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量表编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晓峰 郑 雪



  摘要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t=5.690~7.001,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一个较为可靠的工具;大学生网络成瘾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量表 心理健康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网络(Internet)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心理健康、伦理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的交互性、全球性、匿名性、开放性、零成本性等特点使得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互联网,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已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作了大量研究,将之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者“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 Use,简称PIU)。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中国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自觉地走在了第一线,一直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但与此同时,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因迷恋网络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确实有一部分因为依赖于网络使用而偏离了其正常的生活秩序,呈现出人际关系淡漠,交际范围变小,社会适应性较差,日常时间管理混乱,在学业及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毫无疑问,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将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进而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同时将有助于为网络心理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目前国内对网络成瘾测量的心理学研究仍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还不够成熟,使用较多的测量工具是由美国的Kimberly Young教授和台湾的陈淑惠教授所制定的,尽管有研究证实它们具有合理的可靠性与稳定度,但它们还未能被广泛应用,也没有确定的常模,而且美国、台湾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网络普及程度与中国大陆也有着较大差别。所以,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也是非常必要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先选取内蒙古两所大学1~4级大学生205人进行测试,编制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然后又选取内蒙古四所高校1~4年级大学生1588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效问卷1357份,有效率为85.5%。被试共计28个专业,覆盖文科、理工科,平均年龄为21.58±1.59岁。被试中有86人最近三个月未上过网,上网率为93.66%(1271/1357)。男生上网率为95.14%(587/617),女生上网率为92.43%(684/740),1年级上网率为94.59%(437/462),2年级上网率为94.6%(333/352),3年级上网率为92.83%(285/307),4年级上网率为91.53%(216/236)。
  2.2 工具
  2.2.1 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下文简称网瘾量表)
  自编量表,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突显性和时间管理问题共6个因素,30个题目。量表采用利克特5点分数(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量表和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网络成瘾程度越深。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α:0.949),5周后的重测信度为满意(γ=0.81),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可靠。本研究将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被试定义为“网络使用成瘾群体”,90分以下的被试定义为“网络使用正常群体”。
  2.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量表有90个评定项目,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和其它10个维度。量表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计为。1、2、3、4、5分,以评定心理健康水平。
  2.3 方法
  2.3.1 研究文献,初步确定量表题目,共计50题。
  2.3.2 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终确定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共保留30道题目。
  2.3.3 以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为工具对1588名被试集体测试,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 量表编制
  
  3.1 量表题目的初步确定
  本研究以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中所提出的架构为主,并参考Young(1996)、Brenner(1997)等人的观点,结合开放式问卷资料和个别访谈,以及DSM-IV中的成瘾物质依赖诊断标准,修改后编制成大学生网络成瘾初测量表,量表包含9个因素,依次为:耐受性、强迫性、戒断性、突显性、人际关系问题、生理健康问题、学业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以及上网相关行为问题。根据9个因素的比重初步编制了50道题目。量表采用利克特5点分数(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3.2 量表题目的筛选
  3.2.1 项目分析
  以项目分析法求出各题目的决断值(CR值,Critical Ratio),以量表总分最高的27%为高分组,最低27%为低分组,求出两组受试者每题得分均数差异的显著性,CR值即为两者均数差异检验的t值,当CR值达到显著水平时(a<0.05或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