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的诗观(诗人随笔)

作者:朱 零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我喜欢口语已经十多年了。我不喜欢咬文嚼字的语言,虽然这看上去,更具有书卷气,读起来,也是文诌诌的。甚至,在这些作品中,还能读出许多大师的影子来,像得到了某某某、某某某某的真传似的。以前,我也曾不断地迷恋各式各样的大师,尤其是外国大师。初中的时候,我甚至迷恋上了十四行诗,有时把一句完整的句子,生拉硬拽给弄断了,下半句放在了另一行,或者另一段,弄得自己莫名地兴奋,以为这就是诗了,以为把好好的一句话给弄断了,就像外国诗了。在那无知而自大的少年时代,我对民歌以及《唐诗三百首》不屑一顾,放弃了身边伟大的诗歌传统和汉语口语,却对一本本翻译过来的诗集顶礼膜拜,弄得自己写的东西也是不洋不土,怎么看怎么别扭。最后,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只好回头,寻找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回到口语,回到生活中去。
  我喜欢口语的简单,直接到达。我不喜欢绕弯子,在句子中设置一些无聊甚至无趣的障碍,让人觉得你脑子有毛病。买东西我也是喜欢直奔主题,我在商场里就会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拆掉,只把我需要的东西带走,如果包装过于复杂,我宁可不买。就像我喜欢吃昆明的火腿月饼,第一喜欢的是它那最本质的包装,就一张纸,撕开后,就看见往外渗油的月饼了,一口咬进去,那香喷喷的的火腿粒儿直奔你的牙根而去,你除了说:“啧啧,太好吃了!”还会想到它有无包装吗?事实上,那些包装豪华、貌似高档的月饼,老百姓自己是不吃的,那部是些什么玩艺儿,大家心里都清楚。还有一些,在包装纸上印些外国字母,但当你把那些重重叠叠的包装拆完以后,月饼还是那个月饼,它并不因为多了几个外国字母,就有了洋味儿,如果月饼吃出麦当劳的味道,那岂不有些滑稽?
  所以,我希望我的诗歌透出的味儿,是地道的汉语味儿,有点民歌的味儿,有点生活的味儿,有点人味儿。
  我之所以喜欢口语,是因为我坚信,那些伟大的诗歌,都是朴素的口语。口语是一首好诗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