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诗鉴赏





  生平简介

  韦应物(737—791?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的称呼。

  韦应物的诗,以写田园山水著名,部分作品,对安史之乱后社会乱离、民生疾苦的情况,有所反映。

  在艺术上,他效法陶渊明,也受过谢灵运和王维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一种自然淡远的艺术特色。有《韦苏州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

  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

  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

  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韦应物诗鉴赏

  韦应物曾客游广陵,此间与元大校书过往甚密,友情颇深。代宗广德元年(763),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试想: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诗鉴赏

  李儋是作者的好友,也是一个诗人。作者和他酬唱的作品很多,在《寄别李儋》一诗中说:“宿昔同文翰,交分共绸缪。”可见彼此的友情很深。

  唐德宗贞元初年,作者任苏州刺史,收到李儋的来信,说要来苏州看望他,他看了信很高兴,便写了这首七律来答复友人。

  诗一开始,便用质朴的语言,亲切地叙说别离之情:“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从去年春天花开时节分别写起,说到今年又见花开,睹物思人,很自然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中间四句,转述自己的情况。“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这两句意思是说:宦海风波多,升降浮沉,吉凶祸福,无法以自料。春色虽好,怎奈心情郁闷,只好独卧床榻,借睡眠以解忧。这两句反映了当时作者的处境不佳,内心烦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年已衰老,身多疾病,因此思归田里。再说,自己身为一州之长,也没能替老百姓解除疾苦,使他们安居乐业,在自己的辖区,尚有无衣无食四处逃荒的穷人。

  徒拿俸钱,深感愧疚。从诗的结构上看,后一句是补充思归田里的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

  最后两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作者的心情既然如此愁苦,当然希望友人前来,相聚谈心,以慰思念之情。现在得知友人又有意前来,因此非常高兴;几个月来,一直计算着与友人相聚的日期,他登楼望月,月亮都圆了好几回了,还不见友人的到来。“西楼望月几回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盼望友人到来的迫切心情。

  这首诗通过怀念友人,表达了作者未能为老百姓解除疾苦而自愧诉痛苦心情,反映了思归田里不愿为官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分不开的。诗人所处的时代,战争频仍,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他刚到苏州刺史任上,就接触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对他们的疾苦深感不安:“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始至郡》)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他自己却无法有所作为,令他内心十分痛苦。他对统治阶级彻底失望了,于是就想到辞官归里。

  在封建时代,象韦应物这样表露忧虑民生疾苦的诗不少, 但象他这样真诚地表示居官自愧的诗却不多见,无怪乎范仲淹读了“邑有流亡愧俸钱,”叹为“仁人之言”。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诗鉴赏

  滁州城的西门外有一条西涧,俗名上马河,环境幽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常去游赏、赋诗,还在涧边种了柳树。这首诗就是他即景之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泛写暮春景物。暮春时节,诗人漫游来到涧边。此时花已凋落,只剩下一片碧绿清香的幽草,在树丛深处传来黄莺的鸣叫声。别有会心的诗人,独怜幽草,无意听黄莺歌唱,流露出恬淡的心情。接着,后面两句写傍晚景色。“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境幽深渺远,向为人们称道据说北宋宣和年间,画院招考画师,考题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各画师接到题目后,无不精心构思,大家都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无人”之境。经过评选,有一幅名列榜首,被贴出来以供观赏。原来这幅画在构图上比别的画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别的画无论构思、设色怎样不同,却都只是按原诗句字面的意思,画了一个幽静的古渡口横着一只空船,表明“无人”。而这幅画的作者却独具匠心,在空船头上添上一只小鸟。这样一来,不但颇具说服力地表明“无人”,而且表现出幽深无人之境中的生趣一下子在意境上就高出众作许多。这正是韦应物的诗意所在。大家看了画后,都认为这位作者深得韦应物的诗魂,将其画名列榜首,当之无愧。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诗鉴赏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首二句写寄诗之情。“踏阁攀林恨不同”,“踏阁”,即登上楼阁;“攀林”,即攀林登山。楼阁在山上,应是先登山后登楼阁,由于声调关系,这里颠倒来用。

