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作者:徐博东·张明华


第四节 别具特色的民间体育



  台湾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采,虽大多源于大陆,但风格独特,充满生活情趣。

  (1) 扒龙舟

  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有“端午”(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之俗,相传这项活动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至今仍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台湾同样盛行,每年一到端午(台民称端午节为“五月节”),由北到南,凡临河近海之地,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俗称“扒龙舟”。

  同是赛龙舟,台湾却有许多独特之处:早在赛前一个多月,台湾各地就开始制造大赛气氛,农历四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初一,要分别打三次“预备龙舟鼓”,告诉人们:一年一度“扒龙舟”的季节又到了,大家要提早做好准备,故台湾有“五月节,龙船鼓”的谚语;此外,五月初二,各村要召开“龙船会”,商筹有关扒龙舟的具体事宜。台湾的龙舟一般长五丈余,用樟木制成,中央部宽四尺半,高一尺半,舷描龙鳞,色彩华丽,构造精妙。船头妆饰着红三角形的龙舌旗,船尾有长七尺的红三角旗,上书“水仙尊王”和竞赛单位名称。有的龙舟上还搭有各式各样的牌楼,十分壮观。台湾龙舟的形状也特别:江南龙舟“龙首”高昂,“龙颈”既长且高,船身成“乙”字形,而台湾龙舟“龙首”前冲,并无立起的长颈,颈尾稍翘起而已;再有,台湾龙舟下水前要举行“点睛”仪式。据说此俗源于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一次张僧繇于金陵(今南京)安乐寺墙上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一直不肯给龙点上眼睛。他说若点上眼睛,龙便会飞走。众人听后都哑然失笑,认为是无稽之谈,谁知他提笔点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后,那两条龙果真摇头摆尾,腾空而去。故台湾龙舟制好后,绝不马上点睛,唯恐它真的飞走,那龙舟赛岂不要告吹!鹿港的龙舟赛更特别,赛前要举行“龙王祭”,把参赛的龙舟运到龙山寺广场,请出龙王神像,用块红彩蒙住龙的眼睛,龙角上挂“神灯”、花圈和饼圈。然后点上香火祭拜。还要把龙舟上的鼓、锣、桨、舵等所有比赛用具,一一贴上“神符”;最后燃放鞭炮,抬着龙王神像和龙舟,唱起古老的《龙王歌》,在市街上浩浩荡荡地游行一番,沿街商民纷纷烧香礼拜,观看热闹,仪式结束后,比赛才正式开始。

  台湾扒龙舟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宜兰县礁溪乡二龙村,参加比赛的是两个邻村分别以赖姓和林姓宗亲组成的乡民。比赛次数虽多,但从未决出过胜负,原因是他们不设裁判,起划号令由船头的两位锣手自己商量,双方同意就敲锣下令开赛。可是只要有一方觉得本方起划的冲势尚未把握好,就不肯敲锣,所以常常比上个把钟头,还没比出一回合来;再有,终点处抢旗,也没有裁判,除非实力过于悬殊,不然谁先抢到旗也没个定论。因此,这两村的乡民,每年都认为自己是“冠军”。上、下二龙村虽然只有160多户人家,可是据说这种比赛已有190多年的历史了。二龙村村民坚信,龙船有龙神,如果划输了,会带来恶运。为求平安,上、下村比赛时都十分卖力,志在必得。而且他们认为,如果不办比赛,那一年村子一定会出问题,二龙河也一定会淹死人。故而比赛格外激烈,据说以往要连续比赛六天,现在已缩短到只有一天了。届时,要放水灯、请戏班演平安戏,热闹非凡。

  台湾扒龙舟之俗,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由当时的台湾知府蒋元枢在台南法华寺的半月池主持比赛。难得的是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旧俗下,参加比赛的竟然大部分是妇女,故而盛况空前,影响很大。但是宜兰二龙村的龙舟赛却从不让妇女参加,因为他们相信有“龙神”在,所以妇女们甚至连靠近龙舟都不准。如此看来,不能不说200多年前的那位“蒋知府”算是相当开明的了。

  (2) 荡秋千

  “荡秋千”是台湾民间最具特色的体育活动,每逢闰年农历三月初六武当山“玄天上帝”诞辰之日,嘉义市都要举办一次大型赛事。所用秋千由巨大的刺竹搭制而成。每逢闰年正月初一前三天就要派壮汉到竹崎、梅山一带去砍伐巨大刺竹,所需竹长12米以上,40多厘米粗,竹龄起码10年,手工搭制,桩埋约2米,架高约13米,相当于四层楼高;主架外绑有横干支架,成“八卦无极”形;秋千用竹竿做悬索,板架离地足有1米高,如果没有相当的体育基础,恐怕连踏板都上不去。比赛于三月初六日下午举行,分个人、团体两组,每组又按不同年龄分少年、中年、老年三个级别进行。不计时间,以荡得高者为胜。平日,谁都可以上架去荡荡玩玩。到比赛当日,赛场四周人山人海,人们屏息凝神,成千上万双眼睛紧张地盯着高悬在秋千架上的人,一上一下,越荡越高,时而全场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时而掌声四起,欢声雷动,热闹非凡。

