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规模和质量,固然表现着生产和烹调的水平;它也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尤其突出的是王侯宴饮和劳动人民饮食的反差,真是天壤之别。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宗法专制政体。宗法保证血缘和裙带的统治,也就是家天下;专制政体则使王室依恃它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特权,可以穷奢极欲,肆意挥霍民脂民膏。
《周礼》给我们留下了周代奴隶主头目的饮食规模。在宫廷中,专为王室吃喝服务的机构,就有22个单位,包括2332个工作人员。其中职官208人,杂役奴隶2124人。王室的御膳房中,经常有120种菜肴轮番使用。帝王每天的正餐都有26样美食陈列于桌上,这就是“食前方丈”的具体内容,还有乐队在盛馔旁边演奏。公卿的饮食规模也不下于王侯,皆是“钟鸣鼎食,侍妾满前”。
当时的农业劳动者,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一顿肉,所以称统治者为“肉食者”。至于奴隶,则吃“犬猪之食”,殷代王陵出土殉葬的无数青壮年奴隶的首级,都是牙齿上下磨平,像反刍动物的牙齿一样,可见他们是吃谷糠、菜根混着泥沙长大的。
汉代是封建社会前期,由于食料生产和烹调水平都比夏、商、周三代提高一大步,王侯生活的奢侈程度更甚。汉代“少府”(王室经济的管理机构)属下的“太官”(管膳食)和“汤官”(主饼饵)就各拥有职官、杂役和奴婢3000人,即专为王室的饮食服务的共有6000人。
汉武帝为了向各少数民族的头目炫耀宫廷的丰裕,曾摆了一次“肉林酒池”的庞大野宴,比殷纣王的野宴排场还大。他滥用民力,大挖昆明池,营建千门万户的建章宫。当时长安城日以继夜在演角抵戏(杂技)和巴渝舞,吸引着周围300里的观众,关中一片升平。关东地带,却是另一幅图景,当时黄河在瓠〔hu户〕子口溃决,滚滚浊浪,吞没了数不清的人畜和庄稼,黄淮平原赤地千里,老百姓连草根树皮都吃尽了,出现人吃人的惨景,上百万流民流离失所,黄泛区几乎变成第二个大泽乡。这时汉武帝才从歌舞升平的宴乐中清醒过来,慌忙请出赵过和汜胜之两个农业专家,加强三辅的农业生产,同时组织灾民屯垦,局势才逐渐缓和下来。
汉代的庄园主也是富比王侯,他们的奢侈生活,可以从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两幅画像石《丰收饮宴图》和《乐舞百戏图》看出来:《丰收饮宴图》以一座大谷仓为背景,三车谷物停放在仓前,两个管家坐在仓边品茶,监督四个家奴在收租。对面有九个家奴,分别在烫猪、锥牛、宰羊、切鱼、酿酒、蒸馍和炒菜。《乐舞百戏图》一边有骑术表演、车戏表演、走索表演,还有大雀戏、豹戏和曼延戏;另一边有飞剑跳丸、七盘舞、顶竿绝技。这些表演都有乐队伴奏,其中以蹋鼓的节奏为指挥,众乐师分别在击鼓、撞编钟、敲编罄,有的吹笛,有的奏管,有的弹瑟,栩栩如生。这些大庄园主味极山海,眼观百戏,钟鸣鼎食,奴婢成群的奢侈景象,跃然于画像石上。
封建社会中后期,王侯贵胄饮宴的奢侈,令人瞠目结舌;唐代一个大官僚韦巨源宴请唐王的“烧尾宴”,菜目58种,其中37种是菜肴,21种是各式点心。
南宋初年,佞臣张俊宴请宋高宗的一次宴席,菜肴共102种,另有点心、水果、干果、雕花蜜饯、香药、咸酸等共120碟,筵宴从早到晚,分六个回合才吃完。当时宋徽宗、钦宗和成千妃嫔随从被金人掳去,黄淮流域兵荒马乱,遗尸遍野,人民啼饥号寒,宋高宗的流亡政府刚刚落脚江南,就举行这样豪奢的宴饮,肆意挥霍民脂民膏,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清光绪年间,正是中日战争打了败仗,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当时孔丘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的母亲彭氏和妻子陶氏向慈禧贺寿进献两席酒菜,包括大菜美点44种,共用银240两,这顿饭菜,足够100多户农民一年的伙食。
据溥仪回忆,慈禧和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100种左右,要用六张饭桌陈放。
封建时代,为了满足王室的无餍胃口,各地还要进奉土特产。如广东的荔枝,自汉代以来就是贡品。荔枝易变,刚摘下来就要策马飞奔,披星戴月,两三天内拼死飞越4000多里驿道,送达京师。“一骑红尘妃子笑”,驿道每年不知留下多少枯骨!清代王室爱吃富春江的鲥鱼,从杭州到北京的驿道,每30里挖一个水塘,每年鲥鱼季节(春末夏初),塘边竖起旗杆,晚上点着灯笼,等候日夜兼程的贡鱼濡湿保鲜,动用快马3000多匹,民夫数千人专送。真是“金樽美酒千人血,桌上佳肴万姓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