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 作者:金正耀


第四节 陆修静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据说是东吴丞相陆凯的后代。他生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死于刘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大致相当于东晋末至南朝刘宋末。

  陆修静对道教发展的最大贡献是整理道教经典和制定新的道教戒律和斋醮〔jiao叫〕仪轨。

  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典急剧增加。葛洪曾经读过的几篇经典,这时经过道士们的扩充改编,变成一个篇数众多的道经系列,后来叫它们作《洞神三皇经》。另有一组道经叫《灵宝经》,传到葛洪族孙葛巢甫手中,他又添枝加叶增编了一批经书,扩展成很大的道经系列,后来仍然称作《灵宝经》或《洞玄灵宝经》。葛洪提到过的《黄庭经》,也渐渐衍生出一个很大的道经系列,叫《上清经》或《大洞真经》。

  《上清经》的大批制作,开始于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出于道士杨羲之手。事实上,这几个系列的道经,都是东晋中叶以后一些出身于士族的上层道士合伙成批撰造的。他们甚至把佛教的一些内容,如因缘业报、三世轮回等说法拿了过来。一个道经系列常常是在师徒传授过程中,不断有人增扩、伪造而形成的。所以,专门传授某一个系列经典的一批人,就成了一个道派。如主要传播《灵宝经》的叫灵宝派,主要传播《上清经》的叫上清派。

  灵宝派的道经讲祈祷请神,礼拜斋醮这些道教“法事”活动较多。所以这一派比较注重依靠这些公开的仪式活动进行宣传,他们叫“教化劝善”。上清派的道经讲思神诵经,服气咽液等修炼方术较多,所以这一派比较注重个人的修炼实践,也注重做好事、积功德等道德善行。

  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这两篇经行文风格不同,成书年代一早一晚,但宣扬的义理相近。《黄庭经》全书用七言韵文形式写成,是一部宗教思想和医学养生知识相杂糅的著作。它以古书中人身脏腑器官都有神明司守的说法为基础,结合秦汉医学理论,阐述道教神仙养生的理论和修道方法。书中讲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存思(相当于冥想)通神,二是服气积精。

  例如,它说脏腑神共有如下几位: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耀字威明。

  (《心神章》第八)

  古人不知道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之所在,认为七情六欲起于心,思维活动也起于心。所以汉字中与情志思维有关的文字,如“怨愤”、“思想”等等,都带有一个“心”。也就是说,心是“灵”之所在;古人还认为,肝脏与眼睛相关联;肾脏管生育后代。可见,这些脏腑神的名号多是根据对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认识而相应编撰的。脏腑之外,人身的各种组织器官和关窍筋脉也都有神司主。《黄庭经》说,这些神若离人而去,邪祟就可能趁虚而入,有关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所以,要想长生不死,必须按它说的方法,在静默中冥想身体内各种神的形象容貌,保持与它们感应相通。

  另外,还必须坚持所谓服气积精的修养方法。服气,又叫食气,分服内气和服外气。服内气指的是服人体内的元气;服外气指的是服所谓宇宙间的元气,如日精月华等等。积精,就是通过服气而积蓄道教所说的生命精华——元精;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要浪费它,特别是在性生活方面要慎重。照书中的说法,服气积精与存思通神是相辅相成的。

  《黄庭经》在道教内丹修炼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受到道教之外的人,特别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珍视。

  到了陆修静的时代,道教经书由于伪造滥传已经被搞得十分混乱,真伪难辨。因此,需要人加以整理,弄清传授源流,去伪存真。陆修静到处搜访道经,曾经“南诣衡湘、九嶷”,“西至峨眉、青城”,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从公元437年起,他着手整理《灵宝经》,编写《灵宝经目》。公元467年从庐山入京,住在宋明帝(公元465—472年在位)为他修建的崇虚馆中。明帝给他看朝廷收藏的杨羲等人手写的《上清经诀》真迹,让他整理出道经书目。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陆修静完成了这项工作,写成《三洞经书目录》。其中著录道经和药方、符图有1228卷之多。

  把各种道书编在一起,需要分门别类,还要讲究前后次序。陆修静整理经书,编写目录,奠定了后来《道藏》分类方法的基础。《道藏》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就是在陆修静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

  三洞包括洞真、洞玄、洞神。洞真类收录的是《上清经》,洞玄类收录的是《灵宝经》,洞神类收录的是《三皇经》。

  四辅包括太玄、太平、太清、正一。这四部据说是为了辅助三洞而设,所以叫四辅。各部收录的经典,在内容上有区分。

  十二类是: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记传,第十一赞颂,第十二章表。

  陆修静编写《灵宝经目》时,将《灵宝经》分为这12类。后来的道士进一步把其他两洞经典也按这种分类法编排。所以,现存明代官修的《正统道藏》,三洞各分12类,共有36部类,再加上四辅各部经典,内容更加丰富了。但魏晋以后历朝道士们的著作,往往胡乱编入各部之中,显得三洞四辅的分类名实不副,很杂乱。

  陆修静制订和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轨,对后世道教的影响也很大。道教有一套约束入道的人的纪律,叫戒规或戒律。戒的内容主要规定道教信徒应该遵守的事项,律的内容主要是关于道士犯戒时的惩罚条文。道教还有一套很有特色的宗教仪式活动,叫斋醮,又叫道场、法事。斋和醮原本是两回事。斋的原意是齐和净,即祭神前使自己身心清洁,言行规矩,表示对神恭敬。斋法有好多种,如给神上供物品的设供斋,专门吃素的食素斋,不胡思乱想、一心向道的心斋等等。醮的原意是祭,即祭祀神灵,求神赐福免灾。后来,斋和醮逐渐不分,成了一回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戒律和斋醮仪轨已有大的发展。北朝寇谦之最重视的就是戒律和斋醮仪轨。南朝流传的三洞道经中,很多专讲各种戒律,比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有的内容则照抄佛教的。这些戒律还需要充实、完善和规范化。斋醮仪轨方面的情形也是如此。

  陆修静综合所了解的道教各派戒律和斋醮仪轨,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据《茅山志》记载,他写的有关著作达100多卷。陆修静不仅对各种道场的作法作了具体规定,还从理论上论证了斋醮的重要。他说,斋醮是修道求仙的根本,其他修炼方法都不能与之相比。它上可以得道成仙,白日升天;中可以安国保家,延年益寿;下可以消灾除病,救苦救难。要问为什么有这样的“神效”,陆修静说,斋戒醮仪中礼拜、诵经、思神这些具体仪式都有讲究。人的身体四肢、口舌和心容易成为病祸的根源。偷窃、杀人等坏事是身体四肢干的;恶言秽语、是非争端出自口舌;各种贪婪、怨怒恶念由心产生。人跪在那里给神礼拜,能管住身体四肢;咏诵道经能管住人的口舌;老想着神的形象,能管住人的心。这样,人就没工夫干坏事,也就铲除了损伤人寿的祸根,所以能得道成仙。这些说法中有的内容来自佛教。

  在陆修静身上体现了道教各派相互融合的特点,也体现了佛道二教关系中相互吸收的一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