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

作者:石晓辉



  摘要 同伴作用是融合教育中需要予以特别重视的问题,其决定着融合教育的质量,它可以分担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拓展融合教育的发展。常用的同伴作用策略有同伴指导、合作学习和反向融合。同伴作用策略的实施应着眼于满足残障儿童的特殊需要,形成系统的计划和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同伴作用 同伴指导 合作学习 反向融合
  分类号G760
  
  自融合(inclusion)教育提出以来,让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的教育安置方式对残障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被很多研究证实。“融合教育不仅能促进残障儿童的学业发展,同样也能帮助其建立友伴关系,提高自尊,提供同伴榜样”[1]。一些研究组织及专业机构甚至强烈提倡残障学生应尽快完全进入普通教育机构学习[2][3]。美国残障个体教育法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s, IDEA 1997; 2004)强调残障儿童应在合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融合”已经成为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的研究及教学人员热切关注的话题[4]。
  同伴作用,即年龄相似的儿童间通过一定形式的交往,在行为、态度和学业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融合教育中,由于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间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以及部分正常儿童对差异的不理解甚至歧视,会对双方的交往产生一定阻碍,因此如何使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同伴作用能够切实促进双方学业和社会性的共同发展便成了融合教育中需要予以特别重视的问题。
  
  1 同伴作用对于融合教育的意义
  
  1.1 同伴作用决定着融合教育的质量
  融合教育的提出旨在改变过去将正常儿童和残障儿童隔离开来教育的做法,通过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增加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残障儿童尽早学习主流人群的社会技能,提高学业成绩;同时正常儿童通过与残障儿童的接触,可以了解和尊重差异。然而实际的融合教育中,真正的融合机会却常常不足,最常见的表现是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虽然被安排在同一教育环境中,却并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交往,正常儿童对于残障儿童作为学业和社会技能形成的榜样和指导作用没能发挥,由此影响到融合教育的质量。因此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间能否进行充分有效的交往是融合教育背景下所有学生取得学业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1.2 同伴作用可以分担教师的工作压力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残障儿童的发展往往要耗用教师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如果当班级中有障碍程度严重的学生,为了维持教学的顺利进展或是为了保证该学生的个别教学计划的完成,便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负担。在此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同伴作用为这些障碍严重的学生提供学业和行为指导便可以使教师从辅导一两个残障学生的重任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更平均地分配给其他同学。
  
  1.3 同伴作用可以拓展融合教育的发展可能
  通常在考察融合教育的效果或质量时,人们都较为关注融合教育之于残障儿童发展的作用,旨在找出融合教育对于残障儿童的学业和社会技能发展的种种证据,而对于融合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业技能发展方面则缺少关心。事实上由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残障儿童在某些能力领域的发展也可能会优于正常儿童,如某些聋生可能在美术方面有专长,而某些肢体残疾的学生可能在语言或数学方面有特别的天赋,通过有意识增加这些残障儿童与在这些方面发展落后的正常儿童的交往,并由残障儿童担任一定的学习指导,将直接促进受帮助的正常儿童的学业技能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残障儿童的自尊自信水平及社交技能,拓展了融合教育的发展可能。
  
  2 融合教育中常用的同伴作用策略
  
  关于学龄儿童同伴作用的研究显示:“处境不利儿童从能力较强同伴处获益最多”[5]。社会技能主要通过模仿习得,残障儿童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模仿同龄正常儿童所表现出的社交可接受的、与年龄相适应的行为[6]。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就是利用同龄儿童间更易交流并相互影响的特点,通过改进交往形式,增加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有效交往,达到促进残障儿童发展的目的。然而融合教育背景下正常儿童与残障儿童间的同伴作用并不会自发达到良好的效果,正常儿童与残障儿童间的交往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自融合教育实施以来,教师们发展和研究了以下一些常用的同伴作用策略。
  
  2.1 同伴指导(Peer Tutoring)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指导策略是指安排一些学生经由必要的培训为某些残障学生提供帮助,这些学生将为残障学生的学业、社会行为提供关注和反馈,并给予有效的辅导。同伴指导策略使残障学生获得了年龄更为相仿、空间联系更为紧密的友伴的帮助,其需要能够被及时了解并得到适当的满足或处理,这将直接提高实际作用于残障儿童的融合教育质量。
  研究表明,同伴指导策略能够不受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限制,是一种实施方便、经济有效、节约时间的做法,且适合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7]。同伴指导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师不至于因为对某一两个残障学生的关注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发展。
  2.1.1 同伴指导者的选择
  关于同伴指导者的选择,Ellery (1995) 指出,同伴指导者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1)年龄稍长于被帮助的残障儿童。这种配对组合更容易激发指导者的责任感和耐心。(2)情绪稳定。在帮助和辅导某些方面落后于自己的同伴的过程中,指导者必然面临各种压力,因此要求指导者有成熟的情绪来面对和处理这些压力。(3)善于沟通。在实施同伴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指导者与教师、被指导者及其他同学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从而能够准确地领会指导要求、总结和汇报训练进展,并为残障儿童争取较好的发展环境。(4)能力较强。通常情况下,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才可以为他人提供该领域的有效指导和帮助。(5)志愿服务。同伴指导策略强调指导者自觉地履行指导职责,避免任何形式的强制。
  2.1.2 对同伴指导者的培训和奖励
  通常情况下,择定一个同伴指导者之后,在正式实施具体指导之前需要对指导者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指导责任,同时学习一些指导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有关社会技能指导方面,需要培训指导者理解被指导者社会性要求的特定表达方式及社会性技能辅导的一般技巧,同时需学习一定的问题行为处理方法;而在学业辅导上,也要教会指导者一定的辅导方法、学业问题的发现策略及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养成策略。同样在实施同伴指导策略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指导进展和指导者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是对指导者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使用同伴指导策略的过程中,对指导者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指导的顺利进行也是极有必要的。因它可以维持或提高指导者的动机水平,保证指导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指导者的自尊和自信水平,促进指导者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2.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让一些学生组成小组为达到同一目的而展开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技能发展,因此近年来这种学习方式得到了重视和推广。在融合教育中,让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组成小组为达到共同目的而一起展开学习的合作学习方式也是增加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促进其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