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孤独症者知觉信息加工理论评述

作者:项 玉 王立新 陈宝国 邹 瑾



意时,孤独症者和正常被试均表现出了整体优先和整体干扰,且无显著差异。Mottron等也采用复合图形任务发现高功能孤独症者表现出对局部刺激反应的偏向,比正常者更好的忽视与任务无关的整体信息,但仍保留整体水平的加工能力。Mottron等还采用了三种不同视角呈现复合字母刺激,每个复合字母都包括一个目标字母(H和S)和一个分心字母(E和A),共有4种“整体一局部”条件,包括H/A,S/E,A/H,E/S,被试看到目标字母时则按键反应,结果发现孤独症者组和正常者组间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孤独症者的整体加工并不存在缺陷,但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构成刺激的字母外形的高相似性造成的,计算机合成的H/A、E/S比A/E、A/S更相似。另外,该实验还让被试完成去镶嵌任务,发现正常者组在寻找与孤立刺激相关的镶嵌图形较慢,孤独症者组对镶嵌字母和孤立字母的识别速度相近,孤独症者在寻找与孤立刺激相关的镶嵌图形时表现比正常者更好,具有局部加工的优势。由于刺激视角大小、刺激呈现的时间以及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影响复合刺激判断任务的重要因素,王立新等采用自发命名任务、强迫命名任务考察不同视角和呈现时间对孤独症者的复合数字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发命名任务中,不同视角和不同刺激呈现时间的条件下,孤独症者均对局部字母加工较快,整体加工较慢;在强迫命名任务中,当大小字母一致时孤独症者局部和整体加工反应时没有差异,不一致时孤独症者局部加工更快。结果表明,孤独症者在复合刺激加工中具有局部优先,其整体加工能力没有缺陷,支持了知觉机能增强模型。
  知觉机能增强模型同样得到了来自听觉通路研究的支持,在纯音、和弦、音乐旋律等不同听觉刺激的加工中发现了与复合图形相似的加工特点,即增强的局部加工,完好的整体知觉,以及较强的分离能力。以音乐加工为例,局部水平是一段旋律中个别音符的音高,整体水平是旋律轮廓的上升和下降。给被试呈现一段旋律,对两种等级音高轮廓的变化和调序,改变局部或整体,要求被试判断旋律是否相同,孤独症儿童辨认局部改变的旋律时好于正常儿童,反映了孤独症者局部的优势。Foxton等观察了音高变化整体效应,每段序列由5个音符组成,要求被试判断两序列音高变化的趋势是否相同。结果表明,正常发育者在改变局部特征(音高或音长)时成绩差,反映了整体干扰;而孤独症者在听改变局部特征的序列时成绩不受整体水平的干扰。这些研究也表明孤独症者的整体加工可能并不存在缺陷。
  知觉机能增强模型保留了孤独症者有局部优势这种想法,认为在加工等级化刺激时的局部优势效应是由于知觉低级加工的增强,而非整体加工的缺陷导致的。一方面,由于孤独症者对局部信息的知觉机能增强可能导致了高、低水平加工间异常的关系,使得知觉过程难以控制,对其他行为和能力的发展带来了破坏性;另一方面,孤独症者有特殊的知觉能力,如对图形的敏感性、对音高较强的辨认能力,可能导致了孤独症者在信息加工中具有局部优势的特点,解释了中央统合不足假设不能回答的一些实验结果。此外,知觉机能增强模型认为孤独症者与正常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有其必然的基础,即脑组织结构的差异,试图从神经-认知-行为三个方面解释孤独症者的异常能力,为理解孤独症者队知加工和表现行为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4 评述
  
  孤独症者在信息加工中表现出局部加工优势,中央统合不足假设与知觉机能增强模型给出了一些相似的和不同的解释。中央统合不足假设认为孤独症者具有聚焦于局部细节的认知风格,强调其局部加工优势是整体加工缺陷导致的结果,即孤独症者没有完好的整体加工;知觉机能增强模型认为孤独症者的局部优势是对知觉低级加工的增强造成的,并非整体加工缺陷导致,即认为孤独症者具有完好的整体加工能力。换句话说,两大主要理论间最大的分歧在于孤独症者的整体加工是否有缺陷以及机制问题。中央统合不足理论是基于知觉加工有损伤的理论假设,而知觉加工增强理论是非损伤性理论。由于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至今关于自闭症者知觉局部优势的解释仍是未解之谜,而且缺乏神经心理学依据。但是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以及我们以往的研究,都支持知觉非损伤性理论。
  为了进一步寻找局部优势的证据,研究者们还试图从神经机制的角度开始探索,除在知觉机能增强模型中的理论假设外,一般认为特定通路异常或脑区缺损可能与孤独症者信息加工中局部优势有关。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孤独症者的背侧通路(巨细胞通路)的异常导致的。在整体/局部加工中,背侧通路加工整体刺激,背侧通路的异常,可能直接导致局部优势。遗憾的是,还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
  此外,孤独症者的半球机能异常似乎也与局部优势有关。一些脑电和脑成像研究发现孤独症者的右半球异常,但也有研究报告指出孤独症者双侧边缘系统、额叶和小脑损伤,大脑结构的异常似乎是孤独症的一种普遍特征。但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篇关于孤独症者的整体/局部加工的功能成像研究,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并未得到其半球异常的明确证据。组间比较显示正常控制组的额叶和顶叶有激活,孤独症组枕叶激活较强,或许是因为对控制任务的匹配不完善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关于正常人的研究发现视觉整体加工/局部加工中有大脑一侧化的现象,特征觉察主要在初级视觉皮层,整合的加工在次级视觉皮层和联络皮层。所以,孤独症者局部加工优势的机制可能发生在较低的知觉水平上。
  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从知觉低级加工机制方面着手,结合适当的研究手段,如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功能磁共振技术,对孤独症成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孤独症者信息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问题。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孤独症者对视觉或听觉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问题,以功能磁共振显影技术考察参与视觉或听觉信息加工的脑区以及半球优势问题,进一步揭示孤独症者局部加工优势的机制,为我们了解孤独症的发病机理和病因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对该症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校:杨希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