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天然石崖刻画,俗称岩画;一是利用人工石作画,主要有画像石等。在很久以前,先民们在天然的崖壁或洞穴用刀作画。一般人把这种画称为崖画或岩画。
在我国,北魏人郦道元著的《水经注》中就提到在黄河、长江等大河两岸有许多岩画;福建省华安的岩画,据说在唐代时就被人发现了;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在宋代人李石的《续博物志》、明代人张穆的《异闻录》等书中都有过记载。根据文物考古工作者调查的情况表明,我国的岩画广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西藏、广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自治区和市,大量地集中于北方、西北和西南。
197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渤湾的卓子山,一位牧羊老人,随手用放羊鞭拨弄沙土,突然发现了埋藏在沙土下面刻画的图像。后经过清理,在这块坡地上发现了几块面积虽不很大,但画面十分密集的岩画,内容大都是人面像。据考察,此地大概是先民们祭祀祖先的场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人面形岩画最集中的地点。画面中,一个个奇异的人面,仰望那广阔蓝天,仿佛在诉说昔日典礼的盛况和今天处境的冷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在我国西北联结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著名国际山系阿尔泰山脉中,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已探明山中掩隐着断续约1000多公里长的古代岩画长廊,其中已找到画点40多处,岩画一万多幅。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岩画群,在亚洲北部草原岩画带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阿尔泰山岩画发现于1982年,1983年开始进行全面的科学考察。考察队经过五年的工作,行程上万里,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查明这个岩画“长廊”,东起现在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清河县,西止与俄罗斯毗邻的哈巴河县和吉木乃县,分布在七个县市18个乡村的幽深山谷中,这些地方大多是先民们游牧时的通道。据分析,阿尔泰山岩画创作于不同的时期,最早的作品可能出自先秦时代“塞人”之手,晚期的则为唐代以后的突厥、契丹等族人民所作。岩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的表现古代的社会生活,或描绘久远的群婚制情景;有的表现劳动之余的欢乐,或追忆部落间激烈的争斗;有些还留下了早已从阿尔泰山地区消失的动物图像(如单峰骆驼等)。这些岩画不仅为艺术家们所喜爱,而且是研究阿尔泰地区和整个中国西北草原生态变迁的珍贵资料。由于该地区岩画与我国内蒙古阴山岩画、蒙古国岩画、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岩画在题材和创作方法上有较多的共同性,对研究亚洲北部草原岩画带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内容特点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发现的古代岩画群,是西北地区重要岩画群之一。它南北绵亘500多公里,画点10余处,岩画千余幅。贺兰山在银川平原西部,水草丰茂,自古以来,就是匈奴、羌、鲜卑、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他们在此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迹,岩画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岩画,内容丰富,再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这些岩画为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陆续发现了10处岩画点。从这些岩画的画面中,可以辨认出1063个图像,其中人物像785个,动物像187个,房屋25座,道路13条,各种表意符号35个。主要描绘当时当地居民由狩猎向驯养阶段过渡的生活情景,但专门反映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场景尚识别不出。住房为“干栏”式,以及由若干干栏式住房组成的村落,建筑形式带有明显的南方民族的特点。这批岩画的时代,初步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3000年以上。沧源岩画是我国发现的刻画年代较早的岩画,为我国民族史、原始社会史、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形象资料。
我国岩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刻画时间较早,以生产比较后进的少数民族为多。在广大汉族地区,则主要利用人加工后的石头作画,这种画称画像石,它基本上与碑刻同时出现,比岩画出现的时间晚,可以视为我国石刻画的第二个阶段。画像石,与岩画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在地域、制作者、时间、艺术水平等方面有差异,而且其反映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阶段也有很大距离。
所谓画像石,主要是指图像为平面线刻之石刻。这类石刻无论其内容的性质如何,从技术上讲都可列入画像石一类。我国画像石出现和使用时间,主要在汉代。这时为什么会产生画像石?概言之,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有成熟的刻石技术;(二)有社会的需要。
以山东画像石为例就可说明这种情况。据初步了解,山东省已有60多个县出土过画像石,占全省县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分布不平衡,主要在鲁南地区、临沂地区;泰安、济南、昌潍地区也有发现;鲁西南、胶东等地只有少量出土。
鲁南地区画像石多的原因,首先是该地区位于山陵地带,分布着很多不太高的山丘,石材丰富,为画像石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而也为利用石材造就了一批一批的石刻工匠,为画像石镌刻准备了技术力量。其次,鲁南地区在历史上就是经济、文化发达之地,在秦以前就是有名的齐鲁之邦,加上该地区又属汶、泗、沂、沭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利发达,冶铁、煮盐、纺织等手工业生产较进步,所以这些地区封建性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后汉仲长统说,这里“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舟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君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后汉书·仲长统传》)。这些话有夸大成分,但这里经济比较发达则是事实,这就为画像石的镌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政治思想上也有这种要求,崇尚儒家的孝道、厚葬之风等,是促使画像石产生的直接动机。
由于画像石的出现与崇尚孝道和厚葬之风有密切关系,所以画像石主要用在埋葬死者的墓穴建筑和在地上修的祠堂方面。
汉代画像石分布范围很广,北面可到今北京,西北可到陕西北部米脂、榆林,西边到甘肃成县,西南到云南昭通,南方到长江北岸的当阳,东南到杭州湾北岸浙江海宁,东到山东半岛牟平。其中又以山东地区、苏北徐州和新海连地区、河南南阳地区、湖北襄樊地区、陕北地区和四川中部地区最为集中。其内容可归纳为四大类:
(一)社会现实类,反映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神话类,包括神话传说、仙人灵异、奇禽怪兽等;
(三)历史人物故事类,包括古代著名的帝王将相、圣贤人物、孝子烈女、刺客高士等;
(四)自然景物类,包括日月、星辰、云气、山峦、河流、树木等。
画像石对我们了解汉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思想意识、风俗习惯、雕刻艺术等等,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此类画像,现例举一二。
《武氏祠画像》。武氏祠是汉代武氏家族墓地所建祠堂的总称,包括武荣祠、武梁祠、武开明祠、武班祠等。该祠位于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武宅山)北麓。据祠阙铭载,东汉后期,嘉祥武氏世代为官,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其子孙开始在墓前建武氏祠堂,数十年乃成。祠中有石阙、石狮、墓碑、画像。现存画像石仍达40多块。画像石内容多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烈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水陆攻战、祥瑞灾异、动物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宗教信仰。它不仅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史料。
《河南方城应龙、铺首、熊画像》采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河南方城朱雀、铺首、白虎画像》(东汉)出处同左
《陕西绥德五里店汉墓画像石》(东汉)采自《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大汶口画像石墓》。1960年在山东泰安发现,1984年将出土画像石运至泰安岱庙陈列。该墓建于东汉末年,主要用石材建造,平面呈倒凸字形,由东西前室、东西耳室、东西后室组成。南北长约6米,东西宽4.65米(南端)至6.4米(北端)。其中画像石九块,主要在门楣、中柱等部位。画像内容为人物像、车马出行、孝子故事、历史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