然会缺少点现代色彩。何况,寓言这个大魔袋中本应当包括寓言童话、寓言传说、寓言小说、寓言戏剧......。三言两语的寓言虽然深刻而隽永,那毕竟不是寓言的全部。

  二月,中国江南杏花开了。这部《印度寓言故事》就是二月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