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聋童视觉学习的案例研究

作者:吴 铃



  摘要:为了解聋童凭借视觉进行学习的状况和特点,本文采用了录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聋童名词、动词学习的研究,分析了聋童学习名词和动词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聋童视觉学习的策略。本研究有利于指导聋童手语和汉语书面语学习的操作实践。
  关键词:名词 动词 视觉学习
  分类号:G762
  
  1 案例背景简介
  
  2007年6月14-6月18日江苏某聋校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
  爱德基金会双语研究的项目在这所学校已经进行了三年。调研期间主要观察了学前双语班聋童的活动课、语言课、手语故事课,与双语班的老师进行了接触和交流。调研的目的是考察聋童用手语学习的情况。
  这所学校的学前双语班有聋童13人,6—7岁6人,4—5岁7人。男童7人,女童6人。执教的教师两人,听人(hearing)教师1名(女性),聋人教师1名(男性)。在调研中,对双语班上课和活动情况进行了录像,录像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
  在考察和录像过程中,焦点集中在一个姓陆的男孩(下称陆)身上。陆,男,5岁,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双耳听力100分贝。在学前双语班学习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上课神情专注,经常处于观察和思考之中,但是回答问题却时常出错,其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因此,在整理录像时,有关陆的资料剪辑出来。其中有完整的活动课10分钟、语言课20分钟、手语故事课20分钟。三节课中,有三段陆的集中录像。
  根据录像内容、结合收集到的陆的绘画作业和双语班两位老师反映的情况,兹对陆学习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2 研究点一——名词
  
  2.1 聋童的名词学习
  录像一是活动课。课上,陆画了一张画,画面上有21个事物,可以辨认的有12个,它们分别是:太阳、桥、太湖石、房子、水、水池、猪、小鸟、滑梯、草、花和树。有9个不清楚是什么。整个画面干净、清晰,没有涂抹的痕迹;画面布局均匀,疏密有致。这说明这些事物在他心中十分确定,下笔时毫不犹豫,根据布局猜想他画的是他的学校或者是游乐场。
  这幅画引人注意的是画面上一个个孤立的互不关联的事物,每个事物都凝缩为一个“符号”。可以说是陆心中对事物所指的能指呈现,是一种内心理解的外化。再仔细看,这21个“符号”大都是“名词”。
  这幅画和陆在语言课上学习名词的一段录像的内容十分吻合。这段录像记录的是陆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名词的情况,如:草、草坪、草帽。陆可以看到图片,用手语表示图片上的内容。如图片是草坪,陆就打“草坪”的手势,这说明陆能够用手势表示图片上的内容。
  同样在手语故事课的录像中,也有陆讲故事的情形。陆遇到自己不会的内容,就采用“指点”的方式代替他要讲述的事物。陆“指点”的事物是“荷叶”、“鳄鱼”和“屋顶”等等,也都是名词。“指点”说明陆心里已经理解了某个词的意义,但还不能用手势表达这个概念,只好用“指点”代替这个表达的事物。
  上面三种情形具有明显的视觉学习特点:用图画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认识、用视觉的手势固定事物的名称——当不知道客观事物名称时就“指点”事物本身来代替。视觉——视觉中的事物(图片显示)——为事物的所指确立能指(手势),这是聋童学习名词的流程,在其不能确立能指时,他们会不安地不停地“指点”。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解除这些不安,变“指点”为手势,使他们可以“我手说我心”。
  
  2.2 名词学习的规律
  “名词”是儿童最早理解的词语类型,也是儿童掌握数量最多的词语。有研究者统计,3岁普通儿童所理解词语中有一半是名词。唐诗所以能使儿童朗朗上口也是因为它们主要是以名词意象构成。从活动课的图画上看,陆已经理解相当数量的“名词”,而且可以用图画清晰地表达出来。不仅如此,在与陆用手语交谈的过程发现,他可以用手势清晰表达一些名词,如,太阳、桥、房子、猪、水、梯子、草、花和树,这说明陆正处在学习和掌握“名词”的阶段中。
  图画中的21个事物是陆的“心理词库”的外化。所谓“心理词库”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从词义理解的角度来衡量儿童词汇量的心理层面上的词汇储备系统。上面提到的陆可以用手语词语表达的9个词语称为“外化词语”、“积极词语”,另外一些是“内化词语”、“储备词语”。儿童的“心理词库”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逐渐靠近目标语的动态词汇系统。在日后的学习中,陆“内化词语”会不断地转化为“外化词语”。陆学习名词的过程,给与了我们以下启示:
  其一,词汇储备。陆学习名词规律是:事物——图画——手势——文字。即聋童发挥视觉的优势——能够细致入微地看到事物,通过图像(图画)凝缩事物,再和手语手势词语对应,最后手势词语和汉字对应。根据这样的规律,在教学中可以对照聋童自己的图画,教授他们“心理词库”中的词汇,使“词库”储备量增加,在兴趣中认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词汇呈现。名词的学习是其他词语学习的基础。要大量地教给聋童名词,明确他们图画中的“名词”、明确他们手势中的“名词”。把聋童“指指点点”的事物都变成名词的手语能指和文字能指,使他们掌握的名词量大大增加。对所有的聋童,要求他们画后要会用手语说出,必要时还可以和文字对应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会“指点”而不会呈现的现象。在教学中,要及时地在聋童手势“指点”的同时,给出事物的名称——手势的能指(必要时配以文字)。如,前面陆指“鳄鱼”,马上要给出“鳄鱼”的手势,让“图画”变成“手势”,这就是针对聋童特点进行的指导和学习。
  其三,由名词向句子拓展。名词是句子的开始。正如吕叔湘指出的那样:“构成句子的最根本的词是名词和动词;除特殊情况外,光有名词,没有动词,不能成句;光有动词,没有名词,也不能成句”。现在陆已经学习了一些名词,如果要想让图画中的一个个事物活跃起来,就要使作为事物符号的名词之间联系起来,就要继续学习动词。名词+动词,聋童就可以有句子;有了句子,就可以叙述简单的事情。因为名词只具有空间性,动词才具有时间性,事情(故事)就是在空间中发生的时间性过程。也就是要让陆图画中的小猪“跑”起来,让小鸟“飞”起来,让更多的静态视觉形象变成丰富的动态形象。
  因此,连带的动词学习研究就提到了日程上来。
  
  3 研究点二——动词
  
  录像二是手语故事课。从陆的手语故事课学习动词的录像中,同样发现他用手语表达时常常要依赖画面,总在上面指指点点。讲话时自己在手势和画面中间转来转去,结果是对内容的表述断断续续,显示出同样的不安。
  
  3.1 动词在聋童学习中的地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者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别的成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