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作者:朱学西


第二节 沟通河淮的通济渠



  隋初定都长安。公元604年,杨广杀其父隋文帝夺取皇位,他便是历史上以骄奢著称的隋炀帝。他认为关中与山东、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远,“兵不赴急”,应将都城东迁,于是立即下诏营建东都洛阳。接着,又陆续发令穿凿以东都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运河,以加强对这些主要经济区的联系和控制。

  最先穿凿的是通济渠,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通济渠可分西、中、东三段。西段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在旧有渠道阳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到洛口与黄河会合。由于古阳渠又称通济渠,人们就把这一名称由西段扩大到了中段和东段。中段以黄河边上的板渚(河南荥阳西部)为起点,引黄河水作水源,向东到浚仪(河南开封市)。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宽。浚仪以下,与汴渠分流,东南走向,经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这是东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当时,浚仪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旧道而另开新渠,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汴河东段的位置偏北偏东,隋炀帝南巡江都,南粮北运进京,都过于绕远。况且从汴河入淮,必须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吕梁洪之险,二洪“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水经注·泗水注》),经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浚仪到睢眙,地势比较平缓,河床比降适度;同时,经此而接邗沟,与经汴相比,航程也缩短许多。再加上当时河淮之间经济比较发达,是全国户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①,为加强东都与这里的联系,也需凿渠穿行这里。

  通济渠三段全长近2000里。它不仅渠道长,而且因为要航行皇帝的龙舟,龙舟长200尺,上建四层重殿,高45尺,所以必须凿得又宽又深。深度多少,不见记载,宽度规定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宽为240尺,宛如一条大河。此外,通济渠还有一批附属工程,如夹渠修筑平整的御道,以便数十万纤夫和军队行走;沿途修建数十座离宫,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个工程由尚书右丞皇甫议负责,“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资治通鉴·隋纪四》)服役。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动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当时隋炀帝立刻从洛口登上龙舟,带着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几千艘舳舻〔zhulu逐卢〕,浩浩荡荡,南巡江都(图2)。

  通济渠工程浩大,施工时间仅用半年,可以说是古今中外运河史上的奇迹,它反映了我们祖先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惊人的,由于凿渠和造船劳累过度,据《隋书·炀帝纪》载,“役丁死者十四五”!即约有40—50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图2 帝王游幸龙舟

  通济渠凿成后,它与邗沟便成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舟楫多走这一水道。特别是它对南粮北运,意义更为重大。隋炀帝在洛阳周围建有许多大型粮仓,如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回洛仓、河阳仓、含嘉仓等,这些仓城都储有大量粮食,其中洛口、回洛两仓,即多达2600多万石,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便是经通济渠从江淮一带运来的。

  注释:

  ①隋朝共有190郡,每郡管辖若干个县。其中只有44郡的辖县县平均户口在万户以上,而河、淮之间即占有九郡(河南、荥阳、梁郡、谯郡、彭城、颍川、淮阳、汝南、汝阴等),可见这里户口的密集程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