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作者:谭雪晴



  摘要 采用UCLA孤独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1名贫困女大学生和145名非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
  关键词 贫困女大学生 孤独感 人格 社会支持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孤独感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近30年来西方心理学家一直比较重视对孤独感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孤独感是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质或量上出现缺陷时产生的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虽然轻微的、短暂的孤独感不会导致心理与行为的紊乱,但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感则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孤独感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人格、社会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彩娜等人的研究发现,外向性、宜人性都很低的退缩型个体和情绪性低的情绪型个体孤独感分数都显著低于和谐型个体,说明人格的外向、宜人和情绪性维度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孤独感水平。邓丽芳等人发现气质类型对孤独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由此可见,人格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的缺乏也会导致孤独感,但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余苗梓等人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孤独感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以往对孤独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儿童、老年两个年龄段,对于大学生这个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具有相当可塑性的群体的孤独感研究还很不深入,对贫困女大学生的研究更是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高师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北某师范院校1—3年级贫困生数据库中抽取女大学生300人,为进行比较研究,另选取非贫困女大学生16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为426人。其中贫困女大学生281人,非贫困女大学生145。人;大一182人,大二127人,大三117人;平均年龄20.64±1.2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采用UCLA孤独量表。该量表共20个条目,4级评分,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
  2.2.2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O-RSC)。该量表由钱铭怡等人修订,共有48道题,由内-外向性、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四个分量表组成,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2.3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陈琴㈨的做法,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修改,时隔半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9。
  
  2.3 研究程序
  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学生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当场发放、回收问卷。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贫困女大学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
  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得分略高于非贫困女大学生,差异不显著。见表1。
  
  3.2 不同专业与不同年级的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的专业差异显著,理科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文科生。孤独感有随年级升高而加强的趋势.年级差异接近显著水平,见表1。
  
  3.3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孤独感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见表2。
  
  
  3.4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人格、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神经质、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进入了回归方程,共同解释孤独感44.8%的变异量,表明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见表3。
  
  4 讨论
  
  4.1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
  本研究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支持了邓丽芳等人的研究结论。他们发现大学生的孤独感不存在城乡差异,城乡差异在我国主要体现为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就是说经济状况不影响孤独感。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理科学生平时的学业负担较重,交流沟通的时间相对少于文科学生,同时理科学生更注重理性思维,情感表露较少,因此会体验到更强的孤独感。孤独感的年级差异接近显著水平,呈现出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趋势。这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一,大一学生与家庭的情感联系多于其它年级学生,家庭给予的亲情会减少她们的孤独感;其二,高年级学生社会接触面广,对不良社会现象特别是信任缺失行为了解增多,使得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戒备心增强,可能妨碍了与他人的交流,导致孤独感较强。
  
  4.2 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孤独感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探查人格、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共同解释孤独感44.8%的变异量。神经质的女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激惹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内心较敏感,因此对孤独的体验也会更为敏感和强烈。性格外向的女大学生喜欢参与社会活动,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应对生活事件的资源更为丰富,因而孤独感体验较少。由此可见,孤独感与人格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格可能影响到人们对社交情境或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觉与评价,也影响到应对社交情境或社会关系的方式,进而影响孤独感。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而且主观支持的预测力要高于客观支持,这一结果证实了许多学者的看法,即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情绪状态,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本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全的人格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贫困女大学生充分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让她们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她们开朗、情绪稳定的人格特质,并养成寻求支持、积极利用支持的主动意识和健康心态。
  
  5 结论
  
  5.1 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
  5.2 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
  5.3 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
  
  (责任编校:焦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