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用 智 慧 统 率 知 识

  (载于<<读者>>2002年第6-7期)

  吴甘霖

  几百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如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重要性更加突出。"知识就是力量",似乎更是金科玉律。

  然而,对此却有三个疑问,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知识"就是"力量吗?是否还要一种合适的转换,它才会变成力量?

  二、是否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

  三、即使它真的是力量或很能形成力量,请问它到底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还是破坏性的力量?

  质询这些问题并非偶然。在对问题回答之前,不妨先看台湾学者傅伟勋在其《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中,记录的一段亲身经历:

  傅伟勋到美国一个大学的哲学系教书。在同事中,他与一位叫赛达的年轻教授十分要好。赛达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英才,已出一本精彩的伦理学著作。后来,傅伟勋移居费城。赛达每年暑假必带妻女来访一次,探讨共同关心的伦理学问题。

  但突然有一天,傅伟勋惊悉赛达清晨吊死自家门前树下。原因是:虽然赛达的家庭生活虽然美满,学术研究成果出色,但是,数年来在事业上逼自己太紧,攻治学问的标准过高而影响精神状态,终以自杀了结短暂的一生。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实在引人深思:悲剧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不只是一般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是研究哲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人们印象中,一个成功的哲学研究者,是能为人指引生活道路的。在面对各种问题上,他们应该比别人更睿智,更有力量。可是,这位教授的知识足够渊博,并且展现了不错的研究能力。可是,最后成了一个最软弱无力的人,在并没有遭遇外在悲惨遭遇的情况下,选择了比一般人都不如的懦夫行为--放弃生命?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很容易造成一个印象:有知识的人,必然就会有力量;占有的知识越多,就会越有力量。不错,在许多情况下是这样。但与此同时,象上述赛达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在看到不少人因为拥有知识变得有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知识使人迂腐、使人穷酸、使人软弱乃至给人破坏的反证!

  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知识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价值,以及在二十一世纪,知识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但是, 对知识简单的膜拜,缺乏前提地空喊"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导。我们需要全面而科学地来认识知识的作用,需要从人类的整体性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来考究知识的价值,并进一步明确:在何等条件下,知识才会真正有用、有力,并创造出积极的价值来!

  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就在根本一点--

  以智慧统率知识!

  这不只一个新的理念,更是一项二十一世纪的智慧宣言。明确这一宣言,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真正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而且是为了在这个急剧变化、充满机会与问题的时代,赢得个人成功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下面,我从九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我们需要关于生命和心灵的智慧,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候,明晰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来指导人生道路。

  人类获得知识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幸福。智慧固然要指导人们很好地认识世界,但智慧的起点与根本,依然是指导人生的道路。

  几百年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大大发展了对客观世界的知识,飞机、外太空探险、计算机、原子能等多方面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文明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对人生智慧的探讨和重视,却越来越淡薄。对此,,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曾发出一声悲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时代悲剧:"为追求哲学飞走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到现在还没有归来,丧失人生哲学的时代太长太长了。"

  20世纪的精神危机,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大大增多:一是"空心人"。由于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方向感,他们成了无根的浮萍;二是"碎片人"--不仅失去外在的完整性,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处于分裂和斗争状态,而且更失去了内在的统一,结果被各种冲突与矛盾弄得支离破碎。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轻微一点的,是无法在社会中找到力量与幸福,重一点的,是给社会造成伤害。最极端的,是象希特勒这样的恶魔,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作为普通人,假如没有人生的智慧的指引,就会对每个人所拥有的生命,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作为思想者,假如没有人生智慧的指引,就会把对思想的探究,退化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一来,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与一个在街头颠沛流离的乞丐,在智慧上并没有质的区别。遗憾的是,当今的许多知识分子,包括某些以探讨哲学为使命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就背离了智慧的根本目的。象上述那位自杀的教授,实际就是一个学哲学却不知智慧的活标本。

  每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既是责任也是智慧。我们需要有关生命、心灵等聚焦人本身最重要问题的智慧,作为指导知识和生活的明灯。一个人,即使没有太多的知识,但是由于把握了人生的智慧,往往也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这正是老年的托尔斯泰,羡慕一些普通村民的理由。与此相反,一个人即使有很多的知识,但是缺乏人生的智慧,他也不过是一个瞎子。然而,假如既有充分的知识,又有好的人生智慧的导引,那就如虎添翼,他就会创造非同一般的人生,就会成为值得人们仿效的楷模。

