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 作者:楼庆西


第一节 佛教建筑艺术



  (1) 佛教寺庙的布置形式 任何建筑,它的形式都是根据使用的要求而确定的。佛教对建筑的要求,第一能供放佛像让信徒们膜拜;第二能为僧侣们聚居修行。相传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高僧来到洛阳,先是住在鸿胪寺(这里的“寺”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是接待外国来客的处所),后来才为这些高僧专门建造了一座房子安置佛像和居住,并以驭运佛卷来中国的白马命名,而且沿用官署的名称,定名为白马寺,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后“寺”逐渐就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称了。在佛教传入初期,专门的佛教寺院还没有建造,有不少官吏、富人将自己的住宅献出当作寺院,被称为“捨舍为寺”,把住宅的前厅作为供奉佛像的佛殿,住宅的后堂作为讲学佛经的经堂。中国古代住宅、官署在建筑的布置上都是由多座单幢建筑有规则地组合成院落,所以这种传统的院落形式也成了中国佛寺的基本形式了。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在寺院的中轴上依次排列着大门、供奉天王和佛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诵经修行用的法堂和经楼,根据寺庙供奉菩萨的多少,还可以加建观音殿、毗卢殿等;在这些主要殿堂的两旁和四周则布置居住、存物、待客和厨房、浴室等建筑;有的寺庙在天王殿前还建有悬挂钟、鼓的钟楼和鼓楼,分列在院落的左右。如今留存下来较为完整的寺庙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阿育王寺都是这种格局。

  并不是所有佛寺都采取这种中轴对称、十分规整的形式。在我国西藏地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宗教内容多而复杂。反映在佛寺上除佛殿、经堂外,还要有保存活佛遗体的灵殿、众多佛徒诵经的转经廊以及活佛的办公用房、喇嘛的住宅等等。这种佛寺多建在山上,所以不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而是随山势起伏灵活自由地布置。如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河北承德仿藏式的普陀宗乘庙都属这种类型。山西浑源县的悬空寺更是一种奇特的形式,所有殿堂都用插入山石中的悬梁支撑,悬空建造在陡山壁上,上下交错重叠,表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大胆的想象能力(图13)。
 


  图13 山西浑源悬空寺

  (2)佛殿的形式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佛教寺庙在布局上与宫殿、官署、住宅相似,所以佛殿也多采用宫殿、官署的主要殿堂形式,即单层长方形的宫室,面阔小者三间、五间,大者七间、九间。佛殿内多为几座佛像并列供奉,或者主要佛像与菩萨弟子同在一殿,所以这种长方形的殿堂也还比较实用。如今留存下来的著名佛殿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图14),它是至今保存下来最早的二座木建筑之一。这座佛殿建于公元857年,面阔七开间34米,进深17.66米,殿内沿着后墙设有长达五开间的佛坛,坛上供奉着佛及菩萨像30余尊。山西大同的辽代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和善化寺大雄宝殿也都是这类长方形的殿堂,殿内有佛坛,坛上横向排列着众佛像,在佛坛前有较大的空间供僧侣及佛徒们行膜拜之礼。

  我国云南景洪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佛寺大殿,其平面也是长方形,但与汉族地区佛殿不同的是大殿内佛像多为单尊,而且放置在殿的西头,面向东,传说是因为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是面向东方端坐着的。单尊佛像体态比较高大,所以傣族佛殿屋顶多高耸。为了打破这种高大屋顶的呆板形象,工匠们在建造上想了许多巧妙的处理办法,例如将屋顶作成歇山形式(即屋顶上面是两面坡顶而到下面是四面坡顶);在大面积的屋顶面上分作高低三段或者五 段;在各条屋脊上成排地布置了火焰状和各种兽状的装饰;经过这样处理,使呆板的大屋顶变得丰富多彩,成为佛殿最突出的造型部分了。
 


  图14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随着我国古代泥塑、制漆和冶铸工艺的发展,采用泥、漆和金属制作佛像越来越多,而且佛像的形体也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丰富和复杂。一般的佛殿不能容纳这类佛像了,于是一种体形高大的佛殿建筑出现在佛寺里,这就是楼阁式佛殿。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建于公元984年的一座著名佛寺,观音阁面阔20.23米,分作五间,高22.50米,外观为二层楼阁形式,内部实为三层,中央是一个贯穿三层的空井,井内供奉着一尊高达16米的观音塑像。人们进殿,需要仰望佛像,在昏暗的殿中,只有观音的头部明亮,更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气氛。河北承德普宁寺有一座更大的佛殿大乘阁,外观是三层楼阁,阁内供着一尊高24.12米的观音像,此像是木制的千手千眼观音。阁内,在像的周围有三层楼台,人可以在三层不同的高度观赏观音雕像。阁的屋顶做成五个方形的攒尖顶形式,丰富了建筑的造型(图15)。
 


