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听觉障碍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作者:张海丛



  摘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某特教学院121名听障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特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样本组中听障大学生焦虑的平均得分为47.81±7.46,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4.9%,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听障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4个应对因子上存在年级差异。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退避对听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 焦虑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 G762
  
  1 问题提出
  
  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事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应对亦称应付,是个体在压力状态下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则是指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Vaillant认为,精神健康可以通过了解受试者在面临环境危机时,习惯使用的自我防御类型来预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紧张与焦虑状况,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心理平衡、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承载着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的大学生群体,要面临学习、经济、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困扰。不少大学生出现了种种社会心理问题,并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调查显示,有16.5%的大学生存有中度以上的焦虑问题。听障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一员,面临更大的学习、就业及人际交往的压力。因此,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但对应对方式与焦虑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听障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图探讨听障大学生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残疾大学生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整群分层抽样从特殊教育学院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听障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32名学生,以班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为91.7%。有效问卷中,一年级31人,二年级31人,三年级30人,四年级29人;男生58人,女生63人;年龄在17岁至22岁之间。
  
  2.2研究工具
  2.2.1 焦虑水平:采用Zung氏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共20个条目,1—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分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分的Pearson系数为0.365,Spearman系数为0.341,表明SAS的效度相当高。2.2.2应对方式: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CSQ),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因子。各因子重测信度为0.71,0.62,0.69,0.72,0.67,0.72。组成该因子条目的因子负荷大于0.35,说明该问卷得到了较好的结构效度。
  
  2.3数据处理
  应用SPSS11.5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听障大学生焦虑状况
  3.1.1听障大学生焦虑发生情况
  121名听障大学生SAS均分为47.81±7.46,按照M±SD制定划界分的方法,当SAS标准分≥55.27时有轻度焦虑,当SAS标准分≥62.73时有中重度焦虑。在121名学生中有焦虑症状者共18人,包括轻度焦虑者15人,中重度焦虑者3人。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4.9%,其中轻度和中重度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占12.4%和2.5%。
  3.1.2不同特征听障大学生焦虑状况比较
  对听障大学生焦虑进行2×4方差分析,表1结果显示,男生的焦虑值比女生高一些,大四学生的焦虑值比前三个年级高一些,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听障大学生在焦虑程度上无显著差异,性别与年级之间无交互作用。
  
  
  3.2听障大学生应对方式
  3.2.1听障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如图一所示,从总体上看,听障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求助方式,第三是退避方式,自责应对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最低。
  3.2.2不同年级、性别听障大学生各应对因子的比较
  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对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进行4×2的多元方差分析。表2结果显示:男、女生的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在此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4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解决问题应对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学生得分;在退避应对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自责、幻想应对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年级的学生得分;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
  3.2.3 焦虑与非焦虑组听障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以SAS≥55.27的18名学生为焦虑组,其他学生为非焦虑组,对两组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焦虑组在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应对方式上得分比非焦虑组低,在自责、幻想、退避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上得分比非焦虑组高。经检验,二者在自责和退避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3.3听障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3.3.1 听障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见,焦虑分与自责因子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p<0.05)、与退避应对因子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26,p<0.01),即自责和退避的分数越高,个体焦虑分数越高;自责和退避的分数越低,个体焦虑分数越低。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听障大学生焦虑确实与其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个体采用的自责和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越多,越易产生焦虑情绪。
  3.3.2听障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焦虑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焦虑分为因变量,以应对方式的六个因子得分以及被试的性别、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退避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9.19,P<0.01),回归系数为10.71,测定系数为0.07,即在因变量焦虑分的变异中有7%是由退避因子分数变化引起的,退避应对因子对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见表5。
  
  4 讨论
  
  4.1听障大学生总体上应对风格较为积极
  肖计划等人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三类。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属于成熟应付方式,退避、自责和幻想属于不成熟应付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以成熟的应对方式为主,本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更多采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