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间工艺五花八门,古朴典雅、美观实用,艺承闽粤而又有独特的地方风格。
(1) 竹器
台湾气候高温潮湿,最适宜竹类的生长,从南到北,到处是一片片青翠茂密的竹林,清风徐来,婆娑摇曳,婀娜多姿,使宝岛风光显得格外秀美。
竹子与早期台湾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凡衣、食、住、行均离不开竹子,因此昔时民间的竹器制作行业十分兴旺发达,技艺精湛。至今,传统竹器仍为人们所普遍喜爱和使用。
台湾一年四季“拜拜”很多,经常要用一种“竹蒸笼”来制作敬神祭品。这种传统的蒸食器具,由桂竹片、桧木片和藤编织而成,蒸出来的食物格外香,可保持原有风味。竹蒸笼有大有小,用途各殊。蒸笼愈小,技艺愈精巧,剖藤、刨竹片,都必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好。台湾乡间,家家户户必备一种“榭篮”(大的竹篮),造型四平八稳,接缝精密,四周还编有各种漂亮的花纹,既透气通风,又美观大方。大拜拜时,专用它装鸡鸭鱼肉;女儿出嫁,则用它盛各色礼饼。其他各种竹制食具还很多,大至茶橱、菜橱、米筛、各种竹篮等,小至每餐必用的筷子、饭勺、饭匙……
早期居民的住屋更离不开竹子:竹墙、竹柱、竹窗、竹帘、竹席、竹床、竹梯、竹篱、竹摇篮、竹扇以及各式各样的竹桌、竹椅、竹凳……,真可谓“无竹不成家”!台湾夏天炎热,竹席最受青睐,午间小息或夜间睡眠,躺在上面,透骨清凉,暑气全消,被台民视为“夏日之宝”,竹席的制作技术要求很高,从削竹、打眼、穿洞引线、编织到缝制,全凭一双巧手完成,稍不细心,编出来的竹席便凹凸不平,躺在上面免不了会让人受“皮肉之苦”。
台湾农村普遍利用竹子编制储存粮食的容器,大的叫“鼓亭笨”,构造复杂,有门可供出入,可存入上万台斤①的稻谷,坚固耐用,鼠类只能“望粮兴叹”。小的叫“竹容器”,构造比较简单,也可存放几千斤的粮食。其他竹制劳动工具如竹扫帚、竹耙子、竹簸箕、竹箩筐、竹笠等等,不胜枚举。
除各种实用竹器外,台湾民间还利用竹材编织、雕刻各种供赏玩的手工艺品。台湾的竹雕艺术品构思巧妙、古拙精致,独具艺术魅力。
台湾的竹制家具以鹿港、嘉义、斗六和南投的竹山最为出色;而编织、竹雕工艺则以台南的关庙最为出色。关庙一带素有“篾器之村”的美名,有一首民谣唱道:“凤梨香、竹笋甜、藤椅凉、竹器俏,关庙的特产呱呱叫!”
(2) 油纸伞
台湾有“制伞王国”之美称,其中油纸伞更是古色古香,经济实用。
台湾油纸伞的技艺传自广东潮州。每一把伞的制作,可分为伞骨、糊纸、上油与装髹〔xiu休,以漆漆物之意〕四道工序。纸伞的全部制作过程都靠精细的传统手工技艺:先是把竹子按一定尺寸锯成段。为防日后虫蛀,裁好的竹段要在水中浸泡个把月,除去糖份。泡好后削制成一个个伞骨、伞头和伞柄。每一根细长的伞骨上还要钻出一个个间距相等的小孔。然后再把伞骨、伞头和伞柄穿线定型,制成伞架。第二步是粘贴伞面。伞面由棉纸裁剪而成,一片片地粘贴在两根伞骨架之间。粘剂用青柿子捣烂泡制而成,粘性极佳且不易变质脱落。伞面粘好后,经曝晒,第三步是涂上桐油。桐油既可防水又可增加棉纸的韧性。阴干后再涂上一层亮光漆,一把轻巧美观的油纸伞便大功告成了。