  秋日出游,本多感慨,现在又是独自登临,无好友在一起相与谈论,心情更觉怅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叹恨。“恨不同”,就是不能与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云沧海思无穷”,“楚云”,指南方,“沧海”,指北方。当时作者宦游江南,时值兵乱之后,与好友南北一方,关山阻隔,路遥途远,相思相望,颇感伤怀。“思无穷”三字,表现出了作者无限伤时和思友之情。

  后两句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几家人在捣洗衣服,人民已四处流亡,州中已空无人烟;寒雨之中,一郡但见荆棘丛生,不见稷黍。这两句表现出了兵乱后整个州郡民生凋敝、田园荒芜的凄凉景象。

  诗人乃一州的长官,身负养民、保民、安民之责,目睹这种凄凉景象,内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师叛乱寄诸弟》诗中说:“忧来上北楼”,在《寄李儋元锡》诗中说:“邑有流亡愧俸钱”,都流露了这一思想。

  在唐人诗中,登览诗在写法上一般多先写登览所见之景,然后抒情。这首诗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自有其高妙之处。

  诗人写过许多山水诗,诗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这是与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山水诗不同之处。在他的山水诗中,山水田园不尽是恬静而安谧,而是不时可见劳动人民的辛酸。从这首诗以及《广德中洛阳作》、《始至郡》等诗中均不难看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韦应物的诗“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正是就这类作品而言的。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诗鉴赏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十年前他与这位老朋友,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慨。

  诗的开头,概括指描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交代了他们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美好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感伤。

  颈联的出句又回到本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

  久别重逢,情谊依旧,确有喜的一面。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拓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变老了。

  这一副衰老的样子,不言悲而悲情自溢,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后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沉迷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

  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老朋友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若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要讲究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细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 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再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一个流水对,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并非写实,均为虚拟的景物,借以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由此可见诗人的剪裁功夫。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

  东南山豁大河通。

  依微远天外,

  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

  一雁初晴不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

  扁舟不系与心同。

  韦应物诗鉴赏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这诗便是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任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诗人沿洛水向东北航行,两岸青山连绵,渐渐地,东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来,而船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驶入黄河了。于是诗人纵目四望黄河景物。这是秋天的傍晚,滔滔黄河与天相接,天边隐约可见稀疏的树木在寒气中枯落。夕阳斜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这种清旷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几年前在伊水边看到的那个孤零零的村落,自安史乱后,已变得残破萧条。往事不堪回首,抬头远望,只见雨霁晴展,北风劲吹,一只孤雁横过空中,顶风向南飞去。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诉洛阳的僚友们说,他的心情就象《庄子·列御寇》中说的那样:“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觉得自己既非能干的巧者,也不是聪明的智者,而是一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无所作为,无可忧虑,就象这大河上的船,随波逐流,听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显然,这是感伤语,苦涩情。他相信他的僚友会理解他那无奈的忧伤,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从建中元年即位以来,朝政每况愈下,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赋税滥征,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韦应物了解这一切,为之深深忧虑,然而无能为力。

  此次赴任,虽是荣升之遇,有可为之机,但他懂得前途充满矛盾和困难。因此只能徒有巧者之才,空怀智者之忧,而自认无能,无奈而无求。也许他的洛阳僚友曾给他以期望和鼓励,增添了他的激动和不安,所以他在离别洛阳之后,心情一直不平静,而这黄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触,使他无限伤慨地写下这首诗寄给朋友们。

  这诗写景物有情思,有寄托,重在兴会标举,传神写意。洛水途中,诗人仿佛在观景,实则心不在焉,沉于思虑。黄河的开阔景象,似乎惊觉了诗人,使他豁然开通,眺望起来。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使他更为无奈而忧伤。遥望前景,萧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显示出民生凋敝,世事沧桑;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济世于无望。于是他想起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济世之情,奋斗之志,都难以实现。这就是本诗的景中情,画外意。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韦应物诗鉴赏

  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到钟声。诗人如此喜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营造一种特殊的艺术气氛。

  也许,钟声震响诗行,能获得悠远无穷的音乐效果,有无限深沉的韵致,它能给诗句抹上一层苍凉幽寂的感情色彩。这首诗也正由于声声暮钟,使全诗荡漾着缥缈的思家念远的感情。

  从诗意推测,这首诗应作于淮阴。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顺运河北上,即将渡淮西行,当时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独自踟蹰河边,天正下着雨,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晚风凄厉,淮河里波涛起伏。诗人的思绪也象波涛般奔腾翻滚。于是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了这首律诗。

