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大学生网络社会互动特征研究

作者:李 瑛 游旭群



  摘要 综合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了348名大学生的网络社会互动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成瘾的关系。回归分析显示,在网上与认识的人联系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信息查询和网上即时通讯,与陌生人交往则主要通过聊天室和个人主页开展;以保持联系为动机的用户更多地通过网络与熟识的人联络,而以结交朋友或扮演角色为动机的用户更多地通过网络与陌生人互动,以获取信息为动机的用户则较少通过网络和陌生人展开互动;在网上更多与陌生人互动的用户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需要用更多的上网时间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其周围的人际关系及身体健康均表现出更明显的问题;社会支持较低的人,尤其是得到主观支持较少的用户,更多地在网上与陌生人互动。研究结论可以用来引导大学生用户科学地使用互联网,更好地处理网络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使用 社会互动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达1.62亿人,其中25岁以下的用户占总体的51.2%,而25岁以下的学生网民占25岁以下网民的70%。可见,在我国,网络已经深入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之中。
  网络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动形式和权力,网络的社会互动特性以及随之出现的网络社会互动,即用户通过网络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也因此而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者围绕着用户的网络社会互动活动及其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部分研究者认为,用网络进行交流有益于发展和保持社会情感联系。原因之一在于拥有共同兴趣或经历的人可以更好地交流,并互相鼓励,网络使得个体可以在聊天室或讨论组建立广泛的在线关系,为其提供了与兴趣相同的人相遇和互动的机会。原因之二在于通过网络可以建立一种真诚的,不受年龄、职业、地域和外表等因素影响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和传统的以面对面(face to face,FTF)互动为基础的友谊一样,能够提供社会支持,增加个体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一项对大学生用户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主要用网络与远方的朋友和家人联系。研究发现,由于计算机媒体的发展,在线交流(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和即时信息交换的支持)和非计算机媒介的社会支持一样,可能会对紧张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计算机媒介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和在线交流提供的社会支持对于缺乏社会交往,或从社会或地理上被隔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在网上建立和发展友谊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这些关系和采用传统交流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一样密切。因此,计算机媒介的交流可以被看做是传统交流模式(如面对面和电话联系)的有效补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使用不利于发展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因为在线关系过于狭窄,虚假,有时甚至是利用性或敌意的。这种互动与传统交流方式的社会关系相对立,甚至要以牺牲后者为代价。此外,网上建立的友谊比起因空间接近而产生的友谊显得更有局限性,在线的朋友不象在现实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朋友那样可以提供具体的帮助。由于在线朋友所处的日常环境不同,他们难以理解彼此交谈的背景,更难进行沟通,所提供的可用支持也就更少。
  另外,有研究显示,由于网络提供了一种没有压力的交流环境,用户可以开展更多可控的、轻松的在线社会行为,因此,网络独特的人际功能与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用户主要使用网络的社会功能和互动功能,更多地与其他人交谈,玩高度社会性的互动游戏。网络用户使用网络的动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就是“用于人际交往”,即用网络交往替代传统形式的交往。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网络社会互动具有不同于传统人际互动的特点,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后,我们发现,当前对于网络社会互动的研究仍然存在如下需要回答的问题:(1)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互动媒体,用户是如何使用它来维持既有社会关系,或建立和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的?(2)用户选择不同的网络社会互动方式与其现实社会关系有何关系?(3)用户选择不同的网络社会互动方式是出于何种动机?(4)不同的网络社会互动方式对用户所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5)上述结论多来自对西方被试的研究,在中国这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网络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网络用户是否表现出相同的倾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用户的网络社会互动方式与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社会支持及网络成瘾等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研究,为揭示网络社会互动对用户的影响机制奠定工作基础。
  
  
  2 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
  2.1.1结构化——半结构化访谈
  参照当前已有研究中的互联网用户筛选标准,对具有1年以上互联网使用经历且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20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形成其使用互联网的一般动机维度。得到了6种基本的上网动机,包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络(简称为“联络动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称“信息动机”)、认识和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称“交友动机”)、扮演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角色(称“扮演动机”)、学习新知识及进行学术交流(称“学习动机”)、进行娱乐休闲(称“娱乐动机”)。
  2.1.2问卷构成
  问卷一为基本人口统计学调查问卷。问卷二为参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网络使用调查表编制的网络使用调查问卷。问卷三为网络人际互动特征问卷,用来反映用户使用网络进行人际互动时,主要是维持现有的社会关系,还是在网络中发展新的社会关系,为五点量表。问卷四为依据访谈所抽取的使用互联网的一般动机编制的互联网使用动机问卷,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经过因素分析,该问卷包括联络动机、信息动机、交友动机、扮演动机、学习动机和娱乐动机,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问卷五为用于测评用户网络依赖程度的网络成瘾量表,考虑到文化差异,本研究选取了文化背景相似的台湾研究者编制的工具——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陈淑惠,2000),并进行了修订。该量表为五点量表,由26题组成。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由网络成瘾症状和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两个维度构成,其中网络成瘾症状包括强迫症状、退瘾症状和耐受症状三个因素;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包括时间管理问题和人际健康问题两个因素。该问卷已经被广泛用于多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陈淑惠教授报告的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两周之后再测信度为0.83。各因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则介于0.78与0.90之间。此外,针对样本分布的常态性(Normality)检验显示:CIAS-R量表总分与各分量表得分均符合常态分布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