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王”二婆
|
|
|
旧时对“三姑六婆”多有贬词。古时候一些婆子,身兼多职。像王婆自己所说:“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接生),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介绍男女通奸)”。可见旧时的婆子担任了说媒(媒婆)、买卖的经纪人(牙婆)、接生(接生婆),甚至拉皮条等多种职能。一个婆子就仿佛是一个小型婚姻职业介绍所一般。但这些婆子们大都有七嘴八舌、不务正业、串门子、搬弄是非、媒介淫恶、唯利是图、推销迷信、诱人入彀等种种恶习。
所以有好多男女间的暗中往来,按古时的道德礼教说得贬损一点就是勾搭成奸,婆子们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功不可没”的。像《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文中蒋兴哥的妻子三巧儿和陈大郎勾搭成奸,也是有个婆子在中间撺掇。而本书中王庆和童贯的义女相会也由薛婆之类的人帮忙。说来这些婆子们年纪大了,就有点像贾宝玉说的那样,嫁了男人后就比男人还混帐,大多是非不分,只因贪图金钱,就做些不法的事情。而且婆子们的身份有她独到的优势:一方面自身是女人,出入闺阁之地方便,和小姐少奶奶们能搭上话儿,另一方面婆子们是老女人,和男子们交往也方便。所以一些偷香窃玉的事情婆子们起的作用可就非比一般了。当然婆子们也不会是白忙,男女双方都要使钱给婆子,一者酬谢,二者堵口。所以后世,有些明智之人就不让“三姑六婆”上门,据说郑板桥就曾再三告诫家中妇女,不可与“三姑六婆”之流有任何来往。
水浒中先出场的是阎婆,这阎婆虽然也有一般婆子的通性,如贪财、会诸般“白说绿道”的口舌等等。但阎婆说来也有几分可怜,被宋江杀了依赖终身的女儿,而知县却又护着宋江逃走,一直不曾归案。宋家人又使了钱,县里有权有势的朱仝朱都头又送了点钱给阎婆,有道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这钱拿起来就这样顺当吗?朱仝给这钱想必是三分利诱,七分威胁地要阎婆不要到州里去上访告状。阎婆一个孤老婆子哪里斗得过这许多势力?书中还写道阎婆惜的情人张三“挑唆阎婆上公堂上来披头散发地告状”,这话也说得十分不厚道。阎婆只有这一个女儿被宋江杀了,如何不痛,如何不告,这能说是张三挑唆来的吗?后来书中说阎婆不到半年也就死了,想必是忧愁郁闷而死。说来也是可怜呀。
相比之下,王婆的所作所为就不大让人同情了。王婆贪图西门庆的银两,替西门庆安排下计策勾搭上潘金莲也就算尽到了“责任”了。怎奈这王婆“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还想“终生保修”,替他们想了个能够“谐老同欢”做“长久夫妻”的绝户计来。而且还大力主持,亲自教授给潘金莲下药的方法和处理死人的技巧。这可就不是一般婆子该管的“闲事”了。绝对够得上教唆犯了。王婆多管了这些事,结果惹火烧身,赔上了自家的性命。也是活该。
其实,直到如今,尚有不少像水浒中的婆子这样的人物,也从事着和她们相似的行业。但愿不要像“阎”、“王”二婆一般,尤其别学王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