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立民 张 卫 张 霞



  摘要 品行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本文从个人、家庭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危险因素 儿童
  分类号 B84
  
  1 前言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它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其伴发性障碍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以及学习障碍等[1]
  迄今为止,品行障碍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统一的、受到公认的定义。国外关于品行障碍的判断标准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和DSM-IV-R)和国际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而DSM-IV-R可操作性比较强。国内的判断标准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Ⅲ),该标准以ICD-10为参照,并借鉴DSM-IV某些观点。
  品行障碍儿童经常表现出更多的外在行为问题,而受害者儿童常会感到自卑、焦虑、厌学、学业成绩下降等,并且40%到50%的品行障碍儿童到成人时会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使得理解和帮助品行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成为迫切的需要。
  国外已有大量针对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成果对于更好理解品行障碍的成因,及如何更好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了参考,但是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争议,仍有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做一些回顾和评述,力求进一步明确影响儿童与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2 影响儿童与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2.1 个体因素
  2.1.1 遗传因素
  有品行问题家族史的儿童更易患品行障碍。有研究显示,如果祖父母有品行问题,那么儿童患品行障碍的风险更高[2]。而收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也证明品行障碍受到遗传的影响[3]。Slutske(1997)调查2682对同性和异性双胞胎,在品行障碍的诊断案例中,发现71%的变异归于遗传因素。Lytton[4]认为,品行障碍的遗传因素会通过不正常的荷尔蒙水平,敏感的负面情绪等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有很多研究显示了品行障碍与遗传的相关,但是最近几年才对具体基因进行相关研究。Dick[5](2004)采用同胞配对和Lod评分法研究发现19号染色体区中有位点与品行障碍的易感性相关。不过该研究是基于品行障碍的酗酒人群样本考察的,推广于其他样本要加以考虑。Stallings[6](2005)基于药物滥用的犯罪人群样本的研究发现9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有位点与品行障碍的易感性相关。
  2.1.2 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气质作为一种内在的体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行为发展的倾向。有研究表明,困难型的婴儿更有可能在以后的行为中出现问题[7],并且同他们的同伴相比,更容易有行为或情绪问题。他们时常哭闹,很活跃,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8]。这种类型的孩子更容易引起父母的愤怒和不满,造成亲子关系疏远,从而使孩子日后患品行障碍的可能性变大。Frick(2003)研究表明,即使有很好的父母养育,“冷漠—非情绪性”(callous-unemotional)特质和行为问题仍有很强的相关。该研究认为缺少同情,内疚感的品行障碍的儿童与其他品行障碍的儿童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2.1.3 身体疾病
  Rutter等1970年的研究发现癫痫症或大脑机能有损伤的儿童,更易患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后在1988年,Rutter[9]发现慢性疾病的儿童与同伴相比有3倍患品行障碍的机率,如果慢性疾病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患病风险则增加到5倍。同时,母孕期、围产期的各种不利因素可能也是造成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母孕期间的严重营养不良,饮酒过度,服用某些药物,吸烟,极端情绪等均可影响婴儿脑的发育;围产期间的过度劳累,缺氧窒息,早产等容易造成脑功能损伤,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缓慢,是日后儿童品行问题的危险因素。
  2.1.4 性别
  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有品行问题,美国心理学会APA(1994)调查显示,男孩品行障碍的比率是6%—10%,女孩是2%—9%,比率因年龄和品行障碍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儿童在2到3岁时攻击性已表现出性别差异。小学阶段,男孩比女孩倾向于更多的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在初中时期仍然持续,在青春期时候呈现减少趋势[10]。此时,女孩则倾向于采用较隐蔽的攻击形式,比如背后说人坏话,群体排斥等。在行为问题上性别差异的普遍性可能反映男孩在应激情境下更倾向于侵犯行为,同时也可能与特定文化背景下父母关于儿童的性别角色标准相联系,父母在儿童出生后,鼓励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而制裁不适当的行为。一般来说,父母倾向于对男孩更为严厉,对女孩更为宽容,并禁止女孩表现出攻击行为,认为男孩有粗野行为,好斗是很正常的。
  2.1.5 社会-认知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品行障碍的儿童在语言发展和认知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或缺陷[11]。语言问题常常是儿童个体因素,父母言语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ee(1982)研究认为母亲-儿童的交互作用和家庭环境对儿童三岁时的语言技能有预测作用。
  认知缺陷会引起学校的低学业成就,是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Rutter(1976)等对怀特岛10到11岁的儿童的调查发现,1/3的阅读理解困难儿童患品行障碍,而1/3品行障碍的儿童有着阅读方面的困难。Scott(1995)认为品行障碍中低学业成就的儿童有着认知缺陷,从而引起在同伴中有持续的低自尊感,进而有显著的痛苦和不愉快。该研究认为学业失败是引起反社会行为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但是Wilson(1985)的研究表明,对于儿童学业技能的改善并不能减少其反社会行为。
  Dodge和Crick(1994)提出SIP模型来说明社会攻击性男孩的行为。社会攻击性儿童在做决定时,很少使用线索,常把挑衅性的情境线索归结为敌意的,然后做出敌意的或攻击性行为[12]。Dodge[13]认为品行问题的儿童对人际交往有着曲解的认知,进而导致他们的攻击性,品行问题的男孩有着更低的自尊,他们更少地把自己的行为理解为攻击性或是敌意,同时他们对同伴行为存在一定的曲解,与非品行问题的男孩相比更倾向于认为别人有敌意,从而增加他们本身的攻击水平。社会认知缺陷也在家庭背景下得到了证实[14]
  社会认知曲解可能与儿童的社会经验有关,有研究认为认知偏见是造成品行问题的原因之一,其中的敌意归因预测着以后品行问题的发展,通过对归因偏见进行干预控制,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
  
  2.2 家庭因素
  许多的家庭因素成为日后儿童发展有品行障碍的可能原因之一,包括忽视、虐待、苛刻、父母分居、父母对孩子的不统一教导等。养育方式和父母的本身特征比如抑郁等会预测儿童后来的行为问题。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