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成功之本
聪明的才智往往靠不住,真正要干出一番事业,得靠自己顽强的意志。这个结论来自于西汉贾谊的经验。
贾谊的政治才干是相当高的,且完全不同于曹植、李白等文人,曹植、李白也有大干一番事业和理想,但他们到底有多少治国治军的方略,很值得怀疑,至少没有真正有见地的政治论文。贾谊则不同,从他几次的上书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才干。遗憾的是,他很有远见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本人也贬到长沙——当时远离中土的蛮荒之地。这个洛阳才子从此一蹶不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吊屈原而“同病相连”,不善处穷,闷闷不乐,自伤哭泣,以至33岁便“英年早逝”。
倘若说贾谊能够随遇而安,默默以待时变,说不定汉文帝哪天会重用他,他可以以展才华,于国于民于己,都大有好处。姜子牙72岁还能为周朝建功立业,邓小平73岁再次复出领导中国“走进新时代”,贾谊又怎能肯定自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只能说是气量狭小害了他,空有满腹才华,缺乏顽强的意志是贾谊悲剧的症结所在。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才华,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贾谊论》中他就批评了贾谊的“不能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归根结底是有”超世之才而无“坚忍不拔之志”,这其实也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
由而观之,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仅培养他们的超世之才是不够的,也要培养他们的坚忍不拔之志。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他们意志的培养,只会养成孩子们狭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精神状态。相反,没有超世之才,却有坚忍不拔之志,虽然成不了大事,但不失为“取乎于上,得乎于中”,比一事无成强得多。
(果蓝网www.guolan.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