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尤其是到了春秋中、晚期,青铜冶铸业的规模与技术有了一次新的巨大的发展。首先,青铜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已采用竖井与平巷等结合进行回采,每座冶铜炉日产铜300公斤以上。根据遗存的炼渣估计,这里曾冶炼出8—12万吨铜。据此推论当时全国的铜产量当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范铸法有了新的发展。青铜器胎壁变薄,趋于轻巧。1959年开始发掘的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南晋国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熔铜炉、烘范窑、工作场地、水井、窖穴等,出土陶模、陶范五万余块,其中配套的达百余件,有鼎、壶、鉴、钟、钁、戈、带钩、车軎及货币空首布等。通过研究发现此时陶模与陶范多系分制、组装而成,外范上的花纹也是采用一块单元花纹的陶模在外范上连续印制而成,这样不仅使产品规格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此时分铸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分铸法就是将器物的附件,例如耳、足、提梁等预先铸好,然后将其嵌入器身的范中,最后再浇铸器身,使附件和器身铸合在一起。或是先铸好器身,然后再在其上铸接出附件。分铸法使器形复杂的器物的铸造变得简单易行,因此能够生产出结构复杂、优美生动、艺术价值很高的器物。例如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壶身下面由两个立雕的伏兽承托,壶腹侧面有四个立雕的兽爬附,盖顶周围呈双层莲瓣形,中间站立一只仙鹤,作引吭长鸣振翅欲飞之状。器身上又满饰相互蟠绕的龙纹,极其华丽而生动,是分铸法的典型代表作。再有,此时除分铸法之外,将附件(耳、附饰等)焊接于器体之上的焊接技术也有了普遍的发展与应用,使器物的制作更为简易。
第三,前面我们已经介绍,根据对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铜禁等的研究,说明在春秋晚期失蜡法铸造工艺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那么,这种工艺的出现理应在更早的时期,也可能在春秋初、中期时已经产生。并且,1978年在湖北随州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青铜尊盘,由尊与盘各一件组成,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尊置于盘中。尊与盘的口沿上均有层次繁复的镂空蟠虺〔hui毁〕纹附件,亦系失蜡法铸造。这反映到了战国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仍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四,由于春秋晚期坚硬的钢铁工具的出现,使青铜器表面加工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是金银镶嵌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铸出或刻出凹下的花纹,然后将金银丝或片嵌入,用错石加以磨平。所以又称为金银错。这种工艺技术不仅用于花纹,而且也用于铭文,尤其在南方吴、越、楚、宋等国的兵器上更为多见,也起到表面装饰的效果。其次为嵌红铜工艺。即将用红铜丝或片作成的花纹嵌在青铜器表面,然后加以错平。以上这两种工艺都是利用不同金属的不同色泽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打破过去单一色彩的局限,而收到红黄白相间的绚丽的效果,显得十分富丽而华贵。此外还有线刻工艺。春秋末期,除了铸造的青铜器以外,又出现了用纯铜片锤打而成的薄胎铜器,如铜匜、铜缶、铜鉴及铜杯等。往往在上面用钢刀刻出狩猎纹、宴乐纹和水陆攻战纹等,线条细如毫发,别开生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