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反思美术教学的新观念,探究聋校改革的有效性

作者:吴 蓉



  摘要 通过对聋校美术教学中课程观、评价观与教学观的反思性研究,提出强化有效性教学的改革思路,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聋校美术教材的新开发及构建美术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聋校 美术教学 反思 改革
  分类号B849
  
  1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教育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集中体现在国家指导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具体地提出了“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的战略目标,要求教育事业尽快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十五”期间关于《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要坚持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新形势下,我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的第6条,对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1]
  聋人是现代化建设大军中的一部分,他们能否融入现代化社会,关键在于聋校的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素质,针对聋生这一独特群体的成长,我作为一名聋教育美术工作者,有责任对本学科教学进行反思探索。
  
  2反思课程观,转变教学观念——实施聋校教改的重要前提
  
  “反思”是一种自我检验、自我评价[2]。课程指的是科目(包括科目目标、科目内容和科目的组织)和单元(包括单元目标和单元中具体学习活动的设计)[3]。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系统影响较深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总认为“课程”是专家的事,教师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所谓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作文章[4];也有部分教师要求学校教研室给出国内外“成功的样板”或“成功的经验”。然而,新课改后课程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强调学科内容的“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课程与教学已成为一种“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5]。
  从课程管理的层面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6]
  我校小学实施基础教育,职高实施的是“两条腿走路”,即升大与就业并重,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从2002年开始我校对职高的学生采取分班分类教学。发展中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不能只满足于上好课,要为建立健全的教材体系以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摸索。
  2.1小学教材现状及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十几年来一直使用人教版聋校实验《美工》教材,从去年我组织科组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小结看,普遍认为部分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能结合校本特色;并且有的概念与图例演示不清晰,给教与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如:第十二册21页就出现了不同的概念相同的图例。
  开发思路:开发同类教材的新资源——2006学年开始增订了岭南与人教版《美术》教材,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分析、讨论,将逐步推行教材的合理整合与开发。
  2.2中学课程现状及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从2002年开始逐步开始理顺初中与高中素描、色彩教学知识点的衔接,初步试行选用的素描、色彩、基础图案教材。高中生实现双证毕业,即毕业前取得计算机与装饰美工中级证书,第一届高一至高三学生装饰美工考证前,教师都能参考选用的教材并根据考纲内容安排教学,但从2005年开始装饰美工考证逐步落实到高二上学期完成,从而出现了就业班高二下学期至高三课程安排的空白。
  开发思路:开发实用性与创造性结合的校本课程——就业班的课程以顺应市场的发展走实用的路线,可先从自身、身边做起。如毕业自荐册的设计制作,校园环保、画展宣传、海报等命题设计。同时,使到如Photoshop等常用软件的使用得以强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地去学习、寻找有关的信息与资料,通过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或完善,直到问题解决。
  
  3反思评价观,促进教师成长——深化聋校教改的主要目标
  
  教师评价系统一般包括教师资格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两方面。
  3.1从教师资格评价看
  不同级别教师资格的获取,受相对的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提高。
  3.2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看
  传统的教学系统中其评价包括同行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或专家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以及考核测验等方式;而新的教学系统中,课堂教学是民主的、开放的、师生互动和师生共创的。评价这种“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的教学,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第7条提出:“建立经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8]。”从而避免了个人认识上的有限性、片面性。例如:在学生评价方面我首先设计了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对教师的评价、建议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的成长。
  开发思路:学习与借鉴广州市相关优秀的发展性评价成果,尝试构建聋校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参见《评价为了发展发展需要评价》,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美术学科、广州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编。)我认为,尤其应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这三方面的发展性评价[9]。
  
  4反思教学观,树立研究意识——提高聋校教改质量的关键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不断提升自己、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就有不竭的动力推动自己不断研究。我们要把每次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实验”来对待,才能不断积累教学资料[10]。教学中树立起研究的意识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开发思路:重在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有特色的、学段递进式的聋校美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由于听觉缺陷而造成的语言障碍,是聋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为了帮助聋生顺利地融入现代化社会,各科都应责无旁贷帮助聋生发展语言,在美术教学方面我率先在学科教学中推行“以美育人”和“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形成口语、手语、书面语和多媒体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熟悉专业术语,发展听、说、读、写、手语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探索如下:
  4.1分层实施,推动聋生语言发展
  低年级:注重差异,对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言语训练,训练学生用口头言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巩固口语表达的习惯,扩大词汇量[11],开始用手语、书面语记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