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史籍 作者:熊国祯·毕素娟


第四节 世界闻名的史学笔记——《梦溪笔谈》



  笔记杂录是古代保存史料最丰富、写作最自由的一种著作形式。传世的笔记数量极多。《梦溪笔谈》就是著名的一种,保存科技史料甚多。

  作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图23)。从小跟在多年为官的父亲沈周身边,得以遍历东南各地,开阔眼界,大长知识。33岁中进士,曾任昭文馆编校,又提举司天监,得以深入钻研天文算学。还出使过辽,带兵在延州一带防御西夏。后因边将徐禧在永乐被西夏打败,沈括被连累去职。从此他脱离官场,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修筑梦溪园,闭门谢客,专心著述。沈括一生勤奋好学,从事过多种工作,到过很多地方,又事事留意,每每实践,所以《宋史》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晚年在梦溪园中回忆往事,记于笔墨,“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这就是《梦溪笔谈》的由来。沈括一生著述甚丰,可惜绝大多数早就亡佚。仅有《苏沈良方》和《梦溪笔谈》存世。
 


  图23 沈括像

  《梦溪笔谈》现存26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11条。宋人书中引用《笔谈》的一些文字,不见于今本,可见《梦溪笔谈》可能有一部分脱佚。现存篇目有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篇,共600余条,分为26卷。仅从篇目就可看出这部随笔杂记所涉及的内容多么广博。沈括治学态度严谨,所记内容翔实可靠,他自己对多种学科都有独到见地,有的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梦溪笔谈》中保留下来的科技史资料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比如:举世闻名的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的活字排版印刷术,从制造活字到排成书版的详细情况,《梦溪笔谈》为人们留下了唯一的记载。今天历史博物馆中陈列的仿制品,就是用沈括记下来的方法制造的。还有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装置方法,也是《梦溪笔谈》为我们留下了详细记载。当时有名的鲁班式建筑巧匠喻皓和他总结的木结构建筑经验的《木经》,发明新法堵住黄河决口的河工高超,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沈括在书中不但为他们留了名,还记下了他们的事迹。首先发现彩虹是大气中的折射现象的学者孙思恭,出身平民编成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奉元历》的卫朴,也是沈括为他们记下了事迹。清代阮元编写我国第一部科学家传记《畴人传》,陆心源编辑《宋史翼》,很多资料都取材于《梦溪笔谈》。

  沈括博学多才,学术上很有造诣,他的很多专门著述早已亡佚,幸亏《梦溪笔谈》为我们提纲挈领地留下了一些线索。比如:他经过太行山时,看到崖石壁上有很多密密的螺蚌壳和卵石,横亘如带,想到这里太古时可能是海滨,山上的这些遗迹(化石)是太古时海滨贝壳与淤泥堆积而成。这一科学见解比欧洲人要早400多年。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发现地下有很多像竹子一样的化石,他能联想到古今气候不同,这一见解当时是很先进的,这是地球海陆迁移学说的开端。他对凹面镜出现倒影的光学原理,月亮本身不发光,是日光照射才使它发光,以及日蚀、月蚀的原因等,都有正确见解。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他对雁荡山一类地貌成因的认识,比英国人郝登要早600年。他还在药物学、地理学、农业、生物、气象、数学、天文学等方面有很多发现、发明,可惜《梦溪笔谈》留下的记载太简略了。

  沈括的历史观也是比较进步的,在《梦溪笔谈》里,他如实地记述了四川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怎样得到广大人民的响应,怎样实行均贫富的政策,怎样军纪严明,以及起义被镇压后,人民怎样冒死掩护起义领袖李顺达30年之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沈括的文笔很好,文字简练、生动流畅。《梦溪笔谈》用笔记体裁写来,引人入胜,文字虽短,内容丰富,在饶有兴味的阅读中,能够增长很多宝贵知识。

  目前以胡道静校注的《新校正梦溪笔谈》,阅读起来最为方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