  诗人只身北往,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非常含蓄。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

  有了如此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说出“离思”二字,象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惟悴的面容和孤寂的内心。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

  既是失群的小鸟,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岂止诗人难堪,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如此一来,我们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

  “广陵何处在?”这一问,仰天长呼,四野回荡,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无奈感伤。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响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悠远,诗人把自己的离情别绪隐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诗鉴赏

  这首诗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细心品味。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清冷。由于这两种冷,诗人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想念老友,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然而转念一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呢,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2327·《唐诗鉴赏大典》

  连路也不容易找,他们走过的足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那么,到何处去找这些“浮云柳恕无根蒂”的人呢?

  诗虽一路淡淡写来,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跳荡变化。开始,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化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身处郡斋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包含了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现象了,是秋气萧飒、落叶满山、空无人迹的深山。

  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象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如顺水行舟,一路畅通。

  苏东坡颇喜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

  ‘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傭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配合得妥贴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相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诗鉴赏

  韦应物是一个颇重手足之情的诗人,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但因为出于至情,发自胸臆,谈来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诗的首句从近处落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设想,遥念故国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在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起到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领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篇的。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除第三句直抒情意外,通篇写景;而从四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正是这第三句在全诗中居主位,其余三句居宾位,一切雨中空斋、江上流莺以及杜菱草青之景,都是围绕第三句而展开的。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又说:“ 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这首诗的第三句,如他所说,是“立一主以待宾”。有了这一句,上下三句就不是乌合的无主之宾,“乃俱有情而相浃洽”。换言之,正因为诗人情深意真,在下笔时把“想诸弟”的情意贯串、融合在全诗之中,就使四句诗相互浃洽,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转折。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兼逢阴雨,又处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这一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春江、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因用了一个“独”字折转,诗意义进了一层。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这首诗,运笔空灵,含蓄蕴藉,结句尤见功力。

  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出诗人的归思,又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诗鉴赏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来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 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华美的语言着力渲染,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却语浅情深,言简意长。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

  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映衬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呼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契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并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驰向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景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相思却近在咫尺。如此写来,则情愈浓,意更深。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现已难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很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写出了雨丝缠绵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两句,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抹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这四句继续写江上景色。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离暗淡的景色。四句诗,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一切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

  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口。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

  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远望,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笼罩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包孕着诗人惆怅悲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别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蕴含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

  通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诗人沉浸于这浓重的氛围中,情动于衷,难以自已。突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蓄积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同时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薑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色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珠联璧合。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韦应物诗鉴赏

  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

  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首。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意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到长安谋仕,颇有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一官半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大概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诗中以亲切而略带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同情和理解。

  开头两句中,“客”即指冯著。灞陵,长安东郊山区,但这里不是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本诗一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名士兼隐士的气息。

  接着,诗人自问自答,猜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尚须用斧斫除荆棘开辟坦途,故心中不快。“采山”句属于俏皮话,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是说冯者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问自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故而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要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冥冥”是形容大自然默然无语的情态,“飏飏”是形容鸟儿飞翔的欢快。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开,燕子飞得那么欢畅,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沉溺于暂时的失意不快中,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一定会有人来关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安抚冯著说:你看,我们好象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今已春”承上二句而来,末句则以反问激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其它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怀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积极勉励。在形式上,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吸纳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鼓励抚慰朋友。读来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

  幽 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

  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

  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

  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

  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

  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

  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诗鉴赏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即是比较有名的一首。

  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奔走营谋。这两句,平平写来,其中多少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这首诗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状写人生道路的艰辛,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即举世辛劳我独闲的自得心情。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直接抒发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终于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心欢喜。接下来,下面六句便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勾勒。“微雨”两句,何为人们称道。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着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不经意的感受。这两句看起来描写的是景,实则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悦趣怀。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显得更加自然清新。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光景色明丽,其中也透出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谓有声有色,清丽可人。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诗人有时与道士相遇,有时同樵夫相随,但这些事都不是经常发生的,言外之意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语虽平浅,而诗人幽居的闲适平静可以想见。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