早期的油纸伞色彩单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五颜六色的纸伞纷纷问世,有的还印上山水、花卉、竹鸟等国画图案,使古朴典雅的油纸伞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格外受到姑娘们的喜爱。
据民间传说,油纸伞为春秋时期的鲁班所发明②。所以台湾凡制作纸伞的人家,都供奉 “巧圣先师”的牌位,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并贴对联曰:“片片弥逢遮雨露,一竿树立拓乾坤”,十分形象而夸张。
台湾制作油纸伞的多是粤籍客家人。台湾客家人有一种习俗:出嫁女儿必备两把伞作为嫁妆,因繁体“傘”字由多个“人”字组成,以伞送女出嫁,取其“多子多孙”的吉意。儿子16岁成年,父母也会送他一对纸伞,因“纸”与“子”同音,且伞张开呈圆形,又有“圆满”的寓意,以伞送子,表示他已成年,要开始自己的事业了,祝福他日后事事如意圆满。宗教仪式和庆典游行,信徒们也喜欢打上一把伞,因“伞”与“闪”同音,据说妖魔鬼怪见伞即闪,可“逢凶化吉”,永保平安。
(3) 灯笼
灯笼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既可用以照明,又有吉祥、光明的寓意,这种古老典雅的民俗工艺,至今在台湾仍十分兴盛发达。
台湾最常见的灯笼是竹灯和伞灯。竹灯是用质地强韧、富于弹性的桂竹或麻篱竹劈成竹蔑编织而成,造型主要有圆形、圆柱形或橄榄形,外面先裱上一层棉纱布为底,再糊上一层涂绘用的棉纸。伞灯的用料与制作较为复杂,它是以整个竹筒经劈、修、削、去肉骨、钻孔、串编后,嵌在台座的凹槽内,再将其撑开,按一定的造型固定后,经裱纱、补纱、上洋菜胶和最后绘饰而成。
灯笼的制作是竹编与彩绘这两种民间技艺的有机结合。台湾灯笼的特色并不在于它的竹编造型,而在它绘饰的图样、字体及花色之繁多,洋溢着或华丽、或庄严、或喜庆、或神秘的民俗技艺的浓烈气息。
绘饰颜料昔日为水性矿物制成,现多已改用广告原料和油漆,计有鲜红、粉红、深绿、浅绿、蓝、白、黄、紫、靛青等各种颜色。图案则依顾客的需要和使用的场合不同而绘饰不同的题材,人物图样多绘八仙或福、禄、寿三星,另有龙、马、麒麟、象、仙鹤、飞鸟以及梅、竹、兰、菊等,神态各异,风格迥然不同。
台湾灯笼上的字体有一定的成规,依各地民俗不同,使用的颜色也有限制。一般人家用的灯笼常写上姓氏,称“字姓灯”。若祖先曾任官职,则灯的一面写姓氏,另一面写官名。庙宇用的灯笼或写庙名,或写庙中所祀的主神名,如“玉皇大帝”、“三山国王”等,这种灯笼称“佛光灯”或“祖神灯”。这些灯笼的字一般用朱红色。但竹东地区的林、叶等姓氏却用绿色;台南、嘉义地区的庙宇用灯则用青色,神名再用朱红。各地办丧事用的“吉灯”和“孝灯”所用颜色和字体也各不相同。总之,名堂讲究甚多,使台湾的灯笼显得光怪陆离,五颜六色,充满了浓烈的民俗情趣。然而,如今大量的灯笼已改用塑料来制作,虽可成批生产,但从艺术角度而言,已不能与手工扎制的竹、纸灯笼相提并论了!