  三、我们需要行知合一的实践智慧,能将"良知"转化为真正的内在力量。

  有了上述理念,应该说为避免目前盲目崇拜知识的误区,走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是不是懂得这些理念就够了呢?大大不够。因为即使是你全部掌握了上述这些内容,也还仅仅是关于智慧的知识,而不是智慧本身,最多只能算是"良知"而已。

  在用智慧引导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个陷阱,就是将智慧本身,又再次退化为知识。即本来是能够指导人生的智慧,最后却也成了不过是知识的东西。导致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便来自知与行的互相分裂。其结果,便会出现《圣经》中,圣保罗所悲叹的那种情况:"我愿意做的善,我偏偏做不了,我不愿意为恶,我偏偏去犯。"

  在这一点上,重视生命智慧的中华文化,的确有许多值得西方借鉴的地方。不仅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还是墨家的墨子等,都有一共同特点:智者不仅仅是一种学派的提出者,更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以身体力行的榜样,贯彻了其认识到各种智慧。所以,他们的理论也才有如此大的生命力。

  知识永远是死的。它必须经过转化,才会成为真正的、活生生的力量。而作为智慧的理念 --"良知",也必须通过转化,才会真正成为内在力量。能够完成这一转换的,只能是实践--实践的行为与实践的艺术。

  在知与行的统一中,更体现一种高超的智慧。不仅要知行合一,而且要即知即行,知而善行。这样,才会将一些好的智慧理念,尽快化为一个人内在的血肉与灵魂,成为指导人的根本力量。否则,如果 "知非不能离,闻善不能从",则"与道相隔鸿沟"。没有行动支持的"智慧",就是"干慧"、"死慧",就是禅宗所言的"口头禅"和"鬼家活计"。

  四、我们需要一种高效的猎取智慧,能够使在信息和知识丛林中,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

  知识不仅需要智慧来"纠偏"的,也需要智慧来指引人们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高效。以智慧统率知识,并不是不重视知识,恰恰相反,还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更有效的猎取和运用。

  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势必会成为一个低效的人。而有智慧的人,却可直接地当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并因此而得到最理想的创造。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类的优秀人物,如何当知识的主人并进一步作创造的主人,是很有价值的。在本丛书的《天才智慧》一书中, 特别举证了巧用智慧统率知识的一些例子,如:

  一.用长.按自己的思维长项来寻找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创造定位。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觉,于是选择理论物理作为事业的突破点,取得相对论的世界成就;爱迪生偏向观察,于是选择发明,成为"世界发明大王".

  二.寻弱.分析当前研究的弱点,摸清哪些问题既然重要又是别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自己学习和创造的突破点。如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就通过这种方式,仅仅几个月,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于是,在这个领域里,他便从一无所知,一下子赶到别人前面.

  三.聚焦.贝索是爱因斯坦的朋友,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为何?原因他兴趣过于分散,没有将知识与能力聚焦。与此相反,爱因斯坦知识未必有他渊博,但是紧紧围绕相对论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所以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

  上述列举仅仅是一些方面,拘泥于它们就会挂一漏万。与此向适应的,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得高度改变,强调主体性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等自不必说,此外还有众多的学习方式,如渗透性学习、辩证性学习、T型学习法、锥子学习法、快速读书法,学而能化,学而能通,也都很重要。

  五、需要明断的选择智慧,学会重视强势知识,而淡化弱势知识、舍弃无用知识

  所谓强势知识,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一些知识,是最具备创造性和产生社会价值的知识,从一定角度讲,还是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的知识。而弱势知识和无用知识正好与之相反。不妨来看一个活生生的事例:一次,我遇到某社会科学院一个杜甫研究专家,他最自豪的是在研究杜甫死因方面,他具有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权威。为何具有这一权威?为研究杜甫是不是吃牛肉而死,他花了整整17年时间!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对知识分子而言,最怕的是读错书:学了一大堆废物,反倒抱怨怀才不遇。不要重复 "范进中举"的悲剧:为搏一功名而皓首穷经,几乎将一生都葬送。也不要学那些没落的学术贵族,世界在变化,各种知识已经不断更新,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社会的需求视而不见,自认为学富五车,其实所拥有的,都已是一些时代与社会都不需要的知识垃圾。他们开的课没学生听,他们的一生既发表不了一篇象样的论文,更出版不了一本象样的专著,却在那里大叫"精神家园"的失落,真是可笑又可悲。

