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看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
作者:杨文婧 刘云艳
关键词 人类发展生态学 人际交往障碍 个案研究 青少年
分类号 B846
1 问题提出
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是人际关系上的敏感与退缩,最终有可能导致人际交往障碍。他们常常会避开与其他同学交往,很少参与群体活动,对自己缺乏自信,十分自卑,总觉得其他同学讨厌自己,对他人的反应过分敏感。他们不参与社交活动是因为感觉到在与同学一起玩耍时会被戏弄或受排斥。因而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易害羞,害怕在公共场合出头露面,甚至会发展到躲避与人交往。
如何寻找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工作者认识到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影响。1979年,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发表《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提出了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ment(环境)。人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层层叠叠、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见图1)。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他将生态环境分成了宏观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系统,构成了他所创造的雀巢式模型。
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看,任何行为的形成都是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布氏理论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原因,即把原因看成一个系统,而不是孤立的分析某个原因。它对研究青少年人际关系交往障碍最大的启示就是寻找形成障碍的原因不能在单一水平上进行,不能只简单考虑到某一事件或某一环境决定了原因的形成,而是应该强调个体与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强调这些关系在生态环境中对个体形成交往障碍的影响。循着这样一条思维线索,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其周围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因此他们会与亲人、同伴、老师等人相互作用,他们也会与其周围的文化、社会观念以及国家政策等发生碰撞,这些作用、碰撞都会对个体的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的个体的访谈,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她形成交往障碍的部分原因。虽然对一个个体的分析缺乏普适性,但通过这一个体的研究分析对思考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形成原因有诸多启示,进而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青少年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象王华(化名)是一名大二在校女学生。她于2007年2月3日到某医院心理科咨询,希望能够得到医生的帮助,排除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心理障碍。据本人叙述她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自我封闭,害怕和人交往。她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觉得父母并不能帮助自己摆脱心理障碍,也因为担心亲戚或朋友会背叛自己,因此现在身边也没有一个朋友。在咨询过程中,王华谈得最多的是家庭学习生活,并不愿意谈及自己的性格爱好,即使笔者提到她不愿和他人交往的原因与其内向的性格有关,王华立即表现出不高兴或闪躲的情绪。因此笔者害怕刺激她,并没有着重去分析她自身的原因而是围绕王华周围的环境展开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通过与王华和其母亲的分别交谈,发现造成她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她所处的不同层次的环境都影响到了她的发展。下面是对她以及她母亲访谈的分析:
3.1 从微系统看
微系统是成长中的个体直接接触的和产生体验的环境。在微系统中,个体自身从事活动、承担角色、发展人际关系、并亲身获得真切的感受和经历。家庭、学校都是个体的微系统环境。前者由个体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所组成;后者主要由个体与老师、同学所组成。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以及师生交往同属于直接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性交往系统的重要微系统。另外,在微系统环境中被动接受影响的同时,个体对环境也有反作用,即也在积极能动地帮助构建着环境,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性格内向者犯心理疾病的机率明显高于外向及居中性格者。
3.1.1 亲子交往
访谈者:你愿意同学或亲戚到你们家来玩吗?
王华:不愿意,同学基本上没有来过。亲戚过年过节会来玩,妈妈她们就大声的说话、笑,我一点都不喜欢。
访谈者:你可以给妈妈提意见呀!
王华:提过的,但没有用。她性格就是那样。
访谈者:在你中学阶段,你和妈妈爸爸平时会谈些什么呢?
王华:没得好谈的。
访谈者:比如说你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呀,或者你成长中的困惑?
王华:我不晓得怎么谈。有时候谈不拢还会争两句,他们又不了解我的想法,谈了有什么意思嘛。
亲子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关系,也是交往相对频繁、较稳定、较持久、影响较为深远的交往类型,包含了亲子之间的关爱、情感和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个体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有效的沟通是父母与孩子保持和谐的关键,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最显著的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王华对父母的一些行为、认识很不理解,虽然和父母有过交流,但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被父母了解接受,因此之后选择回避交流。她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缺乏有效沟通的一对亲子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
3.1.2 同伴交往
访谈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愿意和他人交往?
王华:从初二以后吧。(王华小声的回答)
访谈者:在这以前你愿意和他人交往吗?
王华: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个内向的人(表情显得有点不自然),不过我还是有好朋友。但自从我手臂断了以后,就开始害怕和别人交往了。
访谈者:为什么会害怕呢?
王华:我怕别人瞧不起我或者笑话我。
访谈者:但后来手臂好了,你心里还有什么障碍呢?
王华:总觉得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同伴交往能为青少年提供发展诸多技能的机会。得到同伴的接纳与积极互动,也是其寻求归属与安全的需要。进入中学以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是必要的。然而手臂骨折让王华产生了自卑,总是害怕别人在背后嘲笑自己,进而以。一种消极错误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与同伴正常交往,从而丧失了许多获得真诚友谊的机会。
3.1.3 师生交往
访谈者:你对交往感到特别困惑的时候,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