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4)
|
|
|
柴进钱多,门客也多,号称广招天下客,那不是徒有虚名,是各路英雄好汉的公认。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国字脸,嘴巴轮廓与正方形是相似多变形,脸部棱角分明,五官各自为政却又层次清晰。按照惯性思维,符合这种长相的人是个老实人,吃得多,力气大,能打架。
那一年,武松投到柴进门下。
一直以来,柴进都很庆幸得到了这么一个好帮手,直到武松干了一年以后。
不要怀疑武松的功夫平平,柴进后悔的不是这个,发现这种问题根本要不了一年。
武松其实是个“愤青”,座右铭是“老子天下第一”有句“成名要趁早”的口头禅好斗殴且不讲武德又胆大包天,当然了,明里面都说他有勇气。
“吃人饭做鬼事,人面兽心,狗日的河南人,你丫都不是好种。”
这是与武松相处了一年零三个月后,柴进对武松的概括。柴进影响大附庸者多,喊声一边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武松是河南人,所以武松搞臭了河南人的名声,以至于在柴家庄过街遭人人喊打的人说自己是河南人就可以得到理所当然的谅解,庄民们以讹传讹,河南人名声愈发臭臭扬扬。
之所以一贯本分的武松在三个月内性情大变,是因为有可靠消息称一年前在武松家乡被武松捅过两刀的人没死,武松的外逃属于杞人忧天。
当时的情景可以想像,一个人受到红色通缉令的通缉,要他表现出“人之将死,其性也善”的冰火二重天的性格,这个时候的演技与生俱来,轻松将一个素未尝试过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即便是自恃有管鲍之才的柴进也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个好事,又是个坏事,坏事是针对柴进而言。
昔日的属下爬到自己头上拉屎是每一个有尊严的男人所无法容忍的,就像是一个无数次败在你手下的对手突然给了你一刀,恶毒而又致命的一刀,靠的还不是偷袭,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一个精通刀法的高手在杀人时通常不会选剑做兵器,因为那样胜算不大。但武松不同,即使整柴进的方法很多,痛扁一顿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武松选择的是文斗。
武松与柴进斗,当然不只是为了赢柴进而已。那是种不太大众化的想法,也可以说是叛逆,好比完成一件事情,如果使用的是在别人眼中擅长的方法,完成得再漂亮,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而通过自身长处以外的方法取胜,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就会极大地改变———此人是个全才,而且武松反对平庸,好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一个男同志即将到了而立之年还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笑料,“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说明的不仅仅是武松的心态。“武松文斗柴进”此言传出,江湖群雄哗然,那首先让人们想到的是智商的低下。
“有的狗得一寸要进好几丈,给它一根骨头,它还要根猪大排。”
“资本家吃人不吐骨头,大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类似这样的阵地战在柴庄一天要打好几次,武松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了自作自受的恶果。
武松的文采其实也有那么几分,可惜在不凡身手的比衬下不引人注目,江湖痞子的形象深入人心,继续下去,只怕长处都叫人遗忘,被群众的眼光定格为“四肢简单,头脑更简单”的怪胎,成为那个时代素质教育失败的典型。
鼻孔朝天,各走一边。柴进与武松形同陌路。
“文斗不行不要紧,‘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自有通路。”
武松的思想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加上自身骨子里的野性,便产生了一种野心。如今天下大乱,柴进富甲一方,手段也不过如此,自己冰雪聪明,将来谁比谁富,还是个未知数,放眼长远,我武松不怕证明不了自己。
欲干大事,要有本钱,文斗失败,索要点工资以外的卖命钱也是迟早的事,这一切本就在柴进的预料之中。
十万两白银不是个小数目,要这笔钱,武松高仰着头,竖起左手中指,对柴进只说了一句话:“怎么着,老实人好欺负啊。”
借钱送佛,总算赶走了这个黄天霸式的人物。望着武松的最后一根头发消失在地平线上,柴进一抹额上的冷汗,风一般卷进庄内,呼喝声从里屋传来:“来人,门加九座,庄墙加高三十公分。”
武松此时正斜挎着一皮水袋二锅头,飞驰在回清河县老家的路上。沿途秀丽的田园风光,不禁激起了一个即将户返原籍的浪子的诸多感慨。
以前家中只有个小茅屋,这次回去至少盖个小洋楼,好让别人也看看老子的本事。
这么想着,武松加快了步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