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名的形成过程,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这样写道:“在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对于其生活的地区,必须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生活下去。最初,他们必须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捕鱼,什么地方去打猎,什么地方去采集作为食物的果实和块根等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渔猎时代。其后,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畜牧和农业的萌芽,又从一个地区的停留生活相对的定居下来,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周围环境,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他们不但要知道水泽的分布、地势的起伏等,还必须知道气候的特征以及地方的种植的可能性,他们不但要能够辨别方向,而且还要计算路程。”在这里,他虽然未提及地名,但客观地描述了地名萌芽与产生的过程。
伴随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出现的是对地理事物作详细描述的描述性地名。在中国已很难找到描述性地名的实例,但在国外还可以见到。例如音译“撒哈拉”,本意是“被太阳晒焦、植物稀少、无生机的旷野”,即为描述地名的典型例子。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地域的扩大和生产活动内容的丰富,便逐渐积累了大量这类描述性地名。早期文字的萌芽,为那些可用语言表述、停留在口头上的描述性地名,用文字记载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描述地名结构的复杂性又给文字记载造成一定困难。这必然地提出了简化描述性地名以反映地理事物主要特征的客观要求。历经长时期的发展,在文字正式出现前后便自然地出现了便于文字注记的简化地名。简化地名用极为简洁的文字记载,一般只反映特定地理实体的一二个主要特征,即专名与通名相组合的特征,如“阪泉”、“泗水”等。按我国最早的两个传说地名“涿鹿”、“阪泉”推算,简化的地名大约出现在距今4000年以前。
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部落之间以及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掠夺战争。传说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曾经战于阪泉之野,原因是炎帝侵凌诸侯,引起黄帝的不满。蚩尤则是远来的入侵者,凭借武力,大举进攻黄帝,结果涿鹿之战,也以失败而告终。
涿鹿和阪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留下来的两个最古老的地名。汉代设有涿鹿县,在今河北涿鹿县城东南的古城,阪泉则在古城的南面。现在古城还保存有城垣的残迹,东侧矾山镇西还有一条蚩尤泉水,和阪泉平行,北流汇为涿水(今称清水河),流向东北,是今天官厅水库的水源之一。古城北面有东西走向的桥山,是传说中的黄帝的葬地,也就是所谓黄陵的所在。当然古人迷信,认为黄帝已登天界,这里所葬的只是他的遗物,古人称之为“衣冠冢”。可是在东汉人所著的《汉书》中,却将桥山记载在上郡的阳周县下,说“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冢即是坟墓,阳周县在今陕西省北部子长县西北的白于山麓。北魏时期改在今陕西、甘肃边境上的子午山麓设立阳周县,隋代改名为罗川县,唐代又改称为真宁县,到清代又改县名为正宁县,其东面为中部县,两县分处子午岭两侧的麓地上。唐朝人所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说:“子午山亦曰桥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以后在明清时期的地理志中,又把桥山放在中部县下叙述,《明史》说“中部北有桥山,亦曰子午岭”。《清史稿》说:“中部:城市桥山”,祭祀活动也在这里举行。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还在这里立了一块“古轩辕黄帝桥陵”的石碑。1944年中部县改名黄陵县,桥山、黄陵这两个名字,以后就定下来了。
涿鹿古迹、古地名示意图
以上的一些叙述,并不是为了考证黄陵的真正所在地,那时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国家还未出现,更谈不上什么都城问题。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很清楚:“黄帝居轩辕之丘,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这应该是当时的实况,此外,古人们还说了不少关于古都的事,例如“伏羲氏都陈(今河南淮阳),后迁曲阜(今山东曲阜市),颛顼〔zhuanxu专须〕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附近),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济西)”,等等。那时奴隶制国家还未正式建立,所谓都城不过是后来学者们以今例古的说法而已,都是不足为据的。
所以这一节的叙述,除了介绍两个口头流传的最古老的地名外,也谈到历史上有一些地名会有转移,甚至还会有多次的转移,这也是地名复杂性的一个例证。因此,当我们接触到地名时,也应把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与时间上的年代推移结合起来,这样才可避免讹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