  时代在变,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相对强势的知识。而最杰出的人,总能在强势知识刚刚露头时,就能将他抓住,甚至成为强势知识的创造者和领头人。那个还在湖畔中学读书的学生比尔盖茨,就是由于早早地抓住了计算机软件这一刚刚起步的知识,然后奋力开拓,不仅成为世界首富,而且成为带领世界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人。

  无疑,从某种角度讲,热门专业往往是社会需求的集中体现,从而往往也成为强势知识的体现。但是,不要因此而得出热门专业等同强势知识的结论。只要符合上述说的两点--一是有高度的创造性,一是对社会有高度价值,就能将之归于强势知识的范畴,尤其不可把那些在民族、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坐冷板凳的人,也叫作迂腐。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大学时候,有两种学问给我最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终身受用。一是系统论,二是钱钟书的《管锥篇》。前者是当时世界上刚兴起来的学问,这当然可以纳入"强势知识"中去。但后者,一般人则很容易将它是为"迂夫子"的学问。然而,就是在这位几乎与社会不隔离的人钱钟书身上,我得到了最早的创造性的启蒙。

  《管锥篇》中那种从文化中沥沙淘金的方法,以小见大、以及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将各方面知识打通的方法,使我不仅学到了文化的博大,而且也得到了"学而能通"、"学而能化"的思维技巧,并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抱着一种尽可能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强势知识,它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轰动,但影响深远。

  六、我们需要一种理性至上的批判性智慧,避免外在和内在的错误

  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是一种社会进步。可是,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信息垃圾、知识垃圾铺天盖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容易在的信息和知识丛林中迷路,而且,还有可能被各种信息毒素和知识毒素破坏。在这个时代,似是而非的东西特别多。而许多问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还有许多观念与知识的毒药,还会裹着糖衣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一种批判性智慧。

  故名思义,批判性智慧是一种对各种谬误进行明辨和批判的智慧。它与下述两种思维有着质的区别:一是盲从他人的思维,一是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思维。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批判性智慧都能以真理的标准来审核,是一种只向真理臣服的思维。

  在这方面,爱因斯坦同样给我们提供了最典型的例证。波普尔是西方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科学证伪理论",被誉为推动科学创新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在谈到这一理论的创建过程时,他认为爱因斯坦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那是1919年,波普尔亲耳聆听过爱因斯坦的一次讲演。最使波普尔震撼的,并非爱因斯坦对几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牛顿力学理论的批判,而是他对自己理论的批判态度。尽管当时相对论理论已经代表了当时物理学的最高水平,但是,爱因斯坦本人却坚决认为这不过是通向更好理论的一个环节,还必须接受严峻的检验。这种在真理面前,不仅严肃地批判他人、更严肃地批判自己的精神,就是批判性智慧的灵魂。

  七、我们需要知识的应用智慧,谋求将知识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程度

  要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从最大应用范围的要求,来把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我们不妨看一个2000年前的故事:

  宋国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以在水上漂洗丝絮为业。传下来一个防止皮肤冻裂的药膏的方子。冬天冷,同行们怕皮肤冻裂,就不能工作了。而这家人,因为有了这种药膏,也不会因冬天而中断工作,因而也就保持住一定的经济收入。

  有一位远方的客人听说了这种药物,就慕名赶来,愿拿百金来购买秘方。这家人聚在一起开会,得出结论:"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能得到百金。还是把药的秘方卖给他吧!"

