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编辑前言





  在一九九六年春末夏初的马德里,伴随着国际出版家协会年会,国际图书节及西班牙文学成就展的盛况,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师泰斗,像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美国诗人约翰·乔尔诺、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等等。正是在此次会议上,他们之中有人预测并确认:本世纪末的世界文学走向是向“古典”回归。与此同时,将时间回溯半年至一九九五年岁末,地处中国西部的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制定了“世界杰出女作家经典丛书”的出版计划。丛书主题为。回归古典、回归传统二这或许能称之为一种契合。一种汇合于世纪末的契合。
  当时间的巨手即将把二十世纪的百年之页轻轻翻掠而过之际,我们要做的很多,这其中包括思索、追溯、建构、重塑……等等。有关人士将这次世界性的回归的原因归结为:对本世纪喧嚣飞扬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厌弃和反拨。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过分崇尚形式的创新和文学的哲学内涵,从而使文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艰涩,也越来越背离或远离读者。至此,曾经给二十世纪文学带来鲜活生机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却给文学造成深刻的障碍。长此以往,文学将有生存之忧。再者,二十世纪是创造主义的世纪二各种思潮,各种理论五花人们层出不穷,有一定的倾覆与瓦解作用。大破之后未必就有大立。文化的运动机制也越来越偏离文学的本原。世纪末的情绪弥漫着浓浓的失落与悲哀。随着家庭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作家普遍感到前途渺茫,他们在慨叹与彷徨中向古典、向传统讨回失去的依托,便有了几分必然的意味。“世界杰出女作家经典丛书”正是在文学本身的回复,社会观、价值观、婚姻观及道德观的修复上显示出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杰出女作家经典丛书”所选作家作品分别是: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安妮·勃朗特的《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苏珊娜·穆迪的《丛林中的艰苦岁月》,伊迪丝·华顿的《纽约旧事》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岁月》。这五位作家虽然所处时代、国家各不相同但在以上五部作品中都采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直接描写社会,如实反映人生,程度不同地洋溢着一种纯理性的道德醒世力量。
  简·奥斯丁(1775—181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她一生拥有不少的桂冠,其中极为主要的就是“道德教育家”的桂冠。与其同时代的英国大作家司各特对奥斯丁的创作曾不断地予以赞誉:“这位年轻女士擅长描写平凡生活的各种纠葛,感受及人物,她这种才于我以为最是出色,为我前所未见。……那种细腻的笔触,由于描写真实,把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勾勒得津津有味。我就做不到。”同时还被认为在“世界上再没有比她更不妥协、勇无情的小说家了。”在《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中,她写的是传统德行的重要性。一她极为推崇她的教养赋予她的那些基本德行,充分肯定那些在道德问题上持有正确见解的人。她把自己与那些人们经常遇到而又容易分辨的美德联系起来。这也是《曼斯菲尔德庄园》获得相当好评的原因之一。作者本人曾写道:‘赫登先生正在第一次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他认为这本小说比《傲慢与偏见》好。”
  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安妮·勃朗特(1820—1849)。在她的力作《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中,显现出作者深刻和非凡的洞察力。她像一个客观的解剖学家向人们指出:自我放纵、邪恶和放荡会对人的品质起腐蚀作用,对社会同样会起腐蚀作用。作为本书魅力主要载体的海伦这个人物的性格,她的不同品质的奇特混合,是她的许多苦恼的根源,在她身上,安妮以无畏的诚实反映出一个急切的完美的性格,暴烈的脾气,汹涌的热情和正直不阿——这也正是安妮‘勃朗特自己的性格。由于这部小说满含着对世人自鸣得意情绪的挑战,所以素来不太为世人接受。但它不仅仅真切地描绘了一群荡子的浪形,还真实真切地反映了一个放荡的社会侧影。也正因此,它才会长久地响彻着真实的声音。——
