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作者:赵翰生


第五节 整理技术



  整理是织物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作用是改善织物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和稳定尺寸。我国古代常用的方法有熨烫整理、涂层整理、砑〔ya亚〕光整理。

  (1)熨烫整理

  熨烫整理是用熨斗压熨织物使之尺寸稳定,外观平整。据《古器评》记载:“汉熨斗,此器颇与今之熨斗无异,盖伸帛之器耳。”表明至迟在汉代已普遍将熨斗用于丝绸的平整了。宋徽宗临摹的唐代张萱《捣练图》画卷和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壁画中的熨帛画像,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妇女熨烫织物的劳动场面。从这两幅画像上看,熨帛需三人合作,其中二人使劲拉挺织物,另一人手持熨斗熨烫织物。古代熨斗多为铜制(也有铁制),其形如平底小锅,手柄有金属柄,也有插装的木柄,使用时,斗内盛放炽热火炭,利用热量传导,进行熨烫。1966年在长沙杨家岭西汉墓中出土的熨斗,是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熨斗,这个熨斗口沿外折,浅腹,高4.2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11.4厘米,手柄向上翘起,长约13厘米,口沿及手柄上面刻有几何图案,熨斗底部有墨写隶书“张端君熨斗一”字样。

  (2)涂层整理

  涂层整理是防护性的整理方法之一,是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使其具有独特的功能。我国古代多以桐油、荏油、麻油及漆树分泌的生漆等作为涂层材料。生漆的主要成份是漆酸,当它涂在织物上后,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便干结固化成光滑明亮的薄膜。桐油、荏油、麻油属干性植物油,含碘值较高,涂在植物上,遇空气中的氧可被氧化干结成树脂状具有防水性能的膜。由《诗经》记载和陕西省长安县普度村西周墓出土文物可知,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已掌握了织物涂层整理技术。西汉以来,用此工艺加工出的漆沙、漆布、油布等制品,成为制冕和防雨用品的主要材料。

  冕,即乌纱帽,在古代亦叫“漆[纟丽]冠”或“陡”,是用纱或罗织物表层涂以漆液制成的。作为朝廷官吏的帽子它一直沿用到明代。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曾出土过一顶外观完好乌黑的漆[纟丽]冠,这顶漆[纟丽]冠采用的是髹漆涂层技术,具有硬挺、光亮、滑爽、耐水、耐腐蚀等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以生漆涂层进行硬挺整理加工的技术水平。

  在古代漆布和油布皆为御雨蔽日的用品,但油的来源比生漆多,故用油比用漆更广泛一些。南北朝时,对涂层所用各种油的性能和用途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齐民要术》记载:“荏油性淳,涂帛胜麻油。”隋唐时期出现了在涂层用油中添加颜料,使涂层织物具有各种色彩的技术,如当时帝王后妃所乘车辆上的青油幢、绿油幢、赤油幢等各色避雨防尘的车帘,就是采用这一技术制成的。唐《四时纂要》还记载了一种用两种油配制油衣油的方法,“大麻油一斤,荏油半斤,不蚛〔zhong仲〕皂角一挺(槌破、去皮、子),朴硝一两,盐花半两。在取盛热时,以瓷盛油,以绵裹皂角、朴硝、盐花等,同于瓶子中日煎,取三分耗去一分,即油堪使”。不蚛皂角就是没有被虫子咬过的皂角,朴硝是硝酸钠,盐花当为氯化钠。这里所说的日煎,即日晒,需在盛夏进行。“如不是盛夏用油,即以油瓶子于铛釜中重汤煮取,油耗一分,即堪使用。”重汤即是在釜中隔汤蒸煎。用此油制成的油衣“常软,兼明白,且薄而透亮”。元以后,干性植物油的炼制和涂层技术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如《多能鄙事》里记载熬煎桐油除添加黄丹外,还要添加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铅等一些金属氧化物作干燥剂,熬制时“勤搅莫火紧”,油熬到无油色时,以树枝蘸一点,冷却后再用手“抹开”,如果所涂油膜像漆一样光亮并且很快就干燥,则停止熬制。这种熬制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在一些油布伞、油布衣等生产厂家一直沿用至今。

  (3)砑光整理

  砑光整理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整理方式之一,是利用大石块反复碾压织物,使其获得平整光洁的外观。辽宁省朝阳魏营子西周早期燕国墓中发现的20多层丝绸残片,经分析丝线都呈扁平状,是经砑光碾压所致。山东临淄东周殉人墓中出土的丝绸刺绣残片,其绢地织物表面平整光滑,几乎看不出明显的结构空隙,很有可能也是经过砑光整理的。这两处发现说明砑光整理在周代即已出现。汉以来,用砑光的方式整理丝绸和麻织物颇为普遍,当时称砑光为“硟〔zhan展〕”,《说文解字》云:“硟,以石扦缯。”段玉裁注曰:“硟以碾缯,今俗之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块经砑光处理过的麻布,表面平整富有光泽,表明汉代用这种方式整理织物使其获得最佳外观效果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元以后,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砑光被广泛用于棉织物的整理上,据明《天工开物》介绍:碾压棉织品的石质,宜采用江北性冷质腻者,这样的石头碾布时不易发热,碾的布缕紧密,不松懈。芜湖的大布店最注重用好碾石,广东南部是棉布聚集的地方,却要用很远地方出产的碾石,一定是由于试过才这样做的。清代砑光工艺名称演变为“踹〔chuai揣〕”,踹布业盛极一时,除练染作坊设有踹布工具外,更有专业的踹布房或踏布房。据史载,康熙五十九年(公无1702年),仅苏州一带地区从事踹布业的人数就不下万余;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仅苏州阊门一带就有踹坊450余处,[石耑]石1.09万余块,每坊容匠各数十人不等。当时踹布采取的工艺方式是:将织物卷在木轴上,以磨光石板为承,上压光滑凹形大石,重可千斤,一人双足踏于凹口两端,往来施力踏之,使布质紧薄而有光(《木棉谱》)。这种踹布整理是近代机械轧光整理的前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