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游览车,我们出示新买的东西,得意地说我们以惊人的速度看了许多名作,同行的人都好羡慕,其中有个人突然问:“门票很贵吧?多少钱?”我和太太一下子怔住了,因为我们一直到出来,才发现没买门票,我们居然是由“出口”冲进去的。
所幸我才怔了一下,那问话的人就把话题带到别的地方,解除了尴尬。直到今天,我们都记得那一刻,对那解除尴尬的人很感激。或许,她当时心里说不定在想,我根本只是到个街边的工艺品店买个复制品,就回去吹牛逛了卢浮宫,所以答不上票价多少。但是也因为她这样猜,怕出我的洋相,所以立刻又把话题带开。
我不能想像,如果她继续就“门票”问题对我们穷追猛打,我们将如何应付。是承认自己无意的“逃票”行为,还是狗急跳墙,死不承认?无论如何,这在公共场合都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真得感谢这位好心人的“该收手时就收手”。
前几天,儿子在家里举行自己的20岁生日PARTY。年轻人在一起总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一个叫艾林的女孩说:“上个周末,我爸爸带我去了一家五星级饭店吃饭。”她说的这家饭店我和儿子也去过。儿子接过话茬,想显摆一下自己的见多识广。可当儿子提到这家饭店大厅里的水晶球时,那个叫艾林的女孩却答不上来。
我看着儿子,暗自猜想,他会如何结束这段注定不会愉快的谈话。他会继续问下去?还是立刻像我所说的那个旅行团里的好心人,把话题带开?我真不知现在的年轻人会如何做。还好,儿子只是冲着艾林耸耸肩,就起身招呼其他的同学去了。我注意到,艾林的脸一下红了。
PARTY结束后,我问儿子,“你觉得艾林在撒谎,是吗?或许,她净顾着美食,而无暇欣赏大厅呢?你何不往这个角度去想?犯得着猜她说谎吗?何况,在众人面前让她难堪,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儿子冲我点点头,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
我想,他没有像往常那样与我争论,或许是不想为自己的“20岁”抹上一点不高兴。而他,其实未必能懂。
著名作家刘墉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常常看到电视上的政治谈话节目,话题尖锐,来宾立场鲜明,针锋相对。可是我发现,即使是政客,当他抓住对方弱点,可以穷追不舍、打死为止的时候,却常常问着问着,看对方已经词穷而招架不住时,突然刹车,不再继续。”刘墉曾好奇地问一位政坛高手,为什么会这样?对方这样说:“谁赢了,谁输了,谁被问倒了,谁理亏了,观众早看在眼里,何必欺人太甚?今天我抓住了对方的小辫子,给对方留一条生路,改天我处于弱势,落在对方手上,对方也会给我开一条生路,不会太难堪。”
说话、处世不能没心没肺,太直来直去了。什么时候刚,什么时候柔,你在为别人让路的时候,也是给自己将来留下更大的空间。是啊,何必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