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封 面 | 目 录 |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更多主题阅读】

第六节 佛教制度
  一、寺院制度

  寺院建筑因地而异,兹就一般情况而言。

  1.山门

  山门是寺院的大门,因寺院多在山林而得名。一般为三道门并立,中间是大门,两旁是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又称三门。山门常修成殿堂式。山门殿内两侧塑金刚、力士像,相当于门岗值班警察,手持金刚杵守护佛法。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说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

  2.天王殿

  天王殿是寺院的前殿。在香客、游人被金刚、力士凶神恶煞的样子恐吓一番之后,天王殿所塑诸像一方面以满脸堆笑的弥勒佛对他们加以调剂、安抚,一方面继续以天王、韦驮营造威严气氛。

  (1)大肚弥勒佛,塑像在天王殿正面。

  (2)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塑像在弥勒佛四周。四大天王被《封神演义》中国化,赋予风调雨顺的吉祥意义。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青色甲胄,手持宝剑,掌管风(与剑锋谐音);东方持国天王魔礼红,白色甲胄,手持琵琶,掌管调(琵琶调弦);北方多闻天王魔礼海,绿色甲胄,手持雨伞,掌管雨;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红色甲胄,手持蛇,掌管顺(蛇身鳞片须顺捋)。

  (3)韦驮,塑像在弥勒佛背后,用木板隔开,背靠背,面对大雄宝殿,是护法天神。也有寺院将韦驮像安排在天王殿以外的地方。一种造型是韦驮双手合十,宝杵横放于两腕之间,笔直站立,这是立正姿势。另一种造型是韦驮左手握宝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脚略向前立,这是稍息姿势。再一种造型是韦驮左手握宝杵搭在左肩上,右手叉腰,端正站立。广泛流行这样的说法,韦陀造型将宝杵搭在肩上,表示该寺规模大,可以免费招待游方僧人食宿三天;将宝杵横放于两腕之间,则该寺为中等规模,只能免费招待游方僧人食宿一天;宝杵拄地,则意味着该寺规模小,不能免费招待游方僧人食宿,因此免开尊口。

韦驮不同造型像

  3.伽蓝殿(东配殿)

  天王殿后面是一个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殿,东配殿是伽蓝殿。伽蓝是梵文音译僧伽蓝摩(Sa?ghārāma)的简称,原指僧舍基地,后成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此处伽蓝特指"祗树给孤独园"。佛教说给孤独长者购买波斯匿王太子祗陀的花园,修建精舍请释迦牟尼居住说法,祗陀太子仅出售花园地皮,将花园中树木全部奉献,于是以二人名字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伽蓝殿供奉的塑像正中是波斯匿王,左边是祗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施舍树木、花园为释迦牟尼修建伽蓝的善行。两侧常供18位伽蓝神(寺院守护神),《释氏要览》卷上给他们编的名字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也有加供关羽的,智顗说见关羽白日显圣而建立玉泉寺,关羽也被算作伽蓝神,内外有别,在殿中特作一小龛供奉。

  4.祖师殿(西配殿)

  西配殿是祖师殿,供禅宗祖师。正中是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左边是六祖慧能,右边是百丈怀海。

  5.大雄宝殿

  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供奉佛像有多种情况。

  (1)一尊佛像(释迦牟尼或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像常见造型有三种。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像,盘腿打坐,双手仰放于下腹前,右手放在左手上,两个拇指的指端相接,名为"禅定印",表示禅定;右手覆于右膝,手指头下垂触地,名为"降魔印",表示令地神出来证明自己已经成道,使魔王停止扰乱并惧伏(一说"触地印",表示成道前为了众生所作出的种种牺牲,大地能够证明)。这一种是"成道相"。第二种也是结跏趺坐像,左手平放腿上,右手向上,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作环状,名为"说法印"。这一种是"说法相"。第三种是立像,左手手掌向外,指端下垂,名为"与(施)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当胸,手掌向外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痛苦。这五种手印合称释迦五印。

禅定印 | 成道相

说法相 | 江苏无锡灵山大佛施无畏印、与愿印

  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塑像造型常作接引众生的样子,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托金莲台,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后的座位。