  图15 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立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在我国西藏、青海地区,还可以见到一种称为“都纲”式的佛殿,这是一种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殿形式。这里的佛殿不仅供奉佛像,而且还要用作诵经和进行多种法事活动,因为参加的僧人有时可达数千,殿内空间需要很大,而一般佛寺中常用的长方形佛殿就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很大的佛殿。这种佛殿的屋顶多采用藏族建筑常用的平屋顶。因为面积大,又要从屋顶采光,所以产生了由平顶、坡顶组合的,高低错落的复合式屋顶,加上石头墙、小门窗,鲜艳的色彩等西藏建筑的特有形式,使这种“都纲”式佛殿不同于一般佛殿而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 塔 塔是佛教中一种专门建筑,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相传释伽牟尼得道成佛后的第45年,也就是他80岁高龄时,在传道的路上得了重病,最后病死在树林中的吊床上。佛逝世后,遗体被众弟子火化,所得佛骨被弟子们分别拿到各地去安奉。他们把佛骨埋在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像中国坟头似的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称为“窣堵坡”(STupa),或称“浮图”,翻译成中文称“塔婆”,后来就简称为“塔”了。所以塔可以说原是埋葬佛骨的纪念物,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它最初的形式是一座覆盆状的圆形坟,在它的上面有伞和竿等做为装饰(图16)。
 


  图16 率堵坡及中国式塔

  印度的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塔,而且形式多样,成为最能代表佛教的一种象征性建筑。塔既然埋藏佛骨,是佛寺中最重要的建筑,所以在形象上应该突出而且华丽。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多层的楼阁式建筑,虽然没有实物留存下来,但在汉代和以前的画像石上可以见到这种楼阁的形象。这种中国式的楼阁和印度式的塔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中国式的塔,它们的形象是楼阁在下,塔在楼阁之上。用楼阁是取其高大和华丽,用塔是作为佛教的标记,将原来的窣堵坡简化为圆拱和相轮成了塔的顶部,称为塔刹。这种楼阁式的塔是中国塔的典型式样,位于佛寺的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还藏置佛经和其他遗物,后来干脆在塔内供奉佛像,更便于佛徒们膜拜。北魏洛阳永宁寺有一座木塔,高有九层,正方形,每面有九开间,设三门六窗,塔顶有金宝瓶,下置金盘十一重,宝塔的每层屋檐的四角都挂着金铎,风吹金铎响,远近都能听见,可惜这么宏伟的木塔早已毁坏无存了。现在留存下来最古老的木塔是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伽塔(图17),高达67.31米,外观五层,里面每一层都供有佛像,周围设有回廊,佛徒们可以沿着回廊上到每一层向佛像礼拜。
 


  图17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剖面图 (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木建筑最怕火灾,尤其这类木结构的高塔更容易遭到雷击而毁于火,所以到唐代以后,木塔逐渐被砖塔所代替。但是这时的砖塔在外表上还是保持着木塔的形式。例如建于唐代,经明代改建的西安大雁塔,高64米,分作七层,全部为砖筑造,但外观又仿照木结构的形式,用砖做出柱子、枋等木构件的式样。这类砖塔有的在外面贴以琉璃,就称为琉璃宝塔。在我国南方还出现一种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它的特点是砖筑塔心,四周包以木结构的塔身,所以外观和木塔一样,各层都挑出环廊,四周设栏杆,人可以登塔至各层,凭栏眺望四面风景。

  在这种楼阁式砖塔基础上,又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塔型,特点是底层特别高,二层以上为一层层的屋檐相叠,每两层屋檐之间的楼层变得很小,然后顶上安置塔刹,我们称它为“密檐塔”。它的平面有四方、六角、八角等形,多为砖筑造,塔内有的可以登临,有的是一空筒,估计原来塔内有木板也可以登临,但大多数为实心砖塔。早期的密檐塔如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唐代,平面为正方形,每层出檐用砖层层叠出,没有其他的雕刻装饰,外观十分简洁。宋、辽代以后,出现大批密檐塔,外表逐渐变华丽了,在塔的基座和底层上布满了用砖雕成的佛像和各种动、植物纹样,上面每一层出檐的檐下也用砖做出梁、枋等木结构的式样。在我国北方地区,留存有相当数量的辽、金时期的密檐塔,多为八角形,体形高大,雕饰精美,外形刚劲而挺拔。

