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作者:冯 维 黄金凤



  摘要 儿童欺负行为是发生在中小学校的常见现象,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概括和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研究对象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研究方法由简单化向综合化转变;研究重心由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转变;干预研究由传统心理学模式向社会生态学模式转变;并就这些发展趋势和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儿童 欺负行为 心理学模式 社会生态学模式
  分类号 B848.4
  
  1 引言
  
  儿童欺负行为是指力量强大的儿童经常利用言语或身体方式对弱小儿童施加伤害性的行为。儿童欺负行为通常具有三个特征:有意性、重复发生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表现为殴打、侮辱、敲诈勒索、哄起外号、散布谣言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系统研究的对象。随着生态化研究的兴起,以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代化,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评述国内外儿童欺负行为研究取得的成果,讨论与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儿童欺负行为的本土化研究寻找思路和提供新的起点。
  
  2 研究对象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以往国内外的研究多是以欺负者为研究对象,受系统论观念的影响,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单向的研究是远远不能够完全了解欺负行为的,应该强调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如将受欺负者、父母、同伴及教师等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加以研究,并探讨它们与欺负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使得人们对儿童欺负行为的理解更为全面。如Delfabbro(2006)等人对中学生受欺负者的研究发现,受欺负者能正确区分他们做遭受到的欺负类型,且受欺负后大多报告有高水平的社会疏离感、心理机能的破坏、低自尊以及自我形象的破坏。对父母的研究也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研究发现,父母教育方式与欺负行为有关,父母教育不一致以及经常使用身体惩罚手段与儿童的欺负行为有较高相关(Loeber&Dishion,1984)。双赫、谷传华等人(2004)探讨了中国父母对孩子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和情绪反应的特点,发现父母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攻击行为是暂时的,因而重视和教育不够。对同伴群体的研究则揭示出其对儿童欺负行为有着特殊的影响。新近的研究表明,美国6-8年级学生的同伴群体在欺负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同质性现象,那些欺负他人的学生通常纠合在一起结成团伙。还有研究发现,一些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与其他孩子游玩的过程中习得的。
  
  3 研究方法从简单化向综合化转变
  
  在儿童欺负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采用自我报告式的匿名问卷法,通过直接的询问调查儿童群体中欺负和受欺负问题的发生情况,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教师评定、同伴提名或直接观察、结构访谈等方法进行的研究。Smith指出,匿名的问卷法是迄今研究儿童欺负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但由于上述各种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得在研究儿童欺负行为上出现方法上的困难。如单一的匿名问卷法常常不能在个体水平上对欺负与受欺负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详细的考察,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消除测查的“社会赞许效应”。同伴提名、同伴评定可以筛选那些在学校内外表现出明显的欺负和受欺负行为特征的儿童,但无法精确反映儿童某类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攻击性强度。因此,要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扬长避短。研究也确实表明,在欺负研究中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较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效果会更好。如王美方、张文新(2002)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和同伴提名测验相结合,考察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一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特点,研究发现三者的同伴拒绝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欺负者、受欺负者和欺负一受欺负者、未参与者。还有的研究者将叙事研究方法与实验测验结合,力图能够更清楚地认识隐藏在欺负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Smlth和Brain,2006)。在干预研究中也出现了将欺负的调查与干预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研究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此外,在研究的时空特点上,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学校环境或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环境中发生的欺负,较少涉及更广阔的校外环境中发生的欺负,而且研究者往往进行的是横断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缺少对欺负发生发展过程的纵向追踪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考虑欺负事件的时空特点的变化。如一些研究者采用追踪研究考察欺负的消极影响及其干预效果的变化。还有的研究者开始探讨成人群体中的欺负与其儿童时期欺负的关系,试图考察儿童时期的欺负与成年后欺负的连续性。
  
  4 研究重心由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转变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儿童欺负行为的产生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个体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认知因素。以往的研究强调了社会环境和生物因素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作用,但从儿童心理活动的内部来揭示欺负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却不够。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卷入欺负事件儿童的认知机制,着重考察认知在儿童欺负行为发展中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如已有研究发现欺负儿童在社会认知方面通常存在认知偏差或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Smith,Bul-ton,1990);他们比一般儿童较多考虑自己的利益(魏晓娟,2003),认为有能力欺负他人是强者,会得到别人的崇拜和羡慕,或者根本不在乎或不知道周围的同学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欺负行为。
  在此研究上涌现出归因模型,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社会问题解决模型等多种理论模型,出现了新的理论。例如,Dodge提出的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欺负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五个阶段:解码阶段、解释过程、搜寻反应过程、决定反应过程以及实施反应过程。如果儿童不能按顺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或者在某个加工环节发生偏差,就有可能产生欺负行为。该理论在研究取向上关注欺负行为的攻击特征,以及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过程,但未关注价值和道德判断,也没涉及情绪。还有的研究者从刚刚兴起的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欺负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所谓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种理解自己和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者发现,欺负他人的儿童在欺负情境中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他们在“心理能力”上得分较高,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但缺乏移情能力。Smith称这种现象为“冷认知”。这种新的“冷认知”理论提出了研究欺负行为发生原因的新方向,弥补了信息加工模型取向的不足,但它仍然无法解释欺负者社会认知能力正常,而移情能力低下的原因。由于“冷认知”理论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该研究模型还很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5 干预研究从传统心理学模式向生态学模式转变
  
  在近年来开展的大量有关研究中,许多研究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