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的构建

作者:黄昭鸣 杜晓新 孙喜斌 卢红云 周红省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特殊教育、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及国内 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康复工作的现状,构建了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多重障碍•多重干预” 综合康复体系。该康复体系强 调“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重点训练 ”与“多重干预”相结合。该康复体系的内容由听觉功能、言语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 、学科学习能力、心理与行为、运动能力评估与训练七个功能模块所组成。该体系的建构对 于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提升我国特殊学校儿童的康复水平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特殊学校 多重障碍 多重干预 综合康复
  分类号G760
  
  1 前言
  
  2006年4月,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成第二次全国残 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其主要数据公报显示[1]:到2006年12月为止,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 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 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第 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与1987年调查结果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 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残疾的类别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残疾人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5年6月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 了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2006年6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中国儿童福利院,并向全国 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探索规律,创新方法”的要求。2005年国务院提出了“到2015年人 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06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与配套实施方案(2006年-2010年)》中,提出了我国残疾人工作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文 件中谈到“十一五”期间我国残疾人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是:康复、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 、扶贫、文化与体育、改善残疾人的社会环境。其中康复是列在首位的重要任务。在谈到康 复时,上述文件强调:要加强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养护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中的残疾人康 复工作[2]。
  培智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工作是培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到2004年 底,我国有特殊学校1560所,其中培智学校369所,在校学生217,267人,占我国特殊学校在 校学生总数的58.4%[3]。我国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是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 、自闭症 、语言发育迟缓等类 型的特殊儿童。这些特殊儿童,表现出了多重障碍的特点,需要接受系 统康复。最近,教育部出台了《我国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其中课程设置原则的第 四条(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为:“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 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 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4]。”该文件强调了“综合康复训练”, 这对于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与培智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但总体上而言,我国培智学校、康复中心综合康复的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其中以下三条是不忽视的原因:(1)缺乏系统、完整的康复模式。我国现有的康复体系 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康复内容较为单一,康复形式较为单调,缺乏系统、完整的针对多 重障碍儿童的多重干预体系;(2)康复教师康复技能不高。在传统培智学校、康复中心的 康复与教育模式下,培智学校、康复中心过分偏重文化课程,轻视身心康复和缺陷补偿,这 造成了许多康复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康复技能有待提高;(3)康复设施不完善。最 近,陈云英对61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训练设备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 :有一 半以上的学校都反映学校存在康复训练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推动培智学校、康复 中心综合康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培智学校、康复中心综合康复体系, 培养一支具备康复技能的康复教师队伍并配备相应的康复训练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 证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构建了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多重障碍• 多重干预”的综合康复体系,并论述了该体系的内涵、框架、功能和内容,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大家对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与教育问题的思考。
  
  2 “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的内涵
  
   “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指的是对多重障碍者使用多重手段和方法进行干预 的体系,该体系强调综合地利用各种手段促进患者整体协调的发展。
  多重障碍是指生理、心理或感官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值得一提的是多重残疾与多重 障碍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多重残疾是一种残疾类型,而多重障碍则是残疾的诸多表现,即多 重残疾儿童一定表现出多重障碍,某一类残疾的儿童也可能同时表现出多种障碍,因此,就 概念而言,多重障碍的外延比多重残疾要大。多重干预是指采用多重手段和方法(包括医学 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通过团队合 作和综合康复,来满足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多重障碍和多重干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多重障碍是症状表现,多重干预是手段措施。 实践证明:仅仅进行学科教学,或者仅仅依赖某种单一的康复方法并不能促进特殊儿童的有 效康复。以脑瘫患儿为例,75.58%的患儿智力低下;73.55%的患儿有言语与语言障碍;31.6 %的患儿伴有听觉障碍;15.06%的患儿伴有癫痫;20.5%的患儿伴有斜视。进一步研究发现: 约有2/3以上的脑瘫儿童伴有智力低下和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6]。因此,对于多重 障碍的儿 童应该持有一种整体康复的观念,针对其多重障碍,开展多重干预。具体地讲,“多重障碍 •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主要强调以下理念:
  2.1 “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
  多重干预方法的核心是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医教结合”原则是特殊教育实施的一项基本 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内涵在缩小,外延在扩大。现代医学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四个分支组成。保健医学与预防医学与特殊教育不直接相关;临床医 学是在诊断的基础上,以药物或手术等手段来治疗疾病、或进行功能的补偿或重建,然而, 临床医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特殊教育中“医教结合”的“医”是指康复医学,康复 医学以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康复医学的主要手段是:作业治疗(OT)、物理治疗(PT)与 言语语言治疗(ST),而这三者正是培智学校、康复中心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7]。特殊教 育中“医教结合”的“教”是指通过教学来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基本的文化知识和 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
  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医学康复是教育康复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康 复是医学康复成果体现的重要手段[8,9]。鉴于此,目前我国的特殊学校、康复中 心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的双重任务,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