  客人得到药方之后,转身就拿去献给吴王了。他强调这种药物对士兵作战将大有好处。很快,寒冷的冬天到来。此时,越国突然发兵攻打吴国,两国军队在水上作战。吴王就将防冻膏用来装备军队。士兵们没有一个生冻疮的,作战时生龙活虎,勇敢顽强,结果大败越军。吴王非常高兴,把一片土地封赏给这位献药方者。

  故事出自中国著名哲人庄子的文集,十分耐人寻味。那个让手不龟裂的药方,我们不妨把他看成就是知识,而且是一种有价值的知识。正因为有价值,所以,宋人就有了与同行竞争的"法宝"。而外来客人的非凡,就是把这一有价值的知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他得到了宋人远远想不到的回报。他的智慧,就是应用的智慧。

  重视应用的智慧,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学习某一种知识时,要时刻考虑它最大的价值创造域是什么,而且在学习之前,要考虑到如何从最大需求的角度,去选择最适合学习的领域。这一要求,与上述强势知识的要求是完全统一的。

  八、我们需要一种系统的整合性智慧,能解决各种结构性冲突,并将内外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

  人类进入新千年,国际化进程加快,文化与社会的多元化并存现象更加突出,各种冲突也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对不同的问题、理念、知识及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就成了越来越重要的智慧。"整"是整体和整理,"合"是协调。"整合",就是将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系统化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大智者往往是大的整合者。他们不仅能将多种多样的东西进行整合,而且还能够将看似矛盾的东西进行整合。从释迦牟尼,到哥白尼,从牛顿到圣雄甘地,都是大整合的人。释迦牟尼既不走及时行乐的又不走苦行道路,而是选择一种"中道",所以佛学才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牛顿将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演绎逻辑思维方法,与近代培根强调的归纳法,进行整合,既看到了两人的长处,又看到其各自的偏颇和错误,还将分析与综合思维结合起来,终于成了在爱因斯坦之前几百年中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在我们这个时代,整合的价值可谓无处不在。不仅包括整合心灵,还包括社会、思维方式、知识、理念等等。如极权主义要人去掉自己的个性,而所谓自由主义,往往又变成了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整合者却可以既弘扬个性,又实现对社会的奉献价值。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来说,人主要受过去影响。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来说,人主要受对未来目标的追求影响。整合者既接受过去,也承认未来的影响,当然还重视现在。再看自然科学:原来认为大宏观世界与小微观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到了二十世纪,物理学家却不得不将这两种看来绝然不同的世界,放到一起来思考,因为它们之间看来存在那么多的相同点,以及强烈的关联。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显示出整合的魅力。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类文明、文化的多元与差别,更成为被整合的对象。整合不是排斥,而是建立在兼容基础上的壮大和最优。这一来,各类文明就不应该是舍此无彼、你死我活,而是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新生。如西方的哲学,偏重分析,且偏向于认识客观世界;而中国的哲学,偏向于整体认识,并有着对主体性生命体验的偏好。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假如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就能够产生更伟大的哲学。再如各大宗教文明之间,也完全可以整合。汤因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就把基督教与佛教的相遇,看成比许多科学发明更伟大的事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一世纪,必然是一个大融合、大整合的世纪。谁能够在这种大整合中作出突出的贡献,谁就会成为"集大成者",甚至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巨人。

  九、我们需要不断超越的创新智慧,去开拓未来

  进入新世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一个新的问题--"知识的折旧",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知识分子重视的问题。这时不仅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加快知识的更新,而且更要担当创新知识的主人。

  这一挑战,必然在学习上体现出来:要将原来的灌输式学习,改为研究性学习,并进一步拓展为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勇于到知识前沿去学习、淘金,并找到最好的突破点。

  在这方面,日本的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树立了很好榜样。他成为京都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时,就选择新生的量子力学作为学习和研究方向。当时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连量子力学的教科书都没有。他就自学。量子力学的发源地是德国,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也主要是德国人,于是,他特别热衷于新出版的德文学术期刊。前沿阵地的丰富营养和他不断的研究实践,使他很快在这方面成为日本最权威的量子力学专家。193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介子理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知识前沿即创造前沿。通过到前沿地带去"淘金",不仅可以最快地吸收优秀人士的思想精华和创造成果,而且也特别有助于十你也变为创新者。而创新者,往往又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在20世纪刚开始时,谁也不知道相对论是什么,但是,当爱因斯坦提出这一理论后,与相对论有关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创新知识。后来,量子力学、"克隆"、"纳米"等都成为新一代的知识。

  这样一来,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位名人的著名论断。他叫丘吉尔,二十世纪著名领袖之一。当时,世界刚从法西斯挑起的二战中解放出来,看着满目苍痍的世界,想着某些人的恶劣品质,竟给人类带来历史上最大的悲剧性战争,他一半带着祈祷,一半带着展望,对未来发出这样一句预言--

  未来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心智的世纪!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