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物学 作者:汪子春·程宝绰


第四节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



  免疫思想,渊源很早。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有治疗“猘〔zhi至〕犬”(疯狗咬人)方。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咬人的疯狗杀死,取其脑给患者敷治,这样就不会复发狂犬病。

  在免疫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术的发明。传说宋真宗时(公元998—1022年),丞相王旦早年所生的几个孩子都出天花而夭折。晚年他得一子名王素,于是询问有谁会种痘防治天花,当时有人告诉他:“种痘有神医”,王旦听了非常高兴。不到两个月,神医便被请到汴京(河南开封),为王旦儿子种痘。种痘后七天发热,12天痘已结痂。这个传说只见于明清时期的文献记载。所以宋代是否已经发明种痘,还缺乏有力证据。但至迟到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据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并“由此蔓延天下”。说明种痘法的发明至迟也在16世纪中叶以前。

  在明清时期,有许多著作记述种痘方法。其中主要有四种:(1)痘衣法:用天花患儿的衬衣,给被接种者穿上,使后者染上天花。这是较原始的方法,效果并不好。(2)痘浆法:用棉花蘸沾痘天花患者的皰〔pao泡〕浆,塞入被接种者的鼻孔中,使其感染。这种方法危险性很大,一般也不使用。(3)旱痘法:将痘痂阴干研细,用银管吹入接种者的鼻腔。(4)水痘法:把痘痂阴干研细,再用水调湿,用棉花蘸沾裹塞在被接种者的鼻孔。

  (3)、(4)两种方法,属痘苗法,比(1)、(2)两种方法进步。当时也很注意痘苗的贮藏和改进。最初用的痘苗,实际上是痘痂,叫“时苗”,危险性较大。此后又改用经过几次接种后的痘痂,作为痘苗,这叫“种痘”,又称“熟苗”。熟苗经过几次接种后,毒力大大减弱,很安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神苗”。

  在历史上,由于种痘对预防天花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被广泛采用。《张氏医通》(公元1695年)说:“迩年有种痘之说,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则遍行南北。”《痘科金镜赋集解》(公元1727年)也说:“近来种花(即种痘)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各处盛行。”可见早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行,且很快传到世界许多国家。早在公元1688年,俄国就要求派医生来我国学习种痘。公元1718年,英国公使夫人蒙塔古在土耳其学会了种痘术,并返回英国宣传和推广。公元1721年,美国医师波尔斯在美国首次为自己儿子和两名奴隶接种了人痘。牛痘的发明者琴那,原先本是一位接种人痘的医师。他不仅为别人种痘,而且也给自己种了人痘。他正是在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创造了牛痘接种法。

  中国人痘接种术,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为人类的免疫预防科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