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亲子互动治疗研究的新取向

作者:魏晓娟



  摘要 随着亲子互动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扩大,亲子互动治疗研究出现新的取向:亲子互动治疗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亲子互动治疗的实施方法出现变异和创新,开始关注影响治疗效果的治疗师等变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离开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等。其研究的新取向为我国心理治疗领域的深入和拓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亲子互动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变量
  分类号B849
  
  1亲子互动治疗(PCIT)的涵义
  
  亲子互动治疗(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Treatment,PCIT)是基于依恋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设计的一项专门针对问题行为儿童的基于事实的干预方法。在治疗中,治疗师训练并督导父母,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安全的、教养型的亲子关系,从而增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比率。其治疗过程可简单概括如下:1.治疗师向父母解释基本理念与方法。2.治疗师训练父母掌握最基本的与孩子游戏的技能。3.父母在治疗师的督导下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4.父母每天在家与孩子游戏5分钟。待父母完全掌握了治疗技能且孩子的行为有了明显改善时治疗结束。其治疗一般持续9-16周,治疗过程分为以孩子为主导(ChildDirect Interaction, CDI)和以父母为主导(ParentDirect Interaction, PDI)两个阶段。CDI阶段中,父母不能命令、不提问题、不批评,通过赞扬(Praise)、回应孩子的口语表达(Reflection)、模仿孩子的游戏(Imitation)、描述孩子适当的行为(Description)、对孩子的游戏持有热情(Enthusiasm)等技能(PRIDE)维护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亲子间学会如何融洽地互动后,再进入“以家长为主导”的治疗阶段。父母以已经建立的正向亲子关系为后盾,通过对孩子适当与不适当行为的正确处理,逐步建立家庭规范及父母的权威。大量研究证明,亲子互动治疗在改善亲子互动模式,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及提高其自信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1]。
  亲子互动治疗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主要应用在大学的实验室作临床实验研究。随着对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深入,儿童不良行为对个体及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问题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Eyberg 等人发展,亲子互动治疗逐步推广开来。1998年,Eyberg等人出版了PCIT实施手册,详细解释了PCIT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并在各种全国性会议上举办工作坊,在社区心理健康中心也开办了不同层次的训练班,亲子互动治疗的推广和研究力度加大,亲子互动治疗研究随之出现许多新的现象。
  
  2亲子互动治疗的研究新取向
  
  2.1亲子互动治疗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
  2.1.1治疗的问题范围扩大
  亲子互动治疗最初的治疗对象是外显行为问题的儿童,实验室实施过程控制严格。1993年,Eisentadt等人研究发现,外显性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在接受PCIT治疗后其内隐问题行为和注意力缺失性多动症的表现症状明显减少[2]。此项研究对PCIT应用领域的拓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PCIT治疗对象已经扩展至儿童期与内隐行为问题有关的所有领域。除对抗性行为、焦虑、抑郁、虐待、忽视等儿童问题外,周期性精神疾病、发展性障碍也成为治疗的内容。
  2.1.2具有不同特征的家庭接受治疗
  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因素有关。因此,大多问题行为儿童的家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随着PCIT应用范围的扩大,有药物滥用史、抑郁、焦虑或遭遇其他疾病、离异等不同特质的家庭接受了亲子互动治疗。近年来,滥用体罚的高暴力家庭、收养儿童家庭等问题家庭也成为治疗的研究对象。此外,接受治疗的对象也涉及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等各类家庭。
  2.2亲子互动治疗的实施方法出现变异和创新2.2.1利用先进的电讯手段
  居住条件恶劣、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的儿童更易出现问题行为,但由于生存等客观环境所限,他们无法接受治疗。为了满足这类群体的需要,Querido等(2001)[3]为低收入和抢先教育家庭(Head Start families)设计了一种PCIT执行模式。在与地方抢先教育委员会协商后,为参与治疗家庭提供往返交通费用,并对治疗期间家中其他的孩子代为监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贫困家庭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但对于落后偏远地区来说,此方法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为了解决偏远落后带来的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PCIT开始关注电讯技术的应用,借助先进的远程教育和通讯设备对父母进行指导及对治疗过程进行监督。
  2.2.2出现新的治疗和实施方法
  Bahl(1998)[4]提出了PCIT在教室环境的运用模式,即师生互动治疗(Teacher 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TCIT)。由于是在PCI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治疗方法和实施结构上都与PCIT雷同。该模式着眼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参与主体,首先强调师生关系的改善,其次才是提高学生的遵从行为。PCIT强调对教师进行行为技巧的直接讲授和过渡学习。为了适应于教室环境,其改进还包括强调课堂学生行为管理技能、运用忽视和暂时隔离等内容。
  在Pincus等人(2005)[5]运用PCIT治疗分离焦虑儿童的研究中,针对分离焦虑改变的操作性条件机制,在常规PCIT方法流程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治疗阶段,即在CDI结束,亲子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后,设计了“勇敢为主导”的阶段(BraveryDirected Interaction)。此阶段旨在让父母正确了解焦虑并学习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技巧,利用CDI阶段学到的行为技巧帮助孩子执行“勇敢阶梯”(Bravery Ladder),即按焦虑等级逐步进行系统脱敏。孩子在父母陪伴下取得此阶段的明显进步后再开始PDI阶段的治疗。
   亲子互动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单向镜子等特定的观察设施对父母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督导和强化训练帮助父母掌握良好互动的技巧。但在精神性疾病初期的看护阶段和一些社区中心,根本不具备场外观察指导的条件。因此,Rayfied和Sobell(2000)[6]提出了“室内指导”(inroom coaching)的概念,即父母和孩子单独游戏时,治疗师在同一室内观察父母行为并给予指导。为了保证治疗的精确和有效性,PCIT的传播和应用向来重视其“忠诚性”,但治疗环境的限制导致了治疗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改变,由此也导致人们对新方法的治疗效果产生怀疑。
  2.3开始关注影响治疗效果的治疗师等变量
  2.3.1治疗师变量
  治疗师的行为能预测治疗技术的效果,但在有关儿童治疗的研究中只有不到3%的研究完整记录了治疗过程[7]。为了帮助治疗师系统地掌握和运用PCIT技术,有研究者建议对治疗师指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彻底的研究。如Capage等(2001)[8]研究了治疗师的风格与母亲的顺从、技能的获得和PCIT的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治疗师的风格与母亲顺从或治疗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关,但治疗师带有建设性意见的积极反馈能促进母亲更有效地获得技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