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作者:林乃燊


第二节 为中国饮食文化倾注活水的人物



  通过文艺作品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美质的作品很多,其中贡献最大的应推杜甫和苏轼。他们二人反映饮食文化的诗文都超过了300篇。杜甫着重通过饮食题材去反映社会生活和针砭时弊,他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代表作有《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出于此诗)、《赠卫八处士》、《客至》、《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冬狩行》等等。苏轼则侧重于品味、讴歌各地土特产和咏赞烹调技艺,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老饕赋》、《小圃五味》(咏颂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五种食疗草药)、《猪肉颂》、《荔枝叹》等。他还是一个烹调高手,曾亲自下厨。创制“东坡四珍”,名噪于宋代,也增益了传统食谱。“东坡四珍”即(1)“坛子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八月,黄河于徐州段溃决,当时苏轼为彭城牧,他率领群众整治水患,转危为安,当地父老携酒牵羊慰劳他,他用自己拿手的“坛子肉”回赠老百姓,亦名“回赠肉”,后世称为“东坡肉”;(2)“杏花鸡”(他在谪居黄州时,正值杏花春雨时节,亲自下厨做出一味炸烹子鸡飨客,色、香、味、形俱美,故名“杏花鸡”);(3)“金蟾戏珠”(走油青蛙拼蛙肉丸子);(4)“五关鸡”(经五道工序烹成的鸡馔)。苏轼深谙酿酒要诀,著有《酒经》一部。他走过江南、岭南、西南许多地方,十分关心各地风景名胜的建设,对各地菜式都关心研究和品评,对菜系交流也起过积极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清廷腐败昏庸,科技落后,人民沦入苦难的深渊,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心弥漫于神州大地,孙中山力举中国卓越的饮食文化传统来振奋人心。他在《建国方略》中,多次提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他是本世纪把饮食文化提到国家的战略地位的第一人,对那些鄙视烹调科学的陈腐观念,也是一剂良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