  伊迪丝·华顿(1862—1937),在创作上沿袭了简·奥斯丁的创作风格,是本世纪初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书中收录的像反映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生活的《老处女》及反映底层人们生活的《班纳姐妹》,都是传世的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苏珊娜·穆迪(1803—1885),是加拿大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这部在加拿大文学史上享有“经典之作”之称的《丛林中的艰苦岁月》是她最出色也是最真切的作品。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的主要倾向是寻找一种现代艺术。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正是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的开拓者,是“意识流“小说理论的极重要的阐述者和成就者。然而正是这位。意识大师”却在1937年所著的《岁月》中峰回路转,转向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她在日记中写道:它将包罗万象、囊括两性、教育、人生诸方面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已转换口味,对于事实极感兴趣,对于拥有难以胜数的大量事实极感兴趣。我想,我开始抓住了整体,在此书的结尾,日常的正常生活中的那种压力,将会继续存在。它并不是说教,但是,它将包含不可胜数的思想观念——历史、政治,女权,运动、艺术、文学——一言以敝之,它将概括我所知道、感受的、嘲笑的、鄙视的、喜欢的、赞美的、僧恨的等等方面。《岁月》中伍尔夫把大量的事实和观念。纳入一部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中,表现了帕吉特家族从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历。《岁且》出版后,在英国很受读者的欢迎,在美国一度成为畅销书。原因便因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之作。
  这五部作品都是如此真实之作,都有一个如此真实的命脉,都将闪烁永久的真实之光。
  我们知道,文化的发展是一种积累效应。每一代人都要在前人所创作的文化基础上才能进行的新的创造,使人类文化越来越丰富。人们衡量一本图书优劣,首先也是看它对文化积累、保存和发展有无重大价值。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积累和建设的过程,总是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交流的过程。黑格尔在讲到接受前人文化遗产时,说过:“当我们去吸收它,并使它成为我们所有时,我们就使它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有的特性”,“那种接受过来的遗产就这样地改变了。”这些遗产在出版中的演绎便是出精品,出高品位、高质量、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精品。“世界杰出女作家经典丛书”或许可以说,正是这样的精品。同时在这套书中,我们还力图弥补一些翻译及出版界尚存对世界名著译介中的空白,与读者一同去认知她们和她们的作品。我们相信,虽然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有限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有人说,时间是唯一的批评家,它有着无可争辩的权威:它可以使当时看来是坚实牢靠的荣誉化为泡影;也可以使人们曾经觉得是脆弱的声望巩固下来。在今天,奥斯丁即使对于中国的读者也几近家喻户晓,然而作家在世时只发表了四部不署名的小说,在当时声望并不高,与同时代的司各特的盛誉简直不能相比。《傲慢与偏见》第一版只印了一千五百册,而几乎同期出版的司各特的《罗伯·罗依》两周内就销了一万册。在十九世纪的文学批评中,奥斯丁远远没有得到她在文学史、小说史上应有的地位。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她所赢得的赞誉可就非同一般了。首先经过读者和批评家的鉴定毫无疑问地确认为“公认的经典”。当代著名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指出: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在奥斯丁于二十世纪声名大震的同时,原先十分煊赫的司各特却声誉大跌,且无可挽回。即使这样,对奥斯丁的认知仍是不完善的。