  (2)三尊佛像

  A.三身佛

  佛教说佛以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三身传法。法身指先天具有的如来藏、真心、本觉,以此为成就佛果的因(根据、基础),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报身指以法身为因,证得果报之身,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卢舍那含义是光明普照,表示功德圆满,证悟真理。报身的净土是莲花藏世界,因而报身佛坐莲花座,每个莲花花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应身指佛为解救六道众生而变现出天人鬼龙等等形象,应身佛是释迦牟尼生身,又名释迦文佛。塑像中尊是法身佛,左尊是报身佛,右尊是应身佛。

  B.横三世佛

  塑像正中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其两侧是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左尊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典型造型是结跏趺坐,左手平放腿上,持钵,右手曲臂扬起,持药丸。其两侧是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右尊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典型造型是结跏趺坐,双手重叠足上,手中放一莲台。其两侧是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C.竖三世佛

  塑像正中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是过去世燃灯佛(一译锭光,佛教说他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右尊是未来世弥勒佛。

  (3)五尊佛像

  供五尊佛像多见于宋辽寺院,属于密宗。五尊佛指东西南北中五方佛,又叫五智如来,代表五种智慧,综合体现佛的全部。塑像正中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毗卢遮那);左边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代表福德;左边第二位是东方阿閦(chù)佛,代表觉性;右边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代表智慧;右边第二位是不空成就佛,代表事业。

  6.法堂(讲堂)

  法堂设在大雄宝殿后面,是僧众演说佛法、归戒集会的场所。堂中设法座,又称狮子座(佛教说佛说法如狮子吼),是一个上设座椅的高台。法座后悬挂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法座前设讲台,台上供小佛坐像,象征听法诸佛。台下设香案,两侧列置听法席。法堂中左设大钟,右设法鼓。法师上堂说法,鸣钟集合僧众,击鼓勉励僧众向善。有的法堂设二鼓,东北角的称法鼓,西北角的称茶鼓,用以召集僧众饮茶。

  7.藏经楼

  藏经楼设在殿堂的后面或侧面,是寺院的图书馆。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类,总称三藏。因此,学问僧也被称为三藏。经,梵语音译为修多罗,是佛所说的教法和佛认可的教法的文献。律,又译作离行、灭恶,梵语音译为毗尼,是关于佛教戒律的文献。论,梵语音译为阿毗昙或阿毗达磨,是佛的大弟子和历代义学高僧阐述经义的著作。

  8.罗汉堂

  佛教有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的说法。四大罗汉是被释迦牟尼派往东南西北传播教义的四大弟子,即迦葉、君屠钵叹、宾头罗、罗睺罗(又作罗云,被说成是释迦牟尼之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最早见于玄奘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宾度罗跋啰惰阇(长眉罗汉)、迦诺迦伐磋、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主管洗浴)、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金刚子)、戍博迦(宦者)、半托迦、罗睺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娑斯、阿史多、住荼半托迦。清朝乾隆时,加上降龙罗汉嘎沙鸦巴尊者(迦葉尊者)和伏虎罗汉纳答密喇尊者(弥勒尊者),成为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没有登记名字,《十诵律》卷4、《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等,只提到是佛的五百个弟子。

  五代时期崇奉五百罗汉蔚然成风,因塑像众多,故特设罗汉堂,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四川成都宝光寺、上海龙华寺、湖北汉阳归元寺、云南昆明筇竹寺。罗汉堂中常有济公像。济公(1148-1209),俗名李心远,南宋台州(浙江台州)人,法名道济,住杭州灵隐寺、净慈寺。他不守戒律,饮酒吃肉,诙谐幽默,打抱不平,举止癫狂,世称济颠,被说成是降龙罗汉转世。罗汉堂中的济公塑像没有和五百罗汉安排在一起,江南地区在过道里,北京碧云寺在房梁上,给游人留下的印象反倒深刻。

  9.塔

  佛教传入我国后,出现佛塔建筑,影响所及,又出现一些和佛教无关的塔,如料敌塔(河北定州北宋了望敌情的塔)、导航塔(浙江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原为宋代六和寺塔)、风景塔(陕西延安宝塔山)、纪念塔(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广播电视发射塔、水塔等等。