(4) 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或“鹞子”,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技艺。民间相传,楚汉争霸时,韩信、张良将项羽的军队困于垓下。一天夜里,利用一只牛皮风筝载着两个士兵,飞到楚营周围上空吹奏楚歌。其悲切、哀怨的箫声勾起了楚兵的乡愁,致使楚营军心瓦解而溃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一开始便是描绘汴京城中少年放风筝的景色。“清明放鹞”,自古为我国民间的习俗。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人们把风筝升到遥远的晴空,遐想着把病痛和厄运统统都寄放于风筝上,然后割断线绳,任其随风而去,象征灾难与厄运随之永远消失……
早期台湾做风筝的材料和做灯笼的材料相仿,大多是用竹和纸来糊扎,而现在也大量采用塑料做支杆、用尼龙布代替纸、用尼龙绳作风筝绳了。台湾风筝造型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有仿古的“卅六飞燕”;有一条线连放五只黑蝙蝠,号称“五福临门”;有名叫“飞弹打飞机”的更加有趣:先放一只大型的飞机风筝到高空,等它保持稳定后,再系上一只蝴蝶式样的“风弹器”,凭借风力的推动,艳红色的花蝶忽地脱手,沿着线绳扶摇直上,等到“飞弹”触及“飞机”时,突然“啪”的一声响,閤翅则又降回手中。不过,最有名气的还得数“蜈蚣风筝”和由“蜈蚣风筝”演变而来的“八角龙风筝”,其长度竟达100节以上,被称为“风筝之王”。放飞这种大型风筝,若没有相当高的技巧和经验,恐怕也只能是“束手无策”、“望筝兴叹”了③。
台湾风筝以其古朴和多变的造型在国际上颇负名气,成为外国游客极感兴趣的民俗物品。销售量很大,而且每年都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大批订单,争购台湾制作的风筝。
宝岛台湾风光明媚、四季如春,不论什么季节都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风筝迎风飞舞,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5) 大甲席与大甲帽
台湾新竹至台南的滨海地区,盛产一种“三角蔺草”,又称“灯芯草”。这种草茎细长呈三角形,收割后经晒干、压平等方法处理后,变得韧而柔软,是编织各种手工织物的上等原料。清初,台民已开始用它编织草席。台中大甲一带出产的蔺草品质最好,是草席、草帽最大最著名的产区,人称“大甲席”和“大甲帽”。正宗的大甲席既通气又吸汗,热天人躺在上面既凉爽,且有一股清香。其中最出名的叫“加纹席”,即在编织时加上龙凤、花鸟、福寿双喜等各种花纹图案,不仅美观实用,还透着“吉意”。据说清代驻台官员赴京时,总不忘带上加纹席去馈赠亲友,颇受京城人士喜爱,视为不可多得的珍贵礼品,雅称为“龙须席”。
以往编织大甲席与大甲帽的多为目不识丁的农家妇女,她们不用绘图或打样,全凭心灵手巧和长辈传授的技艺,利用农闲时节,起早贪黑地编织,出售后补贴家用。大甲席和大甲帽在本世纪初开始打入国际市场,30年代成为台湾“五大特产”中占第三位的产品④,每年有数百万张草席、1600万顶草帽运销世界各国。
台湾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大甲帽”的故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日本霸占台湾不久,总督署苑里办务署长浅野元龄下乡出巡,见一群妇女正围坐在一起编席,便把自己头上戴的粗糙小礼帽取下来,问妇女们能不能编,意在刁难她们。一个名叫洪鸳鸯的年轻妇女,见那礼帽的形状,心有所思,动手即编,不久便编出了全台第一顶“大甲帽”。以后她热心向当地妇女们传授技法,还应邀到台北当手工艺教师多年,教会不少徒弟。由于洪鸳鸯的大力推广,大甲帽和大甲席一样,成了驰名全球的台湾特产。
(6) 藤器
台湾深山老林里盛产一种“黄藤”,这种藤长达30余米,直径在二厘米以下,加工处理后,柔韧而不易腐烂,是编制各种家具、藤篮、藤筐、藤盘等的优质材料。
藤器的制作过程相当繁杂,首先要把整条藤子加热烤弯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制成定型的外廓(有的是用竹子);另一批藤条则由人工或机器切成薄片或长条型(即藤条);再用藤条把已经定型的外廓完全用手工编织成一件件器具,编织时还要按所需图案、花纹进行巧妙精心的装饰;最后涂上桐油、光亮漆,晾干后便成了可用的藤器。而动植物、花草等小型装饰品,则完全要用藤条来编织。
台湾出产的藤器品种花样很多,样式古朴,结实耐用,是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台湾生产藤器最著名的是台南的关庙乡。现在,当人们来到关庙乡地界,老远便可以见到黄澄澄而带韧性的藤制产品堆放在工厂和许多人家的庭院里。关庙的藤器手工精致、造型美观而带浓厚的古典风味,而且所使用的藤料,大部分是从印尼进口的甲等藤。这种藤比台湾藤质地更好,色泽光亮、韧度也高,不会受气候或温度的影响而断裂、变形。据说关庙乡的乡民80%从事藤器加工制造,每年都大量外销赚取外汇。