  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来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这两句,看似诗人自嘲实则别有深意。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一展抱负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愚拙,不说自己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薄。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 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未必精确,但可看出韦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诗鉴赏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初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达滁州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到外面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秋雨,愈发感到夜之深沉、秋之凄清和高斋之空寂。在这种萧瑟凄寂的气氛中,敏感的诗人不由归思难禁。韦应物家居长安,与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远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遥之感;黑夜沉沉,四望一片迷蒙,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尽、悠然难止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浓,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难以排遣时,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穿越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彻夜不眠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吟咏玩索。

  “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唐诗别裁》)

  纯粹从文字看,诗中所抒写的似乎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于全诗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于全诗的秋声秋意,却令读者隐约感到在“归思”、“闻雁”背后隐含的时代乱离的面影,蕴藏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很少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避免雕琢刻削,一、二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确有古体的流风余韵。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

  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

  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

  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

  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

  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

  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

  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

  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

  岂曰财赋强。

  韦应物诗鉴赏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怎能不喜形于色呢?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

  “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显然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当然,“未睹斯民康”—— 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显然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但是现在又将宴饮享乐了,如何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这首诗是韦集中的名作。白居易称赞它“最为警策”(《吴郡诗石记》),杨慎称赞它“为一代绝唱”(《升庵全集》卷五十四),他们除了着眼于它的艺术成就外,主要是赞扬韦应物居安思困的襟怀。“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推己及人,居安思困,一饭不忘来处,这是他关心民情、搞好政务的动力。

  而这,正是《诗经》以来“缘情体物”的优良传统的继续。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

  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

  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

  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

  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

  了此物我情。

  韦应物诗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妙诗。全篇抓住嘉陵江水声展开构思。发端两句借大禹治水的传说写嘉陵江水声的由来。意思是说,大概由于大禹的神奇力量,他凿开险峻的山崖,使飞流急湍奔腾直泻,发出巨响。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

  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这两句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我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

  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

  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

  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

  颜鬓已蹉跎。

  韦应物诗鉴赏

  这诗写于建中四年(783 ),当时诗人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诗人籍贯长安,原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京都与滁州,两地相隔千里;在这两地“皆秋”的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唯天上星河而已。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多少寂寞之感!透出诗人多少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我无限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象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

  “ 方用”,指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官阶由从六品升为正四品;“痾”,同疴,指小病。“方用”与“况自”,为递进之语。意思是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从政不力,政事不严,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而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精力不济,就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了。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无将”,不要。两句意思是:夏天赴任,现在正值秋时,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言下之意,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诗虽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

  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

  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

  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

  那能忘归游!

  韦应物诗鉴赏

  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 )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大历九年(774)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粗粗一读,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细细品味,深感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送 终

  韦应物

  奄忽逾时节,

  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

  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

  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

  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

  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

  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

  临决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

  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

  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

  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

  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

  岁月始难忘!

  韦应物诗鉴赏

  大历十三年(778)冬,韦应物的结发妻郑氏去世了,他悲痛欲绝,写了多首悼亡诗以示悲悼,此为其中一首。

  这首《送终》诗,是抒写送葬的场面和诗人惨痛的心境的。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只是质朴地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诗人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诗人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诗人最后说:

  葬事虽然办得十分草率匆忙,但这个日子我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悽恻动人。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又有什么用呢?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啊!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对芳树

  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

  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

  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

  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

  下有往来躅。

  韦应物诗鉴赏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于宝应元年(762)结婚,时年二十六岁。婚后十几年,夫妻“宾敬如始来”,感情非常融洽。不幸妻子中年病逝,抛下丈夫和儿女。

  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更何况他们是一对感情深挚的夫妻。诗人异常感伤,写下悼亡诗十九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迢迢”,高大美好的样子。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意思是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

  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月夜》)—— 亦悼亡诗)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攀”即攀折;“躅”指往返的脚印。字面是说,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我徘徊往返的脚印。其实际意思是: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

  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

  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

  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

  益愧专城宠。

  韦应物诗鉴赏

  这首诗描绘春游之乐,并表达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治世利民应有的责任感。南亭,指滁州之南亭。