提起奥斯丁,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或只能想到的便是《傲慢与偏见》。当然,《傲慢与偏见》确实是公认的奥斯丁最成功最伟大的小说,但被评论家称为“如此完善动人”、“毕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却受到了多方面的忽略,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同时被忽略的还有奥斯丁的另外四部作品。笔者认为,对于十九世纪欧洲作家恐怕没有谁比安妮·勃朗特更需要认知。虽说人人都知道“勃朗特三姐妹”,但安妮·勃朗特却始终湮没于两位姐姐夺目的光环之中,就像一个空泛的影子,附着在姐姐们的声誉之中。一百多年来一直如此。不是吗?中国读者知道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知道艾米莉·勃朗特同《呼啸山庄》,但肯定不知道安妮·勃朗特与《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在此我想引用克莱格·贝尔先生的在一九一六年的一段评论,这或许是一家之言,却语出惊人。“除了《安娜·卡列尼娜》外,没有别的小说像《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一样将一桩婚姻从热恋到毁灭展现得如此真切,所写人性深处的善恶之争扣人心弦,整个英语文学中并不多见。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我们的后辈将发现以往对安妮和《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的评价一直有欠公正,他们将过晚地重新评价这部小说,确立其经典杰作的地位——超过《简·爱》,与《呼啸山庄》并驾齐驱。”
  对于伊迪丝·华顿、苏珊娜·穆迪,我们对她们的认知远没有达到理应达到的程度。她们作品中所蕴藏的价值,远没有被我们所认识。同样,弗吉尼亚·伍尔无也被低估了。英国文学发展史中整整一个时期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确实除了乔伊斯之外,未必还有其他英语作家在采用新的手法上曾取得比她更大的成就。法国著名评论家吉斯兰·杜南曾说:“人们习惯地会把她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等并列为二十世纪文学的奠基人。不过,只有她是女人,因而的确没有他们那样驰名……”
  正是有感于人类文学史上,这些极富才华,有着卓越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有过极宝贵奉献的女性作家,都有被曲折确认的经历,我们郑重地向读者奉献“世界杰出女作家经典丛书”,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同时,还由于这五位非凡的女性作家,为我们塑造一批至今仍产生影响的女性形象。像奥斯丁笔下的伊丽莎白、范妮;安妮笔下的海伦;华顿夫人笔下的班纳姐妹;苏珊娜·穆迪笔下的穆迪夫人等等。同时,她们又对妇女自觉、争取妇女地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简·奥斯丁到安妮·勃朗特,再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后者都将前者的进程大大推进了一步。她们的作品是感人的,她们的人格也同样是感人的。丛书的出版,是我们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时给予她们的回报。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本套丛书的译者们所表现出的严谨的学者风范,正是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确保了译文质量。
                           一九九七年三月

                 译者前言

  苏珊娜·穆迪(Susanna Moodie)1803年12月6日出生在英格兰沙福克郡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托马斯·斯特里克兰学识渊博,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文学素养。几个孩子都擅长写作,素有“斯特里克兰文学之家”(The Literary Strickland s)之称,苏珊娜是这个文学之家中最小的成员。她的两个姐姐伊丽莎白和艾格尼斯是《英格兰女王们的生活》一书的作者,另一个姐姐凯瑟琳·帕尔,是加拿大文学史上与苏珊娜本人齐名的女作家凯瑟·琳帕尔·特雷尔(Catherine Parr Traill,1802—1899),写有《加拿大的丛林地区》、《加拿大森林故事》等许多作品,哥哥塞缪尔也写有《在加拿大西部的二十七年岁月》一书,颇有名气。1818年父亲去世后,苏珊娜姐妹几个开始发表青少年作物,还为当时的一些妇女杂志撰稿。