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我国学龄脑瘫儿童入学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王 辉



  摘要 随着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学龄脑瘫儿童的入学率日益增加。本文通过访谈、问卷对10所培智(特殊教育)学校学龄脑瘫儿童的入学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教育管理部门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本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龄脑瘫儿童在校人数增多,入学率逐渐提高;在校学龄脑瘫儿童呈现男多女少的特征;在校脑瘫儿童类型既全面又相对集中;脑瘫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关键词 学龄脑瘫儿童 入学情况 调查报告 分类号 G764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龄特殊儿童走进了学校大门,脑瘫儿童也不例外。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简称,是指从出生前至新生儿期间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听力低下、视觉异常、行为异常等多种症状。脑瘫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的报道不一,大致为新生人口的1.8%~4.9%,工业化国家的脑瘫患病率多数集中在2‰~3%之间;而学龄儿童的脑瘫患病率则在1.4%~5.2%之间,5~14岁组段的脑瘫患病率最高。我国“九五”公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为1.86%。全国现有31万例脑瘫患儿,并且每年新增4.6万例。以此推算,目前我国学龄脑瘫儿童至少有50万人。那么,如此多的学龄脑瘫儿童,有多少人进入了各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又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求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实施教育康复?本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脑瘫儿童教育康复目标、内容、计划等的确定提供依据。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学龄脑瘫儿童在培智及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入学情况,以期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及相关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管理、教育康复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1 调查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全国特殊教育界影响较大的、且招收学龄残疾儿童人数较多的特殊教育(康复)学校进行调查,其中培智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儿童康复学校1所。被调查学校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区级以上的城市,其中北京、广东各2所,上海、南京、深圳、杭州、扬州及芜湖各1所。
  
  2.2 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及访谈结果,自行编制了调查问卷——学龄脑瘫儿童入学情况的调查。该问卷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即学校的基本情况、招收学龄脑瘫儿童的情况、学校为脑瘫儿童开设的课程以及教育训练中的问题与建议。问卷经过试测、修订后邮寄发放,由相关老师填写。问卷发放了10所学校,全数回收,有效回收率100%。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性问题兼用质性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北京的两所学校以代码B1、B2表示,广东的两所学校以代码G1、G2表示,上海、南京、深圳、杭州、扬州及芜湖的学校各以代码P、N、S、H、Y及W表示。
  
  3.1 在校学龄脑瘫儿童年龄范围、人数及性别比例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目前在校的学龄脑瘫儿童的年龄范围在6-17岁之间。年龄跨度比较大,各个年龄段的脑瘫儿童都有。北京的一所学校还招收了3名学前脑瘫儿童。
  根据统计,10所学校共招收学龄脑瘫儿童226人,其中男生161人,占总数的71.2%;女生共65人,占总数的28.8%(见表1)。
  
  3.2 在校学龄脑瘫儿童的脑瘫类型及人数
  根据统计,10所学校学龄脑瘫儿童的类型分布不平衡,痉挛型学龄脑瘫儿童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无法分类者;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强直型;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招收震颤型脑瘫儿童(见表2)。
  
  3.3 学校为学龄脑瘫儿童开设的课程
  根据统计,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为在校学龄脑瘫儿童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类课程与康复类课程。在这两类课程中,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有些课程虽然名称不一致,但其目的、内容相同。
  3.3.1 教育类课程
  10所学校为脑瘫儿童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生活、常识、思品、劳技(劳动)、音乐、体育(运动)、美术、电脑、沟通、适应、娱乐、休闲、游戏、认知、个训、单元课、兴趣、艺术综合等,共有20门之多。在这些课程中,既有培智学校的传统课程,也有新增加的一些体现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课程,各个学校只开设其中的8门左右,并非每所学校都开设所有的课程。也有个别学校继续开设前9门传统课程(如表3)。
  3.3.2 康复类课程
  虽然各所学校都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学龄脑瘫学生,但在康复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上差异很大。10所学校中仅有B1、B2、G1、G2及P共5所学校为脑瘫学生开设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其余5所学校没有具体的康复课程。且所开设的康复课程,主要集中于脑瘫学生的语言、姿势与运动两大领域。
  
  4 结论与分析
  
  4.1 学龄脑瘫儿童在校人数增多,入学率逐渐提高
  由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学龄脑瘫儿童的入学率已逐年提高。从被调查的10所学校来看,他们所招收的学龄脑瘫儿童总数已达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培智学校及辅读班在校人数为20.56万人。若以此比率来推测,2006年,我国仅在培智学校就读的脑瘫儿童就达到甚至超过2万多人。若再加上盲校、聋校、盲聋校及特殊教育学校(中心)、普校招收的学龄脑瘫儿童,我国每年在校的学龄脑瘫儿童人数更多。随着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更新改变,脑瘫儿童父母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学龄脑瘫儿童的入学率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4.2 在校学龄脑瘫儿童呈现男多女少的特征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被调查的在校学龄脑瘫儿童呈现出一个典型特征:男生多,女生少,男女生之比为2.48:1。这与国内脑瘫儿童男女发生率的研究结论几乎相近。六年前,林庆、李松等调查分析了2009例脑瘫儿童,男女之比为1.70:1。六年后,曹丽华、庞保东、刘寅等对500例脑瘫的临床分析认为,男孩发病率明显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1.96:1。
  
  4.3 在校学龄脑瘫儿童的类型既全面又相对集中
  从调查可知,我国在校学龄脑瘫儿童的类型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