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诗人剪影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1926年3月18日,郭沫若与创造社同仁郁达夫、王独清同船由上海前往工农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广东,赴广东大学就职。抵达广州后,郭沫若等人与成仿吾会齐,在广州设立了创造社出版部分部。图为他们当时在广州的合影。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1916年夏,郭沫若结识了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的一位护士安娜,原名佐藤富子。他们的相爱转移了郭沫若对庄子和王阳明的狂热,从而焕发出诗歌创作的激情。他们于1916年冬在冈山结合。图为1923年间郭沫若与安娜及孩子们的合影。
  ●1995年6月17日我尝试主持了一次读诗会,与郑敏先生一同研读她的组诗《诗人与死》,参加者有林莽、沈奇、臧棣等。这第一次的尝试还算成功,于是打算继续进行下去,最后编成一本书。正好年底诗人罗门、蓉子要来北京参加“罗门、蓉子创作世界学术研讨会暨《罗门、蓉子文学创作系列》推介礼”,于是去信与罗门先生商谈读诗会之事并选定所研读的作品篇目。“罗门、蓉子创作世界学术研讨会”12月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8日晚读诗会在罗门、蓉子先生住所召开,吴思敬、陈旭光、臧棣、林祁、高秀芹等参加,与罗门、蓉子先生一同研读了二位诗人的《麦坚利堡》等诗作。会后大家合影。遗憾的是,这次读诗会的录音丢失,以后读诗会也再未进行,这张合影也就成了这次读诗会的惟一纪念。照片前排左起:林祁、高秀芹、蓉子、陈旭光,后排左二起:刘福春、吴思敬、臧棣、罗门。
  ●郑敏——在时间的跨度中体味诗人的美丽,诗的美丽。
  ●2002年初秋,我与志强(右)同山西诗人卫克兴(左)、马东林同赴山西平定,参加五四时期作家诗人石评梅女士诞辰100周年纪念研讨会。回太原时途经昔阳县,老卫提议参观一下大寨,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时代变迁,引发诸多思绪。往日的虎头山已退耕还林,满山一片葱郁。大寨村头的车辆和旅游者络绎不绝。一切都在变革之中。一座陈永贵的石像留下了时代的象征。
  ●这是一幅于坚在家中的照片。于坚身后的于坚也认真地看看镜头;照片中的相机往外拍,外面的相机往里拍。正如古人所说的:诗者,象外有象,境外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