  台湾荡秋千比赛,相传始于2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当时嘉义地区瘟疫流行,台民纷纷祭拜玄天上帝,祈求消灾赐福,果然瘟疫很快止息。为感激神明的保佑,民众遂决定祭神后表演节目以娱神,但一时想不出好的主意。这时有位举人偶见其女在荡秋千,于是灵机勃发,以为秋千荡入高空可使人与神接近,就倡议举行荡秋千比赛。从此成俗,沿袭至今。这种比赛每逢农历闰年举行一次。

  如果说以上两种比赛是起源于节庆活动,那么下面三种比赛则是起源于劳动。

  (3) 拔河

  “拔河”比赛与渔民、船夫的“拉网”有关。台湾民间大部分地方的拔河比赛和大陆没什么不同,唯独彰化鹿港特别,可说是真正的“拔河”——在河的两岸对拔。赛前,比赛组织者在河中设置空浮油桶数十只,上置粗长绳一条,通向河两岸,绳的两端又分出五根支绳。比赛双方各出20人,四人一组,分别执那五根支绳,成扇面形散开,裁判一声令下,两岸同时发力猛拉,输的一方往往被河对岸的赢方拉得“全线崩溃”,收不住脚步,“扑通”、“扑通”地掉进水里,成了“落汤鸡”。出现这种场面,河两岸不论谁输谁赢,都被逗得捧腹大笑,泪流不止,其乐融融。

  (4) 赛风帆车

  这种竞赛的起源与昔日渔民搬运养殖的牡蛎有关。那时沿海渔民在收获牡蛎的季节,一般都用一种二轮手推车来装运,满满的一车牡蛎十分沉重,于是渔民们便在车上竖起竹竿,撑起布帆,借助风力来推动沉重的手推车。以后这种落后的运输方式被汽车运输所取代了,但人们却把祖先的这种劳动方法保留了下来,作为一种有趣的体育竞赛形式。这种比赛在鹿港最为盛行,比赛时两人一车,一人在前拖,另一人在后推,车上装着同等重量的物品,插上布帆,比哪一辆车跑得快。顺风时,车跑得飞快;倘若逆风,那可就费劲了!在每年举行的鹿港“民俗节”上都有这种比赛,赛场设在镇西的公路上,参赛者甚众,观者如潮,场面十分壮观。

  (5) 劈甘蔗

  台湾盛产甘蔗,于是甘蔗也成了台民体育比赛的器械。这种比赛多在农闲,或地头休息、或节日时举行:赛前先挑选九尺左右长、粗壮笔直的甘蔗,削去根梢备用。参赛者站在板凳上,一手持蔗刀,一手持甘蔗,裁判一声令下,赶紧把甘蔗扶正竖直,将刀刃横搁在甘蔗的断面上,一起一落,快速寻找下刀的部位和时机,待到认为有把握时,“哗啦”一声一刀劈将下去。如果能把甘蔗自上而下凌空劈成两半,或把甘蔗皮劈下一层,就算得胜;如若没能劈中,或甘蔗虽被劈开,但蔗皮还连在蔗杆上,即算告负,改由别人来劈。若非高手,得胜怕是很难。这种比赛虽然不如扒龙舟、荡秋千那么富于刺激性,但也十分扣人心弦。

  劈甘蔗竞赛也有来历,据说“发明专利权”还属郑成功!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蔗农纷纷参战,郑成功对他们说:你们平时砍蔗多是横砍斜劈,已经够娴熟了,何不改变一下刀术,来它个自上而下竖劈“天灵盖”呢?于是蔗农们便开始照郑成功说的办法,天天练习竖劈甘蔗,既可娱乐又可锻炼眼力、手力和智力,一举数得。为缅怀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丰功伟绩,此后,台湾蔗农常常举行劈甘蔗比赛,一直流传至今①。如此看来,“劈甘蔗”比赛不单源于劳动,还和台胞反侵略斗争的光荣历史有着直接关系!