  在藏传佛教流行的地区,出现了一种喇嘛式的塔,它的形象有点恢复到原来窣堵坡的形式,就是在塔的基座上有一个像宝瓶式的塔身,塔身上安置重叠的相轮和宝盖等组成为塔刹。外表多为白色,整体造型浑厚壮实,远看十分醒目。这种喇嘛塔除在西藏、内蒙地区外,在山西五台山、北京的喇嘛教寺庙里也能见到。北京妙应寺的元代白塔是这类塔中体形最大的一座,当时还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设计和建造的。

  金刚宝座塔是一种由多座小塔共建在一个台座上的塔形。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这类塔的标准式样。它建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在高高的台座上建有五座小的密檐式石塔,中央的略大,四角的略小,台座的四周布满了佛像。按佛经的说法是须弥圣山上有五座山峰,这是诸佛聚居的地方,台座表示须弥山,上面的五座塔表示五个山峰,所以金刚宝座塔就是佛居住的须弥圣山的象征。在其他的金刚宝座塔上,有的以喇嘛塔、经幢代替了台座上的密檐塔,有的在台座下开了门洞,成为能够穿行的城台,可见它的形式不那么标准化了。

  云南傣族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塔,它们与缅甸的佛塔很相似,所以当地称为“缅式塔”。这种塔造型的特点是将多座塔成群地建在一个台座上,每一座塔都由多层须弥座和覆盆相叠而成,下大上小,最上面是喇叭状的锥形塔刹。著名的云南景洪曼飞龙塔建于宋代(公元1204年),在八角形的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拥立着中央的主塔,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刹,配以基座上五彩缤纷的佛龛〔kan刊〕,造型挺拔秀丽,色彩上典雅又不失华丽,真称得上是一件民族的瑰宝。

  佛塔原来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与广大百姓的不断接触中,它的功能逐渐扩大了。佛寺中自从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埋藏佛骨的塔而占据了佛寺的中心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后、殿的两旁,甚至被安置到佛寺一旁的塔院里去了。作为佛教的标志,塔自然还是要占据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岭高耸地,山腰显著处,江河之滨都成了建塔的胜地。这样,佛塔往往成了城郊的风景点,点缀着江河大地;同时塔自身又是观赏风景的好去处,人们登临宝塔,极目四望,远近佳景,尽收眼底,心情为之振奋。江苏镇江有一座七层高的江天寺宝塔,巍然屹立于金山之巅,成为镇江市的一个标志。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游金山登塔楼,不禁作诗叹道:“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唐代的书生考中进士,都要登上长安城的大雁塔,在壁上记下自己的名字以表达得志之怀,后来“雁塔题名”就成了文人的风流雅事了。浙江杭州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成了江船航行的标志。河北定县开元寺塔,高15层共84.2米,宋、辽两国打仗,宋人登此塔能看到辽军的行动,所以称为“料敌塔”,使佛塔兼备有军事作用。有些地区,在村庄建设和兴修重要建筑时,有意在一定的方位上建塔以起到镇妖去魔、免除灾难的象征性作用。佛塔又变成风水塔了。

