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成就情境中回避失败行为及教育实践对策

作者:晏碧华 兰继军



  摘要 回避失败行为是指在成就情境中为了减少和避免失败对自我价值的威胁而采取的策略与行为,包括自我价值保护行为、自我妨碍、冒充者忧虑、拖延行为、防御性悲观等。回避失败策略的运用与行为为成就设置了障碍,并会导致非成就性人格的形成。情境因素是影响回避失败行为养成的主要因素,对回避失败个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关键词 回避失败行为 自我妨碍 冒充者忧虑 防御性悲观 非依随性反馈
  分类号 B848
  
  在成就情境中,失败会带来低自尊、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使个体产生悲伤、羞耻、抑郁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从事活动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甚至还会被认为是能力低下。在此情况下,个体会做出一些行为或采取一些策略避免失败的消极影响,以保护自我价值,这样的行为与策略被称为回避失败行为(failure-avoidant behaviours)[1]
  回避失败行为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回避失败个体(failure-avoidant individuals)的成功几率较小,对自己能力评估较低,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没有信心接受,在有评价性的反馈时情绪焦虑,不利于正常学习活动的开展。回避失败会进一步强化焦虑,至少在短时间内因自己没有竞争力而感到自我价值受到了威胁。
  
  1 回避失败行为
  
  回避失败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几种特点鲜明的行为策略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1.1 自我价值保护(self-worth protection)
  成就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认为在成就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是保护自我价值。这是个体在面对成就情境时的防御性行为反应。在学业情境中,一些学生有意不努力,以避免差劲的表现和成绩的消极影响及对自我价值的破坏,或通过不努力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在任务目标的设置上,回避失败个体设置目标较低,尽量将目标水平设置到符合自身自信水平的程度,以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保证自己竞争的能力。
  
  1.2 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自我妨碍是“通过采取行动或者选择目标来提高对失败作外部归因的机会,从而避免或减轻失败的消极含义”[2]。自我妨碍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当成绩不理想时,很难解释这样的结果是缺乏能力还是因为自我妨碍,但个体愿意说是妨碍而不会贬低自己能力,或说是正是由于妨碍而使自己缺乏能力。自我妨碍有两种形式:行为式的自我妨碍是指通过行动给自己的成功施加压力,是一种预先策略,发生在成功或失败前,如故意拖延、考试前不复习而热衷于玩乐、选择不可达到的目标等等;自陈式的自我妨碍是指过分夸大成功中存在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具有状态特质性的事件,如考试焦虑、身体不适、压抑、抑郁等[3]
  
  1.3 拖延(procrastination)
  拖延属于自我妨碍行为,和自我价值保护有关。当个体不能作出决定或现有能力不足以处理冲突时,就会出现拖延行为。这是一种自我破坏性行为,有拖延行为的个体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对自我评价坚持高标准,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如要求“我必须是完美的”、相信“什么都不做比冒险和失败要安全得多”等等。
  Solomon和同事关于拖延行为的调查表明,“害怕失败”这个因素可以解释拖延行为50%的变异[4]。这正是在回避失败行为模型中把拖延行为单列出来的原因。
  
  1.4 冒充者忧虑(impostor fears)
  冒充者忧虑是回避失败行为模型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策略。在成就情境中,个体因为害怕自己达不到别人的期望值而担心自己被看作是“冒充者”。他们的害怕来自于持续的紧张与焦虑,害怕别人发现他们并不聪明、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一旦任务确定下来,他们就被担心、噩梦、自我怀疑和焦虑困扰,没有行为动力,最后导致产生无能感、情感衰竭、丧失动机,不能取得好成绩。即使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此策略回避失败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完全是因为运气好,和自己的能力无关。Cowman和Ferrari调查发现,羞耻心、自我妨碍和冒充者忧虑显著相关[5]
  
  1.5 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
  防御性悲观是指在学生操作被评价之前设置了脱离现实的低期望和考虑了许多可能的后果。防御性悲观有两个基础成分:防御性期望(defensive expectations)和反思性思考(reflectivity)。防御性期望是在学习前为自己设置了低期望,这种期望标准是安全的,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过,设立更低更安全的目标,会减低成绩满意的标准[6]
  反思是指个体将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结果都考虑到,并将一切可能结果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通过反思领悟后,学生可以体验到较少的焦虑,并增强了对学习结果的控制感。反思是一种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更强调努力,反思可以获得控制感。
  Martin等调查表明[7],尽管都属于防御性悲观策略,但是,反思性思考和防御性期望在学业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反思性思考能积极影响学业成绩,有反思性思考的个体坚持以任务为中心,在失败时没有明显的外归因倾向。而持防御性期望的学生以成绩为中心,外归因倾向明显,自我控制感较低,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消极的。也就是说,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因素出现了分离现象,这是今后研究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尽管以上行为策略在实证上被区分开了,但在概念上是相关联的。每一个行为策略都和回避失败动机有关,都是害怕失败而采取的,用来防止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防止对自我价值的破坏,以维护自尊。尤其是自我价值保护行为、拖延、自我妨碍都是以自我保护性操作为中心运转的。
  
  2 回避失败行为结果
  
  个体采用以上策略和行为来回避失败,会给自己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设置障碍,导致不能获得成功,影响自己在成就情境中的情绪、动机、自我评价,甚至可能养成非成就性人格特征。
  
  2.1 成就变量代价
  2.1.1 削弱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策略的使用和行为的实施会减少个体对成功的兴趣,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会燃尽对成就追求的激情[8]。由于长期对自身能力评价过低,个体取得成功的几率会越来越少,最终个体会陷入逃避的怪圈。逃避的情境越多,程度越大,个体越相信自己的无能感,越无法创造性地满足成就的需要。
  对于采取防御性悲观来回避失败的个体来讲,其代价就是减少了对成就、对好成绩追求的固有动机,行为失去动力,情感衰竭。Cantor和同事曾对大学生作了三年的跟踪研究,对比了持防御性悲观和策略性乐观的学生,发现防御性悲观者在第一年做得很好,也可以取得好成绩,但第三年就不一样了。经过三年的消极暗示,在平时学习和测验考试中,他们觉得不能自控,自我报告有更大的压力,面临更多的挑战,更少愉快体验[9]
  2.1.2 对能力的自评降低
  尽管回避失败行为最初不能让人把失败和能力问题联系起来,但由于经常性地没有好成绩和无成就感,个体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取得成功,并进一步降低自己对未来成功的期望,长此以往,防御性的内在自责导致无助感和悲观。
  2.1.3 取得成绩耗时增加
  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偶然和有意的准备,一系列重要的学习技巧就会形成,进而取得好成绩。如果为了怕失败而经常性地逃避,就会错失良机,学习技巧的形成也会被忽视。学习技能的缺乏会给个人的努力造成障碍,阻止在将来做得更好。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有回避失败行为的学生是要付出相当时间和精力的。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