  释迦牟尼灭度,其尸体由弟子们火化,结成许多晶莹坚固的珠子,叫做舍利。弟子们无法再向他的真身顶礼膜拜,就埋葬他的舍利,修成半圆覆钵形的坟堆,上面设置竖杆和圆盘,成为舍利塔,加以供养、礼敬。舍利塔音译为窣堵波(stūpa)、私偷簸、浮图、佛图,意译为方坟、圆冢、灵庙,后来,专门造出"塔"字作为称谓。这种舍利塔和我国的宫殿楼阁建筑不相称,被改造成中国式佛塔,有楼阁式(多层)、密檐式、亭阁式(单层)、覆钵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等类型。一般地说,塔分为塔刹、塔身、塔座、地宫四部分。塔刹在塔的上部。刹的梵文音译是差多罗、制多罗等,含义是土田,代表国土、佛国。刹座由须弥座和仰莲构成,以承托刹身,刹身由刹杆上套置多重圆盘相轮构成,刹顶贯穿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等。塔身在塔的中部,是塔的主体部分,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等。塔身每层有门窗、柱子以及塔檐上的檩、椽、飞头等,甚至佛、菩萨、天王、力士、动物、莲瓣等装饰。塔座在塔的下部,高低不同。地宫是塔的地下室,用以保存舍利和随葬品。

  日常习见的塔,兹不举例。不常见的塔有三种。第一种是覆钵式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修造的,属于喇嘛教。塔身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基本保持印度舍利塔的形式。塔刹比其它样式塔高大得多。明清时期,这种塔成了高僧、喇嘛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称和尚坟、喇嘛塔、藏式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 北京五塔寺

  第二种是金刚宝座式塔,在北京碧云寺、五塔寺有遗存,属于密宗。塔座比其它样式塔高大得多,上面修造五塔。中塔最高,供奉大日如来,坐骑是狮子。东塔供奉阿閦如来,坐骑是大象。南塔供奉宝生如来,坐骑是孔雀。西塔供奉阿弥陀佛,坐骑是金翅鸟王(迦娄罗)。北塔供奉不空成就如来。塔座上布满各种坐骑的浮雕。

北京昌平居庸关过街塔(上部三座喇嘛塔已毁)

  第三种是过街塔,在北京昌平居庸关有遗存,属于喇嘛教。塔横跨在通衢大道上,下设门洞,行人从门洞来来往往,算作顶戴礼佛。

  二、僧伽制度

  1.佛教徒的称谓

  (1)僧伽、沙门、禅师、法师、律师

  僧伽是梵文Sa?gha的音译,简称僧,含义是僧众。沙门是梵文?rma?a的音译,又译为桑门,含义是止息恶行,本是天竺古代所有宗教徒的通称,由于其余宗教未传入我国,就成了佛教徒的专称。禅师广义泛指僧人,狭义专指三阶教、禅宗、净土宗等专一讲究佛教实践活动的僧人。法师指研究佛教理论的学问僧,即三藏僧。律师指专习戒律、主持出家人受戒仪式的僧人。

  (2)比丘、和尚

  比丘是梵文Bhik?u的音译,是受具足戒出家人的称谓。在唐代墓志中,起初男性和尚、女性尼姑皆称比丘,后专指和尚。比丘又译为苾刍,本是亚洲热带地区雪山所产的香草,被认为具有五种优点和寓意:"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法云:《翻译名义集》卷1《释氏众名篇第十三》)释迦牟尼要求僧众具备这些优点,于是用来作为僧人的称谓。世俗称比丘为和尚。梵文Upādhyāya,是印度对亲教师、师父的俗称。于阗国则称之为Khosha,音译为和社、和阇(shé),汉语转讹为和尚,有人理解为和气高尚,实属望文生义。

  (3)比丘尼

  比丘尼是梵文Bhik?u?i的音译,是受具足戒女性出家人的称谓,俗称尼姑。尼、姑二字分别在梵语和汉语中代表女性。

  (4)沙弥

  沙弥是梵文?rāma?era的音译,是未受具足戒男性出家人的称谓,含义为勤策男,由于未成年者居多,俗称小和尚。

  (5)沙弥尼

  沙弥尼是梵文?rāma?erikā的音译,是未受具足戒女性出家人的称谓。

  (6)优婆塞

  优婆塞是梵文Upāsaka的音译,是在家受五戒的男子的称谓,含义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又称居士。

  (7)优婆夷

  优婆夷是梵文Upāsikā的音译,是在家受五戒的女子的称谓,含义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