  首二句从广处着笔,写滁州之地的大季候。“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山川明媚,初春的风已渐渐由寒变暖;山岩尽管不是很寒凉,但微微的山岚云气却从山涧悄悄拥动。这两句对初春的季候把握得很准确,写得很实在。尤如初春的风拂面而来,虽然还有些寒凉,但又夹杂了一些温馨之气。“寒”、“拥”相配,把季节的氛围表现得意尽神足。

  诗人漫步南亭,见春草已长出细细的嫩尖,农夫们也开始了理渠春灌,于是诗人吟出“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通过“草心绿”、“泉脉动”这两个极其微小的细节描写,不但生动地表现了春临大地的特有征候,而且也传达出一年之始的蓬勃气象;从“草心绿”使人想到很快就会绿满山川,眼看即将柳暗花明。从“泉脉动”使人想到,很快就会渠水流、麦苗青、菜花黄,田野一片禾黍香。再加上“南亭”“春塘”之景的点缀,这画面就更加清丽明媚了!

  春色明媚,春雨后的景色尤为动人。“景煦所禽响,雨余看柳重。”春雨过后,阳光和煦,空气清新,因而林间的鸟儿格外欢畅。不说“鸟鸣”,而说“禽响”,既写出了各种鸟声的此起彼伏,又写出了它们的欢翔跳跃;雨后之树,郁郁葱葱。“看柳重”三字,传神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杨柳的独有风姿。

  诗的最后,是写春游南亭的总体感受:“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逍遥”即乐逍遥,指春游的心情愉悦。“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两句的意思是,春游南亭,万物复苏,景色煦和,禽鸟欢鸣,池馆华丽,令人赏心悦目,逍遥自在;然而,面对如此醉人风光,我这个得“专城”之宠的太守(唐称刺史),就更加惭愧自己为这里的黎民做出的政绩太少了,少得令人惭愧。

  这首游记诗,写得简洁明快,情真意切。“拥”、“动”、“重”、“宠”诸韵脚字,都下得准确、生动,意韵完美,从而被前人视为此诗的主要特色。沈德潜说:“ 人知作诗在句中炼字,而不知炼在韵脚。篇中拥字、动字、重字,妙处全在韵脚也”(《唐诗别裁》评注)。此话值得玩味。

  蓝岭精舍

  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

  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

  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

  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

  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

  深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

  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

  安得长偃仰。

  韦应物诗鉴赏

  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蓝岭寺观独特的景物和环境,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游览快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四句是写蓝岭精舍特殊的山势位置和登临的快感。“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这两句特写石壁高耸入云。寺观构筑于天设神造的千丈绝壁之上,因而就愈显得高峻,“排云直上”写出了寺观高入青云白云的壮观景象。接下去,“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佳游”和“忘险”,写出游特别险要的寺观时独有的情趣和快感;而“始愿”和“前赏”,都是指在未游蓝岭精舍之前的构想;精舍兀立于千丈绝壁,耸入云端;在佛道盛行的唐代,精舍中的壁画雕塑自然也会美奂美伦,再加上关于佛道神奇传说,使得登游如临仙境,所以说“佳游惬意”,满足了早已有之的“始愿”、“前赏”,使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

  次四句是写登寺观俯视山下和游赏寺景的情形。

  由于立壁千丈的寺观向前倾斜,大有遮天蔽日之势,所以从寺观俯瞰山下,颇有“崖倾景方晦”之感。

  “晦”即昏暗”;由于山崖又高又斜,山下景物受其遮挡而或明或暗,一个“晦”字,写出了这一独特现象。沿崖而游,峰回路转,终于看到了山下的平川。

  但因山势极高,使得山下的平川显得极小极小,所以说“谷转川如掌。”再看到寺观中的树木,有的是近年新栽,郁郁葱葱,繁茂喜人;有的是千年古木,枝老叶苍,如盘龙蛇,所以说“绿林含萧条”。“萧条”

  二字,含有苍老、静寞之意,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萧条冷落。再看那些飞阁,楼台,却又那么开阔壮观,所以说“飞阁起宏敞”。一个“含”字,透出林木新古相杂之趣;一个“起”之,颇见天设神造、巍峨壮观之境。

