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从汶川地震看灾难后灾区籍大学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郭 峰 邹农基



  摘要 心理危机是灾难事件发生后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对部分灾区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灾难后相关人群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通过参考国内外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初步建构了适合我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模型,最终提供了一系列适合校园内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模型 心理危机评估 大学生
  分类号 B846
  
  当国人还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心有余悸的时候,刚刚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则又一次将中国大地进行了一番撕心裂肺般的摧残,逾8万同胞遇难。逝者已去,生者尤怀。痛定思痛,如何尽快地减小或消除因灾难引发的社会危机则是政府的一项新课题。作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我们密切关注灾难给人民带来的心理创伤。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把关爱投向灾区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 灾难事件对灾区籍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汶川地震波及我国多个省份,尤其以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受灾严重。身在他乡的学子在得知家乡发生灾难事件后,许多同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症状。笔者针对江苏省部分城市的灾区籍139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自编“家庭受灾情况和个人基本信息问卷”和“SCL-90量表”发现大学生发生了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平均分“3”分或“3”分以上)共有57名,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1%,大大高于该地区大学生人格普查心身障碍6%的比例,其中焦虑因子、强迫症状、恐怖因子、忧郁因子、躯体化因子在灾区籍大学生中反映较为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
  
  调查中发现有焦虑症状者占被调查灾区籍大学生总数的36.7%,强迫症状者占14.3%,恐怖症者占12.9%,忧郁症者占8.6%,躯体化者占7.9%等。调查显示对“已经与家庭成员取得联系”者与“未取得联系”者症状值的比较发现,未取得联系的学生心理症状值高于取得联系的学生,而且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家庭遭遇人员伤亡”和“家庭成员安全”患症状值相比,前者症状值高于后者,呈极其显著差异(P<0.01)。对于自认为“家庭财产遭遇部分损失”者与“无财产损失”者同一症状相比,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
  依据量表中所反映出的心理障碍类型,采用目的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方式确定8位灾区籍大学生为样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访谈。来自四川省巴中市的张同学表示,得知地震信息后,一直与家人联系但未果,目前感觉自己精神高度紧张,无法静息,对任何媒体关于地震的信息都非常敏感,整天提心吊胆。来自重庆的陈同学刚与家人联系上,虽然家庭人员安全,但财产遭遇较大损失,他感觉自己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胸部有紧压感。来自陕西的田同学说:“这两天我一直害怕呆在大楼里,害怕突然地震,但到了空旷的操场上,我的这颗心依然放不下。”家庭遭遇人员伤亡的王同学说:“刚刚失去了一位亲戚,我很痛苦,突然间感觉生命太脆弱了,现在对什么都没了兴趣,只想把自己关在一个角落里,让自己安静一下……。”
  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个体在家乡遭遇同一灾难事件后表现出的应激(stress)反映差异很大,即使是“家庭无损失”的不同个体在面对家乡的灾难,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激差异。适度的应激有利于调动机体能量,抵抗外来压力,但若恐慌紧张过度,导致过强或持续的应激反映,则会影响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器官系统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灾难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关人群的心理问题。
  
  2 灾难事件后相关人群心理状态原因分析
 
  就像躯体有结构一样,人的心理也是有结构的。心理学专家指出,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有报告表明: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3至6个月后,74%的儿童患创伤后应急障碍(PDST);1997年日本鹿儿岛地震后追踪调查发现,青少年的PDST发生率在灾后3个月为10.2%,2年后为1.8%,成年人在6个月后PDST发生率为6.5%,1年半后为4.2%。
  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很多人会出现应激障碍,其原因有多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有机体对一定的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即遵循“s—R”心理行为模式。具体分析,在紧急状态下,由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同面临事件的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或是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这时人会迅速做出判断,动员机体各部分资源以使之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应付紧张的局面。这种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应激”,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会引起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的溃退,导致心理失衡与解体,出现“应激适应综合症”。
  Faberow和Gordon在1981年创立的危机干预时机选择模型中有效描述了受灾人群在不同时间段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Faberow和Gordon认为,受灾人群的心理状态按时间顺序先后会出现以下几个阶段:英雄主义阶段、蜜月阶段、幻想破灭阶段和重建阶段。其中幻想破灭阶段发生于灾后3~4周,受灾人群意识到灾难这一事情已经真的发生。他们会暴露出愤怒、沮丧,甚至采取措施指责,常常提出的问题是:“这次灾害为什么会发生?”,“我怎么会这么倒霉?”等等。这个阶段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危机干预的目标就是推动这个幻想破灭阶段转变为重建阶段。
  汶川地震引发灾区籍大学生们长时间应激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正如在前文数据中所反映的状况,焦虑、强迫以及恐慌等在一定时期内困扰着他们,如何将这批大学生及时有效的从“幻想破灭阶段”转变为“重建阶段”,则成为我们教育心理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势在必行。
  
  3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Gilliland认为,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又称为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是指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将危机干预技术充分运用到校园中,通过学校专业人员辅导处于应激状态中的学生,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以维持校园内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过程。
  
  3.1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
  如果把危机干预比喻为一把尺,那么评估就是这把尺上的刻度。Myer认为,只有通过评估才能理解当事人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评估是危机干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