  2.参加和退出佛教的程序

  (1)取得和放弃出家人身份的程序

  请求出家的男性,年龄不得小于七岁,先到寺院找一位比丘作为自己的依止师,经全寺僧人同意,即成为弟子。依止师为弟子剃发,授沙弥戒十条,弟子便成为沙弥。依止师对沙弥负有教育和抚养的责任。沙弥年满二十,由本寺住持(长老)、依止师邀请附近十位大德长老设坛授具足戒250条,便成为比丘。五年后才能离开依止师,单独修行、游方。

  请求出家的女性,年龄、手续同上,但须找比丘尼作依止师,在尼姑寺院出家。年满十八,受式叉摩那戒六条,成为式叉摩那尼(受戒尼)。二十岁时,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348条,便成为比丘尼。这叫二部受戒。

  如果想退教还俗,只消对任何人声明一下即生效。

  (2)取得和放弃在家佛教徒身份的程序

  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是受持三归,即全身心归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三归者须请一位法师依照《三归仪轨》讲解意义,自己表示尽形寿(有生之年)归依三宝,当天或以后从师受五戒,成为五戒优婆塞或五戒优婆夷。还可进一步受菩萨戒,共重戒十条轻戒28条,成为菩萨戒优婆塞或菩萨戒优婆夷。如果想放弃居士身份,只消对任何人声明一下即生效。

  3.度牒、僧籍、寺籍

  (1)度牒

  度即剃度,牒是文凭。度牒是中央机构祠部发给合法出家人的身份证明书,僧人作为免除赋税、徭役、兵役的凭证和云游四方的通行证。官府发放度牒始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唐宋时期,打算出家的人先到寺院当行者,服各种劳役,垂发不剃,从师受沙弥戒。他们在政府规定的度僧时间到来时,经政府甄别身份,考试背诵经文合格,可领到政府发给的度牒,被指定隶属某寺,正式剃度为僧人。然后,他们再等机会前往政府许可传戒的寺院受比丘戒,由政府指定的授戒师主持受戒仪式,领取戒牒。凡未经政府许可,没有度牒,私自剃发为僧尼,叫做私度,要受惩罚。清代乾隆时废止度牒,由寺院颁发戒牒。

  (2)僧籍

  僧籍是国家统一编制、管理的僧尼户口簿,记录僧尼的法名、性别、年龄、籍贯,死亡和还俗予以注销。

  (3)寺籍

  寺籍是政府编制的记载寺院历史和状况的簿籍。

  4.僧人服装

  僧人服装有袈裟和方袍。袈裟是梵文 Ka?āya的音译,由施舍或捡来的碎布拼凑而成,像一块块田地连在一起,又称为福田衣。中国气温比印度低,袒露右臂的袈裟难以御寒,因而改为圆领方袍。戒律规定,袈裟禁止青、黄、赤、白、黑五正色(纯色)和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允许青(铜青)、泥(皂)、木兰(赤而带黑)三不正色。似黑者即缁色,即黑泥一样的颜色。故僧俗被分别称为缁素,僧人被称为缁流。唐代以来,一些交结朝廷的承恩僧人被赐以紫色僧服,与三品以上官员的章服颜色一致。

  5.素食

  天竺僧人托钵乞食,无法选择荤素,《十诵律》规定可吃"不见、不闻、不疑"的三净肉。我国僧人多在寺院自行做饭用餐,称为"过堂"。南朝梁武帝认为僧人吃肉违背"不杀生"的戒条,就规定僧人只许吃素,一直实行至今。

  6.爇顶

  爇(ruò)顶,俗称烫香洞、烧戒疤。一些人以为僧人头上戒疤的多寡表示道行的深浅,这种理解是一种误会。元朝僧人志德传戒时,规定受戒者必须爇顶,作为终生之誓。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实行民族等级制,崇奉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区别喇嘛和汉僧,对汉僧爇顶以作标志,含有民族歧视的意思。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宣布废除爇顶陋俗。

  三、佛教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夏历四月初八)

  佛诞节是佛教最隆重的节日,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日期有多种说法,中国采四月初八说。佛教说: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怀孕,按照习俗回娘家分娩。她途经蓝毗尼园,暂作休息。她走到一株无忧树(阿输迦树)下,突然,一条树枝自动靠近她。她伸手握树枝,端然站立,悉达多太子从她的右胁出生。这个孩子胸前有七处吉祥海云相--卍,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21认为应作卐,武则天长寿二年(693)规定读为万。悉达多太子一出生,不扶自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于是随着他的脚步,涌现出大莲花。这时,"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大唐西域记》卷6)我国寺院在四月初八举佛像游行,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中安放一个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童子立像,僧人用香水沐浴童子像,或用湿布擦洗佛像。世俗制作香花宝幡,举行歌舞杂技表演。

