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初中生心理应激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作者:田丽丽 刘 旺 石孟磊



  摘要 运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生活在关系很融洽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在三种家庭关系状况的学生中最低,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压力高于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承受来自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高于生活在几代同堂和核心家庭中的学生。(3)初中生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方面的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应激 一般生活满意度
  分类号 B848
  
  1 问题提出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既有小学教育遗留的痕迹,也有中学教育的特点。此阶段也是青春期的入口,是从儿童的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伴随青少年的成长接踵而来;同时,他(她)们也在应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的研究均表明,长期的高应激状态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的损害[1]。初中生作为一个正处于身心发展高峰的群体,情绪不稳定,心理波动大,很容易对各种紧张性刺激做出不良反应,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初中学生的心理应激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
  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生活事件总分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2]。一般生活满意度是总体幸福感的认知成份,指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认知评价,这种认知评价也必将受到心理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为被试,目的在于揭示初中生的心理应激状况并考察心理应激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减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一般生活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某中学450名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初中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31份,回收率95.78%。在有效被试中,男生227人,女生204人;初一年级158人,初二年级128人,初三年级145人;核心家庭的学生316人,单亲家庭32人,几代同堂家庭83人;家庭关系不融洽的43人,一般的84人,融洽的157人,很融洽的147人。
  
  2.2 方法和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使用到的工具有: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由郑全全、陈树林编制[3][4],包括七个维度,分别评估学生的来自学习、教师、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及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压力。量表由39个题目组成,采用0—4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压力越大。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由美国学者Huebner编制[5][6],评估学生在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量表由40个题目组成,采用1-6级计分。根据Huebner提出的等级生活满意度模型理论[7],五个特殊生活领域满意度得分的平均值即为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田丽丽和刘旺进行的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群体适用性的研究表明,MSLSS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8]
  问卷中同时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自我知觉的其家庭中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要求学生在不融洽、一般、融洽、很融洽四个等级中选出与自己家庭情况相符或接近的一级。
  
  3 研究结果3.1 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
  
  3.1.1 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心理应激的差异
  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对心理应激的七个维度进行2(性别)×3(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均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水平,性别主效应显著,F(1,431)=3.43,P<0.001,年级主效应显著,F(2,431)=2.69,P<0.01。性别与年级的交互效应[F性别×年级(df=2)=1.20, p>0.05]不显著。单变量检验(Univariate Test)的结果(表1)显示:性别在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存在主效应,均表现为男生的压力高于女生;年级在学习压力维度存在主效应,采用Tukey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PostHoc)的结果显示,年级越高学生的压力得分越高,呈现出学习压力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3.1.2 不同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初中生心理应激的差异
  以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为自变量,对心理应激的七个维度进行4(家庭关系)×3(家庭结构)的多元方差分析,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F家庭关系(df=3)=1.91, p<0.01;F家庭结构(df=2)=2.58,p<0.01]的主效应均显著,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的交互效应[F家庭关系×家庭结构(df=6)=1.07, p>0.05]不显著。单变量检验的结果(表2)显示:家庭关系在学习、家庭环境和自我身心三个维度存在主效应,采用Tukey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均低于其他三种家庭关系的学生,家庭关系为不融洽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高于家庭关系为很融洽的学生;家庭结构在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压力维度存在主效应,Tukey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单亲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压力均高于另外两种家庭结构的学生。
  
  3.2 初中生心理应激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3.2.1 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心理应激七个维度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3.2.2 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表4 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以心理应激的七个维度为自变量,一般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做强迫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4):心理应激七个维度对一般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为16%,回归方程显著,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压力维度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 讨论
  
  4.1 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
  本研究表明, 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该结果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000年北京市未成年人现状调查[9]发现,“男生与老师的冲突更多些,女生在同龄人关系量表上的得分略高于男生,”余欣欣等[10]对桂林市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调查指出,“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事件对男生的影响极显著高于女生”。本研究还发现,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该结果与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有关。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科目和课程难度都逐渐增加,所以年级越高的学生越容易体验到更大的学习压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