这些早期的作品文学价值虽然不高,但为女作家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31年苏珊娜移居伦敦,积极参加反对奴隶制的活动,撰写反对奴隶制的小册子,在此期间遇到退役军官约翰·维德伯恩·邓巴·穆迪,二人相爱并结婚。1832年穆迪夫妇移民加拿大,同年姐姐凯琵琳与丈夫托马斯·特雷尔,还有哥哥一家,都移民加拿大,一段时期三家在丛林地区相互离得不远。穆迪夫妇到加拿大后在彼得伯勒以北的丛林中拓荒,先后经营过两处农场,长达近八年之久,这一段艰辛的生活经历生动地记述在她最出色的作品《丛林中的艰苦岁月》(Roughing It in the Bush,1852)中。1840年她丈夫被委任为维乡利亚地区的治安长官,全家遂迁往贝尔维尔镇,从此结束了丛林中的拓荒生活。但拓荒生活对苏珊娜·穆迪的文学创作至关重要,奠定她文学地位并不断提高她文学声望的几部作品都是以这段拓荒生活为背景,大量的中短篇作品也以拓荒生活为素材,拓荒生活成了她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1839年到1851年间她是蒙特利尔《文学花环》杂志(Literary Garland)的主要撰稿人,写下了大量的诗文,1847年到1848年间还同丈夫共同主编当地的《维多利亚杂志》,以丰富中下层民众的精神生活。1852年到1854年间,她的三部加拿大题材的长篇作品先后在伦敦出版,它们是《丛林中的艰苦岁月》、《拓荒生活》(Life in the Clearings,1853)和《弗洛拉·林赛》(Flora Lyndsagy,1854)。除了这三部加拿大题材的作品外,苏珊娜·穆迪还有几部英国题材的小说,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马克·赫道斯通》(Mark Hurdlestone,1853)。1869年丈夫去世后,穆迪夫人移居多伦多,直至1885年4月8日逝世,享年八十有二。

  《丛林中的艰苦岁月》1852年1月首版于伦敦,当年6月在纽约重印,多年里却没出一个加拿大版本。直至加拿大自治领土国成立(1867年)后,于1871年才有了加拿大版本。穆迪夫人为这第一个本国版本写了序言,这时和作者所记述的丛林时代已相隔四十年。1962年,应加拿大读者的广泛要求,由著名文史学家卡尔·克林克重新编辑了该书,取掉了由穆迪先生写的几章以及虽由穆迪夫人所写、但主题较散、内容不完整的几章,从而形成这个比较紧凑的版本,由麦克里兰与斯图亚特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重印,列入加拿大新文库丛书。中译本便是根据1987年这个重印本译出的。

  19世纪早期的加拿大文学基本上都是移民、拓荒、探险、旅游等方面的资料性记述,到《丛林中的艰苦岁月》才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文学性。它是一部自传性的作品,但出自一位小说家的手笔,有了许多精心策划的虚构情景,突出了人物描写,在那个时代可算是文坛一个高峰。虽是随笔集,但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不少章节都可以单独成篇,因而全书可看做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又因前后贯穿着拓荒生活的主题,当做一部长篇小说来读也未尝不可。所记都是在丛林那个封闭的环境中自己和周围之人的常情俗事,各有各的愁肠,各有各的算计,各有各的见识,各有各的个性,时不时利用随笔比较自由的笔调,插入作者的观察与思考,饶有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现着文学艺术特点的生活内容同时又折射出遥远的过去,鲜明的艺术性和厚重的历史感为这部作品不断增添价值,使之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重视。
  1970年,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根据苏珊娜·穆迪的拓荒经历写了组诗《苏珊娜·穆迪日记》(Margaret Atwood,The Journals of Susanna Moodie,Oxfor University Press,Toronto,1970),从穆迪夫人身上总结出了加拿大人的性格特点,称之为“极度双重性”,一种精神分裂症,出自对加拿大这片充满自由也充满艰辛的大地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这似乎说得严重了些,然而却是独具加拿大特色的深刻思考。历来的移民拓荒,是掠夺、征服殖民地的同义语,拓荒者总是建功立业,大获全胜,回首往事,满怀自豪。可是在加拿大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广袤无垠的大地,人迹罕至的森林,冰天雪地的荒野,桀骜不驯的环境,人在其中如一棵弱草,微不足道,无比渺小,无限悲哀,何谈征服,何谈豪迈。能苦苦挣扎存活下来便是万幸,所体验到的除了拓荒人要共同经受的艰难困苦和自然灾害外,就只有无可奈何的失败感。