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七八


  她为了建立和加强国共第二次合作而努力,以使国家免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

  她卓有成效地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封锁(甚至供应伤员的医疗用品也不准通过),并为这支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作战最多、战果最好的人民军队,争取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继续为完成中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而斗争,并成为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人们都记得,从1914年到1949年,她在无数次逆流中搏击前进,从不向任何问题和困难低头,而是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它们。她的生活环境不断变换——从日本到上海,然后到广州、武汉、莫斯科和柏林,接着又回到上海,又去香港和重庆,再回到上海,每一个地方都是她进行政治或军事斗争的战场,直到革命胜利,她来到人民的首都北京。

  她对于许多她所熟悉和敬慕的革命同志被反动派所暗杀,感到无比的义愤和悲痛,在这些同志中有廖仲恺、李大钊、邓演达、杨杏佛。有些同志被捕,她设法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使他们得以为革命继续战斗,其中有廖承志和陈赓。

  她在中国人和外国人中所进行的统一战线工作是从不懈怠的、有策略的和广泛的。她是一个革命者、一个反法西斯战士、一个主张现代化的人。在个人方面,她谦逊、讲民主、节俭、极端诚实。她在原则问题上则坚定不移,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并且总是先公后私。

  她特别关心穷人、劳苦大众、妇女和儿童——在她看来,正是为了他们才进行革命的。儿童工作在她心目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的成立使她无比欢欣鼓舞,因为这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黎明。在任何考验中,她对人民和他们的未来的信心是始终坚定不移的。

  在她身上是几种文化的最优秀内涵的结合、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

  她对和平事业念念不忘。在青年时代,她就致力于此,虽然带着一点矇眬和浪漫。后来,作为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革命家,她为之而奋斗;作为一个女政治家,她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和平运动。1980年一位中国教授赴美前向她辞行请教,她复信说,“把你的一份力量加入到争取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它只会带来痛苦和毁灭)的事业中去。帮助那里的人民加强战斗以增进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团结,争取和平和进步而不是走向自我毁灭。”

  ①宋庆龄致南京大学梁士纯(休伯特·S·梁)教授,1980年4月25日。梁早年曾是埃德加·斯诺的朋友,后积极参加中国“工合”等工作。

  谁能够说这些问题和品质中有哪一种是已经过时了呢?

  [在北京故居中的怀念]

  要怀念宋庆龄并感受一下她的精神,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她在上海和北京的故居——现在都按原样保存着。两处都有她读过的书、她常常凝视的照片、她用过的物件。中国福利会在上海的各项设施是她创始和热爱的妇幼工作的最突出的范例。在北京后海北沿46号故居有关于她的一生的最完整的陈列。这里目前也是宋庆龄基金会的会址,该会在海内外资助下正开展新的儿童工作。这个基金会的研究室规模虽小,工作却很活跃,它收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并开展研究。从事类似工作的还有设在上海的中国福利会以及“上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和陵园管理委员会”的研究室。

  本书的一部分原稿就是作者在后海北沿46号完成的。有一些情况和材料在别处是不可能了解到的。

  故居的工作人员告诉本书作者,几乎直到她病重之前,她每天都要在那很大的花园里散步。尽管她的腿不好并常会失去平衡,她总要自己走,不要任何人挽扶:“谢谢你,我自己能行。”甚至用拐杖也是很勉强的。

  花匠说,他总是把新的盆花放在花园各处,以吸引她多作些运动。她有时会问:“我可以摘这朵花吗?”有一次他回答:“当然可以,这些都是您的。”她说:“可是这是你的劳动成果呀!”

  花匠回忆说,“她懂养花。只要能动,她就自己种。她很会扎花束和瓶中插花。”花匠常常走在她身边或后面,万一她摔跤可以护持。有一两次她摔了交,他把她扶起来,她总要说:“我给你添麻烦了。”

  她爱鸽子,每天亲自喂它们、看着它们。她会学鸽子的叫声,鸽子一听到就都飞来。

  在“文化大革命”中,她几乎要被迫“处理”掉这些鸽子。但它们活下来了,她也活下来了。

  她去世后,这群鸽子还留在花园里,总共有100多只,常在过道上吃食,在天空中组成美观和充满生气的队形上下翱翔。

  有一天是儿童节。本书作者在写作间歇中到园中散步。平时十分清静的园中这时到处是笑着叫着的小学生,现在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天地了。(听说每逢儿童节就会有1500名小学生来参观游览。)他们荡秋千,在山坡和假山上跑来跑去,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在花果山上那一群小猴似的尽情嬉戏。在古树绿荫、亭谢红柱及花坛彩色之间,小眼睛在闪着光、小辫子在快乐地晃动。

  这里曾经是清朝的王府,当年在这里住着的是贵胄子弟,有师傅严格管教,为了要把他们培养成绝少数统治者的坯子,但他们因为天生是尊贵的,所以心底里看不起这些师傅——事实上对任何人都看不起。同这些贵胄子弟相比,眼前这些孩子是多么的不同!

  同旧中国那些通常是满身疥癣、满脸鼻涕、面黄肌瘦的穷苦孩子相比,眼前这些孩子又是多么的不同!旧中国的穷孩子命定要为沉重的劳役、战争、卖淫、饥饿所吞噬,他们受不到教育,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永远处于绝望的境地。

  在20世纪中,中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尽管它目前还是面临着那么多的问题。在新世纪中,等待着这些新一代的将是怎样的未来呢?虽然未来将不会是轻松的、甚至可能是艰难的,但没有哪一代的中国儿童象今天这新一代那样具备了优良的条件去面对它。

  在这样沸腾、欢乐的新生活里,安息中的宋庆龄将会感到何等忻慰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