  最后六句,是写借宿在蓝田精舍的所闻所感:“道人上方至,深夜还独往”十字,字面是写山中的亲善往还,实则表现了山上有山,寺外有寺,观外有观。

  颇见山路逶迤、云径无穷之妙。而“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二句,上句的“阴”字,指天黑时已阴云密布,群山隐没于山雨前的阴霾之中;下句中的“百泉响”,则写出一阵山雨过后,处处山水回响的情形。

  可以想见,一场夜雨后,明天定是晴秋佳景,故而诗人发出“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的感慨。这里的“累”字,主要是指身陷名利官场之累,自然也包括家有妻儿老小之累;这里的“偃”字,指偃卧于秋山精舍之闲适;这里的“仰”字,指仰望佳景而随时登游。意指身陷官场名利之地,又有妻室家小之累,怎能优哉游哉,随时畅游名山胜水呢?

  这首游纪诗的主要特点是:随游而纪实景,随感而发真情;纪实景记得逼真自然,能使人读之如临其境;发真情而无半分造作,能使人读之深信其真。所以,前人评说:“人谓左司(韦曾为左司郎中)学陶(渊明),而风格时近小谢(灵运)。”(沈德潜《唐诗别裁》批注)就山水诗来说,诗人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了陶谢诗中的一些优点。

  采玉行

  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

  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

  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

  哀哀舍南哭。

  韦应物诗鉴赏

  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山,自古以产玉著称;山下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深溪,这就是“蓝溪”。这里山谷险竣,深溪之内,出产一种极名贵的美玉—— 水碧。

  古代的统治者崇尚玉器,尤其喜以“水碧”作为显示地位、夸耀财富的珍品,所以官府常常征丁派夫,大量开采水碧,以满足他们的豪奢生活。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开头便说:“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一个“须”字,表现了统治者对玉质的苛求,除了“水碧”,别的玉概不合格;也表现了他们要美玉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淫欲的丑恶目的。而韦应物这首诗,一开头便说“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官府”二字,说明这是无偿征用,征用的平民不会供给任何报酬;而且指定和限制开采的是“蓝溪玉”,即蓝田山深溪之“水碧”。

  官府只管要质地最好的蓝溪“水碧”,但对玉工的食宿和生命是全然不问的。李贺《老夫采玉歌》中的“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正好与这首诗“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相互参读。玉工们辛苦劳作了一天,却饥寒交迫,无处安身,只能捡野榛充饥,冒山雨露宿。

  诗的最后说:“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饷粮”即送饭。这两句说,孤独的妻子送饭回来,悲悲切切地在舍南的田园中痛哭。妻子送饭而归,为什么要“舍南哭”?诗没有明说。但联系上下文来看,大概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妻子前来送饭,看到丈夫“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的非人生活和冻饿之躯,因为疼惜而哭;第二,诗言“独妇”可知其家中再无男子和劳力;田园荒芜,无力为耕,收成无望,为将来的生活没有着落而哭;第三,尽管如今还能“饷粮”,今后何以为炊?丈夫从事那样艰辛危险的劳动,再加上食难果腹,山头露宿,岂不将冻馁而死;如若夫死,妻何以堪;瞻前顾后,不寒而栗,叫她怎能不哭?第四,饷粮时强忍悲泪,不敢言明家中之苦,以免再增役夫之悲痛;而今饷粮而还,万般苦楚而又无处可诉,她也就只能“哀哀舍南哭”了!

  中唐时代,世风日奢,尚玉之风极盛。但真正直接反映玉工痛苦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最有名的也只有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和韦应物的这首《采玉行》。

  (沈德潜《唐诗别裁》对此首批注)。

  这首《采玉行》,简短朴实,且完全站在玉工的角度为其伸冤鸣恨,表现出浓厚的悯农情绪,故而为人所称道。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韦应物诗鉴赏

  唐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这首诗第一句叙写自己的一旬中九天为官务奔忙,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休假日。

  第二句写诗人利用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扑了个空。“不遇又空还”五字把诗人满心欢喜寻访不遇的沮丧、懊恼表现得非常真切。

  三四句诗人宕开诗笔;从赞美友人诗思之清入手,进而衬托出友人不凡的人格。韦应物说,难怪友人的诗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来他所居住的环境如此清冷幽静,不仅门对着潺潺溪流,仰头还可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岗呢!末句妙语双关,既是友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又是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其中透露出的对友人的钦慕之情宛然可见,韦作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