尤其是穆迪夫人这样的拓荒移民,来自己进入工业文明的欧洲宗主国,过惯了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带着上流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主人公的优越感来到加拿大的蛮荒之地,而这片荒野不接受她的文明,不承认她的主人地位,人与自然处于冲突状态,由此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如果说艰难困苦造成的生理压力尚可忍受的话,与生存环境格格不入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重则精神分裂,轻则形成爱恨交织的双重性格。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每个移民都有类似于穆迪夫人的经历或感受;即使是出生在加拿大的后辈,对这片他们无法完全了解的过于广阔的大地仍然像陌生人一样怀着恐惧心理,除非离它而去,否则势必与苏珊娜·穆迪一样选择对它又爱又恨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可以看做加拿大人的集体无意识,苏珊娜·穆迪也就成了全体加拿大人的原型。
  苏珊娜·穆迪移民加拿大时带着两个自身固有的明显特点:一是上流淑女的高贵气质,二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情调。高贵气质使她与周围的人构成的社会产生冲突,浪漫情调使她与加拿大的蛮荒自然产生冲突。她以上等人的眼光看待一切,受到惟利是图、精明务实的美国移民的嘲笑和愚弄。养尊处优的习惯使她离不开仆人女佣,没有丝毫独立劳作的泼辣精神,甚至因怕牛而得求别人替她挤牛奶(第10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使她不理解人人平等的“共和”精神,对仆人与主子平起平坐深恶痛绝;虽然她对主仆关系的变化有深刻论述(第11章),但她始终放不下淑女的高贵架子,无法变成真正的拓荒人,这也是她认为绅士淑女拓荒只会失败不会成功的主要原因。她对自然的了解是早期浪漫派诗歌中迷人的英国式田园风光,而加拿大的自然带给她的主要是一系列的灾难:瘟疫、疟疾、火灾、芽麦,还有冻得她直哭的严冬(第8章)、野熊恶狼造成的恐惧,如此等等,自然对她换上了严酷陌生的面孔,甚至屡屡威胁她的生存。她出于热爱自然的天性,能欣赏别人不以为然的美景,经常赞叹加拿大自然的壮阔和土地的肥沃,深信加拿大的美好前景,渐渐把加拿大当故乡一般依恋,可是一到实际生活中,大自然的惨烈往往挫败她的浪漫,她心灰意冷,不由得感叹她“对加拿大的爱是一种近乎死囚对监牢的感情。死囚想逃出牢房,惟一的希望只能是通过坟墓的门。”(第7章)
  然而穆迪夫人毕竟是个坚强的女性,拓荒近八年并没有进入坟墓之门,而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最后放弃在场,作为拓荒人是失败了,但作为一种生存过程中的奋斗者,她还是成功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穆迪夫人与周围人构成的社会冲突为主,第二部分以穆迪夫人同自然的冲突为主,贯穿在两部分中又有另一层次,即穆迪夫人同自己的冲突。在这三个层次的冲突中,穆迪夫人在表现英国淑女的高贵架子的同时,又表现出加拿大人特有的宽厚胸襟和尽力适应自然的忍耐精神。在描写周围的人时,穆迪夫人做到了真实、客观、公正。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尤其不掩饰等级观念;她笔下的英国移民,如半疯的汤姆·威尔逊,沉默的猎人兼怪人布赖恩,赖在她家不走的马尔科姆,都出身高贵,但她真实地记述了他们的怪异之处和失败的移民经历,并由此客观地得出绅士淑女不适合于移民加拿大、更不适合于丛林拓荒的结论。她受到周围美国移民的欺骗和嘲弄,讨厌他们,也从意识深处看不起这些下层人,但她对他们的勤劳与智慧给予尊重,对他们移民的辛酸心怀同情,同时认为能适应自然又能苦干的劳动阶级才是未来加拿大的主人。他们没有传统文明的心理沉积,没有陈规定见的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强壮的体格和精明的头脑足以保证他们的成功。特别是她和仆人女佣的关系,随着她在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三种冲突中磨练进步,平等意识不断增强,到后来的约翰和詹妮时,她已经动手干活,在劳动中与下人结成了朋友。可见艰苦劳动能一定程度上消除阶级障碍和阶级偏见,这不仅是加拿大的一个特色,而且也是一条普遍真理。
  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实乃解决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诸多冲突的至善良方,当穆迪夫人“与自己的自尊心狠狠斗争一场,才勉强答应到地里干点小活儿”时(第14章),她就实现了精神上的实质性飞跃。劳动是适应自然,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这个道理对于劳动者来说简单不过,但对于一个资产阶级的高贵淑女来讲,无异于脱胎换骨的世界观改造。穆迪夫人走出了这一步,虽是迫不得已,但意义相当深远。她发明了蒲公英咖啡,学会了耕作捕捞,像男子一样经营农场,这些不仅是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成果,也是她战胜原来的自我的成果。