  佛诞节影响世俗,逐渐形成庆生辰民俗。我国关于生辰的确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左传》记载: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九月丁卯,其子鲁庄公出生,取名为"同",因为父子生日相同。这是春秋时期的事例。战国时期的事例有:《史记·孟尝君列传》载"以五月五日生"。《楚辞·离骚》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屈原说自己生于寅年子月(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庚寅日。尽管那时习俗和节令不少,人们却不曾将庆祝生辰列于其中,直到千年之后的隋唐时期,才出现了庆生辰活动。正式记载的庆生辰活动,最早是在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当时隋文帝64岁,下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隋书》卷2《高祖纪下》)这和后世的内容不同,其宗旨不在于自己的健康长寿或回顾经历,而在于追念父母。"哀哀父母"四句,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为儒家崇奉,是孝道的理论基础。文帝由生日想到父母,想到生命之不易,为报答生育恩德,诏令全国在这天为他的考妣断屠吃素,以为他们追崇冥福。断屠是佛教精神,佛教最基本的戒条是不杀生。因此,这次庆生辰活动体现了儒佛合璧的精神,也为唐代规定出原则。开元十七年(729),张说等大臣上表请将唐玄宗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说:"孟夏有佛生之供","皇帝陛下二气合神,九龙浴圣","焉可不以为嘉节乎?"(《册府元龟》卷2《帝王部·诞圣》)唐人顾况《八月五日歌》也说:"四月八日明星出,摩耶夫人降前佛。八月五日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全唐诗》卷265)都可以看出世俗庆生辰活动的制度渊源是佛教的佛诞节。

  2.腊八节

  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在年终以禽兽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称为腊祭,夏历十二月遂称为腊月。佛教说释迦牟尼出家六年,采用苦行法折磨自己,于解脱痛苦一无所得,反倒晕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羊奶、鹿奶喂他,使他恢复元气。他放弃苦行法,下尼连禅河洗净污垢,在毕钵罗树下冥思苦索七昼夜,于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中国佛教因地制宜,把印度说法改成牧羊女用杂粮、水果熬粥救活释迦牟尼,于是在腊月初八这天诵经纪念,熬粥供佛,故腊八粥又叫佛粥。腊八粥通常用五谷杂粮、大枣、花生、栗子、核桃仁、杏仁等等作原料,用微火熬制。民间喝腊八粥渐成风俗,腊八节由佛陀成道节转化为民间节日。

  3.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

  在印度,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是雨季,僧众游方乞食不方便,于是居住寺院中,专心修道,称为"安居"或"结夏"、"坐腊"。七月十五日安居结束,僧众集合,互相检举违背戒律的言论行为,并认错忏悔,称为"自恣"。从此,僧龄增长一岁,故僧龄称为"僧腊"、"夏腊"。自恣日这天,世俗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思是解倒悬,是超度祖先的仪式。

  《佛说盂兰盆经》说:佛的大弟子目乾(犍)连用天眼看见自己的先母在饿鬼道受着饥饿的折磨,如处倒悬,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他立即以钵盛饭,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其母抓饭,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不能食用。目连大哭,向佛请教解救其母的方法。佛说:"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佛告诉他,施主只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设盂兰盆,"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佛即命众僧在受食前"为施主家咒愿",便可藉众僧威神之力,使施主"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已故]七世父母,离饿鬼[道]苦,生人、天[道]中,福乐无极"。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时译成中文,由于和中国的孝道合拍,受到人们的喜爱。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创设盂兰盆会,以后渐成风俗,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宋元时期又由孝亲节变为鬼节,施主以钱财募僧人追荐死者。

  4.诸佛、菩萨纪念日

  中国寺院流传一些不见于印度典籍的诸佛、菩萨纪念日。

  (1)诞生日

  正月初一,弥勒菩萨。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七月三十,地藏菩萨。九月三十,药师佛。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

  (2)成道日

  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腊月初八,释迦牟尼。

  (3)出家日

  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

上一页 封 面 目 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