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封 面 | 目 录 |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更多主题阅读】

第五节 士大夫的主观需要
  士大夫在社会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一些烦恼、困惑、挫折、打击和不幸。他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容易趋于消极,寻求解脱。在科举失意时,他们容易颓唐;在仕途蹭蹬时,他们惯于低沉,需要补养休息;在公事鞅掌时,他们需要调剂生活;在动乱岁月,他们渴求解救;在目击到人世沧桑、风云变幻时,他们希望得到解释;在患病体弱或家庭遭到变故时,他们需要慰藉……这些主观方面的需要,一旦和大而无当、神秘莫测的佛教拍上板,佛教便乘虚而入。

  这些主观需要,士大夫各自都明白无误地说了出来。我们看一看下列士大夫的自白,即可发现共性,寻绎出这一条思路。

  岑参《出关经华岳寺,访华云公》诗说:"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欲去恋双树(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娑罗树林,四方各二株,形如牛角,故又称双林。释迦牟尼在这里涅槃,树皆变白,如同白鹤,故又称鹤林、鹤树,后讹称鹄林。释迦牟尼涅槃后,四树枯四树荣,象征大乘佛教所说的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何由穷一乘?"(《全唐诗》卷198)

  耿湋《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诗说:"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全唐诗》卷268)

  杜甫《谒文公上房》诗说:"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全唐诗》卷220)

  李端《病后游青龙寺》诗说:"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全唐诗》卷284)

  麴信陵《出自贼后谒恒上人》诗说:"再拜吾师喜复悲,誓心从此永归依。浮生况忽若真梦,何事于中有是非。"(《全唐诗》卷319)

  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序说:"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刘禹锡集》卷29)他在《谒柱山会禅师》诗中,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思想上向佛教的转变,以及奉佛的坚定信心,说:"我本山东(河南陕县崤山以东广大地区,又称关东)人,平生多感慨。弱冠(将近20岁)游咸京(京师长安),上书金马(用汉武帝金马门典故代指在首都的官署)外。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名声陡起,传布四面八方)。勉修贵及早(年轻气盛,一味积极进取),狃捷(一作健)不知退。锱铢扬芬馨(自己的优点被人称赞者甚少),寻尺招瑕颣(被人指控的毛病甚大)。掩留郢南鄙(一作都,被长期贬逐于西南地区),摧颓羽翰碎。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解决根本问题)。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夙尚一何微(过去所崇尚的理论现在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今得信可大!觉路明证入,便门(方便法门,根据众生不同情况灵活施用的修行办法)通忏悔。悟理言自忘,处屯(艰难困苦)道犹泰!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思此灵山(佛教说释迦牟尼曾在摩揭陀国灵鹫山讲法)期,未卜何年载!"(《全唐诗》卷355)

  白居易《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以来出处之意》诗说:"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全唐诗》卷441)

  罗隐科举考试落第,僧贯休(禅月)作诗安慰他。罗隐在《和禅月大师见赠》诗中写道:"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应观法界莲千朵,肯折人间桂一枝!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全唐诗》卷657)

  因此,当士大夫从喧嚣纷乱的尘世走进清幽恬静的佛寺,便顿觉到了一个新天地,"谁能厌轩冕(官宦所用轩车冕服,代指官位爵禄),来此便忘机"。(《全唐诗》卷649,方干《登雪窦僧家》)当他们研读佛典时,便觉得心灵中充满了妙气,永远玩味不尽,思想得到升华,对尘世的一切都想得开了。他们虔诚地把自己置于弟子的地位,对于僧人的说教,洗耳恭听。对于僧人,他们开口"上人"闭口"公"。甚至当一位并不怎么出众的僧人去世时,他们也模仿着禅宗领袖慧能"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惠(慧)能灭万年愚"(敦煌本《坛经》)的腔调,对亡僧大加赞美:"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全唐诗》卷681,韩偓《僧影》)

  总之,由于以上客观和主观两类因素的作用,士大夫的奉佛便成了唐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上一页 封 面 目 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