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不倦求索的诗人

作者:李 成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我很早就知道杜老的名字,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读到北大出版的《新诗潮诗集》,发现其中有杜老的两首诗:《秋》及另外一首,便很惊奇,以为这样一位早在四十年代即已成名的老诗人而能有新作厕身新诗潮,其艺术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着实令人钦佩。后来,我又买到了一本《九叶集》,集中地读了他的一组诗,对其艺术成就便更加崇仰。
  没想到的是,事隔几年之后,我便与他结识并和他有一段交往。那是九十年代中期,我分配到新华社某部门工作,有一天坐在宿舍里,闲来无事,翻阅单位里的电话本玩,忽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杜运燮”跳入我的眼帘,我觉得很大可能便是我所知道的那位“九叶派”诗人。一个电话打过去,果真如此,诗人告诉我他的住处,竟然与我住的是同一个大院!我便提出要去拜访他。几天之后,我去叩门,来开门的是一个个子不高而红光满面、精神瞿烁的老人,让我感到惊异的是,杜老的声音非常清脆、洪亮,不像一个已退休多年的老人。他把我引入门口的书房坐定,我们便谈起各自的情况。我提到他带有南国口音,问他是不是福建一带人,他说是的,但他出生于马来西亚。诗人告诉我他的大致经历,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上学,师从闻一多;文革期间,发配山西当了两年农民,然后回到新华社直至退休。诗还在写,但不多。从年轻时候起就喜欢奥登。手头正在编一本《西南联大现代诗抄》。整个谈话过程中,他都以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平静地望着我,那双眼睛也不像老人的眼睛,而是一片澄澈安宁的热带海,平和的表面下藏着睿智与深深的激情。
  告辞时,老人转身从别的屋子拿来一本诗集送我。这是一本以“霹雳文艺研究会”的名义印刷的诗集,薄薄的不到一百页,所收的诗都是写海外游历的,尤以写他的出生地马来西亚的居多,以第一首《你是我爱的第一个》作为书名。我回来后一次次地翻读这本小诗,被诗人那浓郁的乡情所打动,也为整本书中所洋溢的异域风情所吸引。我以为这些是他最好的诗,许多可称得是优美隽永。他说他正如龚定庵的诗所说的:“半生中外小回翔。”我很羡慕他有海外的经历。
  大约过了两个月,我又给杜老打电话,他告诉我,我留下的作品还未来得及看。但他嘱咐我要多写。他引用巴金的话说:“只有写,才能写。”并把这个“能”字咬得很重。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我才得以去拜访他,这一次,他跟我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好友、诗人穆旦,在言谈中,对他的早逝深致惋惜。我听后,久久沉默,深为诗人之间的情谊所感动。杜老一边说,一边又从别的屋子拿来一本《穆旦诗选》送我,并且告诉我,他正在整理《穆旦诗全集》,一旦编成,再送我一本。我提到我不久前读到他的散文《热带三友》,说写得如诗如画,我很喜欢,诗人才说起也有人建议他将过去的散文集《热带风光》及其他散文整理出来出版。临告别时,他拿了一本诗集,说是几位朋友帮他印的,送我翻翻。我接过来一看,是一本自印的小开本诗集,却非常厚实,书名叫《杜运燮诗精选100首》。我知道这是杜老一生诗创作的精华,对于我这样一位喜欢他的诗的人来说,殊为难得。
  事后,我常常都要翻阅这本诗集,几乎每一首诗我都咏读再三。这本印得朴素的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有一种朴素的美,就像一株枣树开着细小的繁花,散发着淡淡而坚定的清香,沁人肺腑。我在他的诗句中读到“衰年变法”的句子,为这样一位老人有一颗不老的诗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而深深感动。
  接下来,我又去拜访了杜老几次。每一次,他都有书送我,且都是题上字称我为兄,请我指正,令我惶悚不已。
  转眼到了九七年,香港回归在即,老人显得特别高兴。待我去见他的时候,一见面,他便告诉我,他写的那首《七九老人庆九七》已获奖,得到一次访问美国的机会,脸上露出的喜悦,不像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我被老人的快乐感染着。几个月后,便到了九八年元旦,新华社举行了一次酒会,庆祝诗人八十初度,老社长穆青参加了这次酒会,我也忝列其中,大家合影留念时,让杜老坐在正中间,我为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受到人们如此敬重而感非常欣慰。
  这以后的两三年,我离开京城,未能见到老人。等到我一回来,便给杜老打电话,他十分高兴,大声地邀请我过来坐坐。
  这一次,老人将《海城路上的求索》送我,我得到后,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品读。除了其中我读过的许多作品外,那几首访美的新作及所收的散文,我更加注意细读。我发现诗人不仅宝刀不老,而且在诗作里渗透着更多的思索。他在序言中,首先就强调一个“新”字。他说:“新,才有诗,才有诗的生命,诗的特殊魅力。”他并且现身说法:“有相当时期,我写诗的追求,概括为真、新、深、精四字。后来才渐渐悟到:新,才是更重要的,是首要的。有了新,真、深、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才能沁出诗味,诗香。”这似乎是他的独得之秘,然而,我认为又是说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而且我发现,他自己的确是这么做的,他的每一首诗,看似很朴素,却有不同于别人的独到发现,有一种新颖之美,这样,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他在探索途中留下的脚印,虽然每一步跨度不一定很大,但切切实实是在一点点向前迈进。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何况是一位耄耋老人呢?因此,我每当翻阅这本集子,特别是这篇写出他一生写诗体会的序言,心中都涌出无比的敬意。至于他那充满“热带风光”的散文,我也是爱不释手,我认为那是另外一种诗,和他众多的诗作一样,朴素中渗透出内蕴的深刻的、幽邃的、思想的美。
  一转眼,杜老辞世都已近四年了。近几年里,我缅怀他诗人接物那种没有一丝张扬的平静,缅怀他睿智的语言和洪亮的话音,缅怀他在内心深处对人的关怀与对诗友的情谊,更缅怀他在诗艺上顽强、执著的探索,因此写出一首首新、真、精的诗歌,有着朴素而幽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