  在中华大地上,散布着各式宝塔,据不完全统计达3000座之多。它装点着祖国江山,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4)石窟 石窟是依山开凿的石洞,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建筑,但在印度,它却是真正的佛寺。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开一个方形的洞,一面是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里面坐着修行,称为精舍式僧房;另一种是在山洞后壁有一座佛塔,塔前供佛徒集会拜佛。石窟约在3世纪时传入中国,很快在各地传布开,现在留存下来的有数以百计的大小石窟,从分布的地区看以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为多,江苏、四川、云南也有不少。从发展的时期看,上至东汉,下至明、清都有开凿,但以南北朝和隋唐为高峰,五代逐渐衰落。著名的有甘肃的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石窟也和佛塔一样,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它的形制也逐渐中国化了。中国的石窟以在里面供奉佛像为主。在敦煌和大同云冈的较早期石窟中还有中心柱式的窟,即在石窟中心有一石柱,石柱有的雕成塔形,有的在上面雕满佛龛,佛徒们绕着中心柱礼拜。后来的石窟多在正面壁上雕佛像,布置如同佛殿里面一样;有的还在石窟的三面都雕有佛像,周围布满了各种建筑和动、植物的装饰雕刻,雕刻外涂以彩绘,组成为一个富丽多彩的环境,象征着理想的佛教天国。这种石窟的佛像越雕越大,由窟内发展到窟外,到唐代,露天大佛更得到发展。洛阳龙门奉先寺大佛高17米,佛前有广场,便于人群瞻仰。我国最大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大佛(图18)。大佛是依凌云山的天然岩石雕成,与崖同高,从头到脚共71米,光是佛的鼻子就长达5米多,肩宽24米,它的脚背上可容上百人,是世界第一大佛。从公元713年开凿,到公元803年才完成,前后历时90年。原来佛像全身都有彩绘,外面建有七层高的楼阁遮盖着大佛。明代楼阁被火烧毁,如今露天的大佛巍然屹立在岷江之滨,只有在江心远处方能欣赏到它的全貌。在石窟中,数量最多,经历时间最长的还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起直至元代共经历了10多个朝代,至今留下来有洞窟492个。因为这个地区的石质属沙砾岩,整体比较疏松,不宜雕刻,所以这里的石窟与云冈、龙门的不同,一般都用壁画和泥塑的形式来表现佛的世界,而且在窟前还建有门廊式的建筑以保护石窟。如今保留下来的几处宋代窟檐建筑,是我国早期木建筑的珍贵实物。
 


  图18 四川乐山大佛

  石窟虽然只是一种特殊的佛寺,但是它在艺术和技术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石窟中保留下来的大量雕刻泥塑和壁画,虽然表现的都是佛教内容,却是我国早期绘画和雕刻中十分重要和珍贵的部分。从建筑上讲,石窟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是建筑的一个类别,而在于在它的雕刻和壁画中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建筑活动和形象。从敦煌石窟壁画所描绘的各种佛教故事、佛、菩萨、供养人的画像以及大量的装饰图案中,在龙门、云冈和其他石窟雕刻中所表现的佛像、人物、动植物和各种花饰所组成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城垣、宫殿、寺庙、园林、街市的形象,可以找到殿、堂、楼、馆、亭、廊、店铺、民宅、桥梁等等建筑的式样,可以看到外国建筑与我国建筑一步步融合的过程,还可以找到古代建筑施工的场面和结构特征。在古代建筑留存下来的实物十分稀少的情况下,这些资料越发显出它重要的历史价值。

  历史上曾经有人这么描绘石窟寺:“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虽自人力,疑是神功。”为什么石窟要建在青云之半,峭壁之间,因为佛教要信徒们远离尘世,禁止一切凡人的俗念,在僻静处才能清心寡欲,修行得道,所以多选择远离繁华城市的深山老林,烟雨苍茫风景优美的地方建造佛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几处风景绝佳的名山都成了佛寺集中的地方,经过历代的修造发展,成了著名的四大佛山。现在讲的石窟是凿山得洞而成寺,洞在半山,在峭壁上才能显出它们的高,它们的险,才能表现出佛国的神奇,才能引发出善男信女的痴心向往。地址好选,但建造艰难,我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崖墓的形式,就是在山腰上开石洞,将人的棺木放置洞中。河北满城汉中山王刘胜的墓室是开在山崖上的一个洞,长达52米,空间容量有3000立方米,先不说这么大的洞是怎么开凿的,就说这么重的棺材是怎么放进这半山腰的石洞中去的,在技术上至今还是个谜。石窟寺有少量选用天然石洞进行雕刻,但大多数还是人工开凿的。龙门石窟的奉先寺为了容纳17米高的佛像,先要开出深41米、宽36米的露天场地,光开山工程就花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开出石料三万余方。甘肃天水县麦积山石窟始建于4世纪,现有的近200个洞窟几乎全都建在峭壁之上,上下左右,层层叠叠。所有这些洞窟又都用栈道相联系,且不说这些悬崖壁上的洞窟当年是如何开凿的,就说这些栈道的建造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里的洞窟分布在面宽200米的崖面上,最高石窟离地100米,最高的栈道也有70多米,上下按高低分作20段,共长800多米。所有栈道都是靠插入石壁的木梁支撑重量,在木梁上铺设木板供人行走,栈道宽约1—1.5米,外侧装有栏杆。现在崖壁上留存下来的梁孔就有近2000个。当我们今天站在这些石窟寺下,仰望这万龛千窟,不仅为它们所表现的佛教艺术倾倒,即便是看到这些飞檐走壁的悬空栈道,也确会感到“虽自人力,疑是神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