劳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存环境对她造成的压力,火灾之时她竞能奋不顾身力挽危局,暗示着她获得了一种“拯救”能力,不但能解救自然灾难,而且能排除心理压力,解救精神危机。她没有在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的三种冲突夹击下患上精神分裂症,也没有完全放弃她的文明与浪漫,她通过劳动达到中庸,在绅士淑女的移民与劳动阶层的移民之间尽力协调,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可以说《丛林中的艰苦岁月》中有两个穆迪夫人,一个是对加拿大又爱又恨的双重性格原型,另一个是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补救双重性格的分裂倾向、在各种冲突中力求平衡的加拿大理性原型。

  《丛林中的艰苦岁月》出版距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在加拿大文学史上素享经典名作之誉,在整个英语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也有人经常批评该书没有固定的形式,大部分内容是互不相关的零散轶事。全书是存在这一类的问题,不过如今读来应当理解穆迪夫人当年写作的背景。她虽有很长的写作经历,但她主要是加拿大的拓荒移民,是贤妻良母,家庭主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作家。更为重要的是,她写作是出于经济原因,要用笔挣钱贴补家用,那么拉大篇幅,插入离题之论也在情理之中。仔细考察,穆迪夫人算得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手笔,在《丛林中的艰苦岁月》中述事写人客观公允,写景抒情奇特浪漫,表达个人的看法真实坦直,毫不掩饰。即兴而来又略带幽默的笔下涌淌着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真性格汇成的涓涓细流,观之平淡,品之有味,这大概是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该书的翻译得到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出版得到敦煌文艺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1997年2月于兰州大学

              第一版作者原序

  在多数情况下,移民是环境所迫,而非自愿选择。尤其对有相当社会背景的人来说,或者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来说,移居他国更是不得已之事。对习惯了欧洲社会高雅和优裕生活的人来说,除非迫于当务之急,是很少有人会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而远走他乡,置身在故国悠久传统的呵护之外。的确,移民一般被认为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实施起来要以个人快乐为代价,还要牺牲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我们在故乡生,故乡长,一草一木印在心头,永难割舍啊。那些古老却已衰落的家庭,子女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贫困使他们身处逆境,高傲而受伤的心灵备受折磨,这时候他们才会痛下决心;用不屈不挠的毅力武装起自己,准备勇敢地迎接令人心酸的磨难。
  这类人移民的一般动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希望改善处境,逃避炫耀财富的庸俗之辈向不如他们富有的人频频投来的冷嘲热讽。不过,还是有比较高尚的动机,其根深扎在对独立自主的挚爱之中;但凡灿烂文明之邦心胸高阔的孩子自然都会从心底萌发对独立自主的向往。他们出身高贵,具有做人上人的教养,不能在故国为人奴仆,做牛做马。那些比他们幸运的人,原本和他们没什么区别,同是一个人种,血管里流着同样的血,起着同样的名字。同是一脉相承的子孙后代,他们和那些命运的宠儿之间横着不可逾越的障碍,惟一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财富。于是他们背井离乡,为自己创造新的名分,别开天地,抛弃过去,面向未来,怀着喜悦的心情期盼着他们的后代独立自主,接纳他们的地方富饶丰足。
  他们欲把才华和精力投向何处,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财力,主要取决于看大家都往哪里移,也就是哪里有名往那里移。1826年到1829年之间,澳大利亚和斯旺河风靡一时,世界上别的能住人的地方似乎都不值得注意。这是当时的埃多拉多和歌珊地,所有的体面移民蜂拥而去。他们满怀希冀而去,结果大失所望。这些冒险家中最乐观的人,有不少返回故国,上岸时景况反不如离去之时。到1830年时,海外移民的大潮又向西流。对希望颇高而钱包不鼓的人来说,加拿大成了伟大的路标。公开发行的报纸和私人之间的信件都在谈论这个极受推崇的地方,大肆宣传去那里定居会获得的闻所未闻的优厚利益。
