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上海市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刘新学 张福娟



  摘要 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市10所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工读学校都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具体的教育形式比较丰富。但也有些学校的机构设置与运作不够完备,心理教师数量相对缺乏,而且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也存在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的工作等问题。针对工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为工读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工读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 B848
  
  1 问题的提出
  
  上海是我国工读学校最集中和规模最大的一个城市,而且在工读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1992年出版了《中国工读教育》一书[1],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的工读教育,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工读教育论坛,在2004年3月17日,主题为“高中阶段的工读教育研究”的上海市第二届工读教育论坛,更是呈现了丰硕的成果[2]。工读学校的学生,几乎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行障碍。所谓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包括厌学逃学、偷窃、离家出走、说谎、违抗与不服从、施虐行为、破坏性行为等异常行为[3],而且往往违背了与年龄适合的规范和准则,常侵犯他人权益。品行障碍儿童有相当一部分堕落为少年犯。品行障碍的原因还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种不良的品行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和个体特征,而其中他们的心理不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工读学校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冲动等方面都高于正常中学生,有些方面还表现得特别突出[4],所以一些专家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5]。工读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6]。该研究希望能较全面地了解当前上海市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工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献计献策,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为上海市的工读学校,全市共有13所这类学校,本调查先后走访了10所工读学校,占此类学校的76.92%。工读学校中主要以有品行障碍学生为主,他们还没有构成刑事犯罪,绝大部分为托管生。访谈的对象主要为工读学校负责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老师。
  调查中采取了自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心理辅导的形式、以及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等内容;访谈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
  
  3 结果与分析
  
  3. 1 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1),工读学校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并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90%的工读学校都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有心理测评工具和相应的软件;70%的学校对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也形成文件,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在经费的投入上比较充足,硬件建设比较好;可以保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测试。80%的学校购买了专业书籍、必要的心理健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杂志。60%的工读学校给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多数学校由德育教师或心理教师来负责此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些学校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现在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相关的规章制度成文上墙的学校并不多。虽然学校设有专用房间与必要的心理测评工具,但由于师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不可否认,工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加强和进一步提高。
  
  3.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与学生情况
  在10所调查的工读学校中(见表2),只有3名专职教师,8名兼职教师。职前有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有3人,职后的有41人,但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一个学校,有30多位老师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这对整个工读学校来说并不多见。心理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政教、卫生、团队系统,这些教师一般都是职后经相关教育部门短期培训兼职上岗的,他们的优势在于有深厚的道德政治教育经验,经过短期的心理专业培训,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不足在于心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理论根基薄弱。所以,有些工读学校积极选派老师参加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工读学校的学生比较少,招生比较困难,依照现有的状况发展下去,这类学校的生存需要进行考虑。当然,这类学生少了或者不存在了,对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都是好事,但在调查中发现这类学生并不是少了,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应该送到工读学校的学生,仍然在普通学校接受对他们来说缺乏针对性的教育。
  
  3.3 心理健康教育观
  访谈的学校一致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工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上各有侧重。多数老师认为工读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工读学校应该侧重于对学生人格健康的重塑,让他们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掌握一些工作的技能,能自立,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工作和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自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很容易再次滑入不良的行为中。心理健康教育要使这些有品行障碍的学生学会做人,经过工读学校的矫正,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能够达到一般的普通学校学生的水平。由于他们已经存在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要结合一系列的教育,使他们努力达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工读学校走出后,能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由家庭的包袱转变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在工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给他们一个健全的心理,矫治已经形成的心理偏差,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一线老师反映工读学校学生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良行为顽固,家庭问题严重等,只凭单纯的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借助于法律给他们必要的强制。要注意预防品行障碍的出现,一旦形成了很难进行矫治,对于预控生要积极干预,防止进一步的恶化。
  3.4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问卷主要从心理课、团体辅导、家庭辅导、个别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心理广播、心理信箱、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见表3) 各校通常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心理课、个别心理辅导和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等,经常采用这几种形式的学校分别占80%、80%、70%。家庭辅导、心理广播、心理信箱等几种形式用得比较少,分别占30%、40%、30%,这也与工读学校的特点有关,许多学生的家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根本无法进行沟通。另外,学校心理专业人员比较少,也限制了一些心理辅导形式的开展。但也有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作了大量的工作,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对工读生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如回音壁也就是学生用周记或日记的形式来向老师表达内心,老师定期给学生回复;与其他学校合作,请外校的专业人员来开展心理辅导;校外辅导员定期的心理辅导;与知识女性结对,主要是与社区一些热心的退休老人联系,这些女性老人十分热心认真,经常和学生谈心,有些老人还给联系的工读学生订杂志等等,取得了很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