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祖禹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既是一部内容详备的历史地理巨著,又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故被认为是一部军事地理巨著,可堪称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
(1) 隐居不仕的宛溪先生顾祖禹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生于常熟(今属江苏),自署常熟人。后迁居无锡城东宛溪,故学者文人送其“宛溪先生”之雅号。顾祖禹继承家学,熟读经史,是一位饱学之人。明朝灭亡后,他隐居而不为官,抱着反清复明的思想,在其先辈研究边防和军事地理的基础上,博采历代正史和地县方志,广征博引野史材料,并经常跋山涉水,考察各处的山川、河流与地形,从29岁起,一直到临终之前的30多年中,全身心地投入了历代地理学之研究,终于撰写成《读史方舆纪要》一书。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顾祖禹辞世。
(2) 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著成后,“藏之家塾,以俟来者”(《总序》三),最初以稿本传世,此本今藏于上海图书馆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此稿本才刊印流行。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雅书局重刊。清刊本改变了顾祖禹在书中反清复明的口气,对清朝的不恭之辞均做删改。民国时期又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排印本发行。现存刊本全书134卷,280多万字,附舆地要览图36幅,沿革表35种。顾祖禹著述此书时,采用史地结合的方法,以古今地理沿革记述历史的演变,又以古今历史的演变说明地理的沿革,即历史是理解地理沿革的向导,地理是注释历史演变的图籍。书中历代州域形势部分,综述了明朝以前各代州郡的位置、形势,以及与用兵得失和兴亡成败的关系。方舆部分,按明末清初的行政区划,记述了15省府、州、县的区划、形势与历史沿革,以及各处在历代所发生的战争。川渎部分,记述了山川原委,江河形势,漕河海运等内容。分野部分,记述了天文星野,使之与地理相匹配。舆图要览部分,实为明代最完备的兵要图籍,由概说、图、表三部分组成,既总论了天下之大势,又分论了各省形势和山川险要、物产户口、军事设防、兵员粮饷等情况;所列地图有舆地总图、京师舆图、各省分图、九边图说、河海漕运图、沙漠图等;所列表格有府州县、山川险要,卫所、关城的沿革、方位、区划、财赋、丁差、民情等。全书体例完备,重点突出。以第一、第二部分形成的历代地理形势、沿革、区划为主干,与战史浑然一体,构成全书的重点。
全书阐述的核心内容是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价值。在阐述山川险易时,必论述古今用兵、战守、攻取、兴亡、成败之得失,把4000多年的军事形势展示于读者面前。书中内容,从头至尾反映了顾祖禹的军事地理学思想。他认为,地理因素对战争的胜败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地利是行军作战之本,只有懂得地利,才能“动无不胜”;孙膑识地利,才能在马陵之战中因险设伏,置庞涓于死地;韩信善于利用地利,因而能在井陉(今河北井陉东)之战中,大败赵军(《纪要·总叙三》)。他要求将帅在平时须研究地理,了解地利,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尔后再请向导辅助,就能取得作战的胜利。但又告诫领兵将帅,对地理“形胜未可全恃”,即单纯地依赖地利并不能获胜,只有充分利用地理形胜设险攻防的将帅才能成功。他举例说,涵谷关和剑阁都是天下著名的险要之地,秦始皇“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到秦灭亡之时连守也守不住了;诸葛武侯出剑阁,威震秦陇(即陕甘),“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纪要·总叙二》)。可见,没有强将精兵,坚固的关隘也会像小土包一样没有用处;有了强将精兵,即便是枯木朽株,敌人也难以攻破。同时指出,利用地理条件的方法要随时变化,做到“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纪要·总叙二》),即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顾祖禹的这些论述,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学中是独树一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