  (6) 打干乐

  这种比赛是从儿童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台湾话“打干乐〔lao烙〕”就是“抽陀螺”。这种有趣的游戏十分古老,宋代宫廷中曾盛行一种类似于玩陀螺的游戏,叫“玩千千”。明代正式出现“陀螺”的名称,它由木制而成,实心无柄,用绳子抽打它的底部,以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来定输赢。这种儿童游戏,几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台湾民间“打干乐”之俗传自闽南。在大陆,玩陀螺是孩子们的“专利”,大人们是不屑于参与的,但在台湾则不然。桃园县的大溪镇,不论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六七十岁的老阿公老阿婆,也常常兴致勃勃地领着小孙子一起打干乐,祖孙同乐。

  台湾陀螺不仅有木制的,还有铁制的、塑料制的,五颜六色,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最小的只有手指头般大,可在手掌上转着玩;大的要论斤计,五斤、十斤,甚至有重达50斤、上百斤的特大陀螺,有水缸那么粗。大溪镇还成立有“陀螺俱乐部”,会员中有好几位“陀螺王”竟能玩120斤重的巨型陀螺,简直令人咋舌!抽这样大的陀螺,所用的麻绳比拇指还粗,足有四、五斤重。陀螺起动时,麻绳的一端缠在陀螺底部,另一端缠在人的腰间,然后快速奔跑,陀螺便急速旋转起来,再用绳抽打。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过人的臂力和敏捷的身手,这么大的陀螺不用说“抽”,就连“搬”恐怕都成问题!

  “打干乐”比赛有严密的规则和规定的场地。每逢农闲时节或节假日,在台湾乡镇庙宇或屋前的广场上,常可看到一群群的人在兴高彩烈地玩陀螺。这种活动既可娱乐,又可健身,实在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

  (7) 宋江阵

  “宋江阵”是一种气势磅礴、阵势壮阔、威武壮观的民间武术体育表演项目。它是从《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头领宋江操练军队、排兵布阵的模式发展演化而来的,故称“宋江阵”。福建的宋江阵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后来许多闽南子弟追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便把家乡的宋江阵带入台湾,在台湾传播开来。当时,郑成功的藤牌兵就是用这种阵式操练的。以后,台湾民间广泛流传,作为保卫乡里村社安全和练武强身的手段,深受台民的喜爱。

  台湾“宋江阵”最多为72人,或56人、或42人,最普遍的是36人(不包括打锣鼓的人员)。它是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组成一种阵式,以排阵头为主、个人比武为辅的民间艺阵。所操兵器五花八门,包括藤竹盾牌、青龙刀、单双刀、金钩、长叉、齐眉棍、双斧、戈等等。

  在表演宋江阵时,变化着各种名目繁多的阵头形式,如所谓“二人连环阵”、“交五花阵”、“四梅花阵”、“百足蜈蚣阵”、“黄蜂出巢阵”、“八卦阵”、“八城内外连环阵”以及绕圈的“大花阵”、呈S型前进的“马刀阵”和由两个“马刀阵”合组成的“排八城阵”等。在这许多阵法中,以“八卦阵”最为神秘莫测、变化复杂,故而也最难排练,但一旦排练成功,威力亦最强大。除了集体排阵之外,还有个人或双人的各种单打、双打或三人混合打的表演。可谓集拳术、器械、阵法于一炉的综合性武术套路表演。而且在台湾,不仅有男宋江阵,还有儿童宋江阵和女宋江阵,可见宋江阵被台民喜爱和在民间普及的程度了。

  目前,宋江阵大都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或庙会等庆典活动,以增添节日庆典的热闹气氛。宋江阵表演时,喊杀声、呐喊声以及兵器的格斗声交织在一起,非常雄壮威武。进攻、后退、打圈、布阵井然有序。在头旗的指挥引导下,将士们手执各式各样的兵器,威风凛凛地操练,不时变化着阵式,令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8) 背篓球赛

  “背篓球赛”起源于阿美族人男女求爱的一种活动形式。阿美族的少女上山劳动时,追求她的青年男子往往采桔子或槟榔抛进她的背篓里以示爱慕。后来汉族居民感到有趣,也跟着学并流传开来,演变为喜庆节日的一种体育活动。参加者都是未婚青年,比赛时分男、女二队,女队每人背一背篓,男队每人各持一定数量的小“球”(用槟榔、桔子、沙包、乒乓球等等均可),在女队后方约5米处列队。比赛号令发出后,女队各人边唱歌边向前跑,而男队则紧随其后边追边往女方背篓里投掷小“球”,以投中多者为胜。后来玩法又有变化:参加者仍分为两队,但不一定分为男、女队,也可男女混编,由一人背篓(可男可女)向前跑,两队均在后面追,投球入篓多的一队获胜(两队所执的“球”不同)。这项活动在台东、花莲一带十分流行,玩起来情趣盎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很受青年男女的喜爱。

  台湾民间健康活泼的体育活动还很多,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全都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注释:

  ①据林长华:《奇特有趣的“劈甘蔗”》,《海峡两岸》1990年第12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