  ①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西南部季节性河流。
  ②传说中的黄金国,后为任何可以迅速发财致富之地的代名词。
  ③《圣经》上记载的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居住的埃及北部的肥沃牧羊地。
  加拿大空气清新宜人,土地肥沃,商业发达,水资源丰富,离宗主国也近,还有最后一条,却不是最不重要的一条,那就是那里几乎全面免税——于是这个怪物逗得老实的约翰牛持续地躁动不安。人人都在谈论移民加拿大,用尽了赞美之词夸它。公众的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有热衷于宣传的人出版宣传品,不遗余力地使公众兴趣保持发展势头。当时主要宣传的是在加拿大丛林地区定居会获得多大好处,同时却有意掩盖了欲获得那些好处必将经受的辛勤劳作和艰难困苦。他们说那里的土地每亩产四十蒲式耳,但他们闭口不提多年来那里的土地精耕细作也只产十五蒲式耳的情况。由于离森林上空的湿气太近,庄稼易染锈病和黑粉病,常常使可怜的移民辛苦一场劳而无功,甚至收不回糊口的粮食。他们大谈丛林中的木头房,说只要朋友和邻居慷慨援手,一天之内就建得起来,但他们从不敢描述建房期间表演的“幕幕令人恶心的狂乱了流的闹剧。他们也不敢写木头房建起后的居住状况——就是肮脏破烂的窝而已,其中很多连英国的猪圈都不如。生活必需品被写得极其便宜,但他们忘了补充:偏僻的丛林移民区通常离有集市的城镇二十英里,有些甚至离最近的有人家之地也要二十英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人视为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在那里要么根本得不到,要么只能派专人赶上马车循着刻在树皮上的路标穿越森林前去购置——其过程代价太高,不可能经常为之。
  ①英国人的绰号。
  唉,荒野地区的交易商们——利用同胞的愚蠢与轻信牟利的投机商啊,有多少苦难,有多少造成苦难的误导,追寻原因,你们都难逃其咎!你们有土地可以出售,哪管昏头昏脑买下土地的移民累垮了身体,伤透了心。公众相信了你们一本正经的花言巧语,各阶层的人都来听你们雇用的吹鼓手大谈拓荒人可以获得的幸福。
  在国内已无望使全家日子过得舒适自在的人认为去加拿大便能发家致富,甚至认为到加拿大就能实现儿时听到的故事:牛羊满街跑,都是烤好了的,背上插着刀叉,想吃就吃。他们听信宣传,相信那里即使不下金子,贵重金属则遍地皆是,如同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情形一样,只须弯腰去捡就行。
  一时间闹出了轰动效应,不列颠中层社会流行起加拿大热。在短短三四年光景中,便有成千上万的人登上了加拿大的海岸。地位较高的人中绝大多数是陆军和海军军官,拖儿带女,举家移民。这一阶层的人由于原来的习惯和所受的教育,完全不适应移民生活的严酷现实。长期掌握指挥刀的手,习惯于接受部下的绝对服从,很难自如地挥舞铁锹,扶犁耕地,或者冲着森林中的坚硬树木施展力量。这些人也不能愉快地听任仆人的粗暴无礼;仆人在那里都充满共和精神,自以为和主子一样优秀。这些勇敢尊贵的人中不知有多少都当了大头,被狡猾的土地商轻而易举地骗去钱财。他们不计算成本,只盯着摆在他们羡慕的目光前的光辉前景,这样那些骗子略施小计就让他们落入陷阱。
  为了证明他们胸怀拓荒大志,他们受骗买下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大面积荒山野林。不幸的移民因此而陷入贫困,最终往往导致破产,而土地商从中赚到双倍的利润。土地商以高出成本的价格出售土地,体面的移民住在买下的地盘上,相应地又使周围一带的所有土地增值加价。
  上苍如要开发地球上的蛮荒之地,使它们为苍生的需求和幸福服务,决不会使用我刚才说过的那些手段。主宰人的灵魂与身体的上帝知道自幼进行有益于健康的体力劳动可使胳膊强壮,坚韧的毅力可使神经似钢铁般坚强,通过风吹日晒,粗茶淡饭,陋室简居。上帝选择了这样的人,派他们去丛林地区,开辟崎岖小路,以推动文明进程。这些人变得富有,蒸蒸日上,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伟大国家的脊梁和中坚。他们的劳动创造财富,而不是累垮了自身;带来的是独立自主,心满意足,而不是思乡心切,沮丧潦倒。对于真正处于贫困中的勤劳而又不失体面的孩子们来说,加拿大的丛林地区意味着什么,对于有教养有才华的绅士来说,那里又意味着什么,我这些简单的随笔将努力给予说明。凡写基本取自我在加拿大居住十九年的亲身经历。
  为了使所写内容丰富多样,并尽可能生动活泼。我在章节之间加了一些小诗。这些小诗都是我在加拿大居住期间所写,写的也是这个国家。
  在这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中我一直得到我丈夫J.W.邓巴·穆迪的帮助,他是《南非十年》的作者。
                        于上加拿大贝尔维尔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