说到台湾的藤器,它在反侵略斗争史上还立过赫赫战功哩!不过这种“藤器”实际上是一种“兵器”,即古代打仗时步兵用的“藤牌”⑤。当年郑成功的军队中有一个重要兵种叫“藤牌军”。这种藤牌便是用山藤编制而成,编好后的藤牌经桐油浸透,表面光滑坚韧,不但刀砍不入、箭射不穿,就连火枪子弹打中也会大大减缓其杀伤力,而且轻便灵活,作战时运用自如。因此郑成功的“藤牌军”好生了得!当年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打得荷兰殖民者屁滚尿流,闻风丧胆。
清统一台湾后,台湾藤牌军奉调远征黑龙江,抗击沙俄侵略者,在历史上著名的“雅克萨之战”中立下大功: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在这次战役的最后一次战斗中,台湾藤牌军奉命渡河攻击俄军据点。他们入水而伏,顺流而进,俄军弹如飞蝗,但不能中。俄国侵略者从未见过这种“新式武器”,一时军心大乱,台湾藤牌兵趁势跃上河岸,一阵猛杀乱砍,攻陷敌阵,连俄军头目额里克舍也被活捉。一时间,中国“大帽军”(俄国人对藤牌军的称呼)威震中外,传为神奇之谈。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台湾藤牌军还跟随康熙皇帝出征,讨伐沙俄侵略者的走狗噶尔丹的叛乱,在克鲁伦河追击战和昭莫多包围战中大败叛军。战后,台湾藤牌兵就留在黑龙江从事拓垦活动,为黑龙江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⑦。
(7) 珊瑚工艺
珊瑚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认为身带珊瑚,可驱风寒、避难消灾,我国古代即将珊瑚列为“七宝”之一,这在《无量寿经》和《金刚般若经》等佛经上都有记载。
珊瑚是由一种栖生于浅海岩礁的腔肠动物“珊瑚虫”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形成的,外形呈树枝状,俗称“石树”,颜色多种多样,色彩绚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若经过加工,则可成为各种珍贵的工艺品。台湾于1923年首次在基隆、瑞芳一带海域发现珊瑚,经专家鉴定,其色泽品质远超过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出产的珊瑚。后来引进先进加工技术,进行大量开采,最盛时期的1979年,台湾珊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因此被誉为“珊瑚王国”;而其中澎湖一地的产量就占台湾总产量的70%,且品质极佳,故而澎湖又有“珊瑚之乡”的美称。1979年10月,台湾渔民在宜兰龟山岛外采获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株珊瑚,这株珊瑚竟重达70.5公斤、高125厘米,据说它已经在海底生活了21000年,被称为“珊瑚王”。此外,兰屿、绿岛、苏澳、彭佳屿海区,亦盛产珊瑚。
台湾珊瑚不仅品质好,且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在300种以上,有白、粉红、红、绿、紫蓝、黑等各种颜色。其中深红色珊瑚色彩艳丽,品质坚硬,组织均匀,但也最难采捞,因此价格最为昂贵。次为桃红色、白色。粉红类中有一种称之为“天使肤色”的珊瑚,色泽淡柔莹洁且极匀称,可搭配任何色彩的服装,在自然光下,显得十分高雅迷人,其上品甚至比深红色珊瑚价格还昂贵,极受欧美人士的喜爱。
台湾的珊瑚加工业十分发达,大小加工厂多达四五百家,大部分集中在澎湖,苏澳和台北一带。采回的珊瑚,依其大小,形状和色彩的不同,进行艺术加工。大枝如完整无缺、形状美观,多保留原状作为摆设,极富天然美,有的也雕刻成珍贵的艺术品,如人像、花鸟等;中枝一般可做素面戒指、圆珠项链和耳环,如局部枯朽,则依势雕刻成各种首饰和摆设饰物;小枝则搭配玉类,做成花虫鸟兽,用以镶嵌屏风等,或切成短枝,串成拙朴可爱的珊瑚项链。
此外,珊瑚还可加工成手镯、发簪、袖扣、别针等各种妇女喜爱的装饰物。台湾珊瑚的雕刻艺术品自然也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其作品大多制成八仙、十二生肖、观音、弥勒佛、仕女、花鸟等,个个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畅销日本、欧美等国,成为台湾特产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外销品,赚取了大量外汇⑧。
注释:
①1台斤等于1.2市斤,0.6公斤。
②一说为鲁班的妻子,又一说是古代一位王侯的夫人所发明。
③⑧据张贻达等著:《台湾特产风味指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④当时台湾出口的“五大特产”依次为:糖、米、大甲席和大甲帽、樟脑、凤梨。
⑤因藤牌为圆形,故又称“团牌”,又因作战时连滚带跳,还称“滚牌”。
⑦据林其泉:《台湾杂谈》,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