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宁夏平原的农田水利,又有新的发展。
明代,宁夏也是边防要地。当时东起辽东,西到陇西,在明长城沿线,驻守大军,设立九个军事重镇。宁夏一地占了两个,即宁夏镇和固原镇,前者的治所在今银川市,后者的治所在今固原县。明朝又推行军屯制度,边镇驻兵,四成戍卫,六成屯田①。为了屯田需要,他们在宁夏平原大兴农田水利。
银川平原,面积大,农田多,所以这里仍是明朝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它曾多次组织力量,既维修旧渠,又开凿新渠。有时工程的规模较大,如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的一次,凿唐来渠以西的渠道300多里。因此,银川平原的灌溉田亩较多,据统计,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仅河西灌区的汉延和唐来以及河东灌区的秦渠和汉渠,灌田即达13000多顷。
开辟新灌区,这是明朝建设宁夏水利的特点。明以前,各代对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主要的集中在面积较大、耕地较多的银川平原,在这里建起了两个灌区,那就是以秦渠和汉渠为主要灌渠的河东灌区,和以汉延、唐来为主要灌渠的河西灌区。在卫宁平原虽然也有兴建,但规模较小。明朝除注意河东、河西两灌区的建设外,又在较小的卫宁平原上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灌溉系统,这样,便开辟了一个新的灌区,即卫宁灌区。在明朝,见于记载的这个灌区的灌溉渠道有蜘蛛、柳青、胜水、石空、七星等12条渠道。其中除元朝已有蜘蛛等渠外,其他多是明朝新建。大的渠道,每条可溉田三四百顷,小的百顷左右,总溉田面积为2000多顷。
清朝,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也有不少成绩,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相继穿凿了大清、惠农、昌润等一批重要的渠道。大清渠凿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渠口上离唐来渠渠口25里,下距汉延渠渠口五里,渠长75里,渠道位于唐来、汉延两渠间,溉两渠间高地1200余顷,尾水注入唐来渠。惠农渠凿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渠口在汉延渠渠口下方,渠长370里,为当时宁夏灌区第一长渠,溉田2800余顷。昌润渠也开于雍正四年,乾隆时期又作了两次修理,位于惠农渠下游东面,长136里,溉田1700顷②。
由于清朝除修旧渠外,又凿成一批新渠,因此,当时平原上新旧渠道多达30多条,再加上支渠,形如蛛网。其中有10条较为重要,号称“宁夏十大渠”。这十大渠有三条在河东灌区,即秦渠、汉渠和天水渠。五条在河西灌区,即汉延渠、唐来渠、大清渠、惠农渠和昌润渠。两条在卫宁灌区,即由蜘蛛渠演变而来的美利渠和七星渠。民国时期,宁夏水利也略有兴建,开了一条规模较大的云亭渠,渠长100多里,可溉农田2000多顷。十大渠中的天水渠实际上较小,远远不如云亭渠(图11)。
明清两代和民国时,宁夏灌区的溉田面积,大体上说,都在20000顷上下。
如上所述,经过持续不断的水利建设,2000多年来,使这里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被誉为“塞上江南”。不过,在古代,还不可能在像黄河那样大型的河道上,修建拦河大坝,把水位提得很高,而只能无坝取水,用简单的、分劈河面约1/4的垒石斜坝导水入渠。结果,因为抬高水位不多,难以将渠道安排在较高的位置上,控灌面积受到严重的限制,溉田长期徘徊在一二万顷上下,无法有较大的突破。同时,历史上的宁夏水利,也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土地盐碱化不断加深。例如银川地名的由来,便反映了这种情况,它不是富产白银的平川,而是到处盐碱,地表色白如银的缘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情况开始好转。青铜峡高坝的修建和渠道位置的调整,使溉田面积很快地增加到40000顷以上;排水网的建设,使土地盐碱化的程度也得到减轻。
图11 清代宁夏灌区示意图
注释:
①明朝各个时期、各个边镇卫戍和屯田名额的比例,常有变迁,视具体情况而定,或屯、戍各半,或四六开,或三七开等。
②三渠的长度和溉田面积,各书记载颇有出入,这里仅采用其中较流行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