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羚羊峡斧柯山。因肇庆古属端州,故名端砚。又因在端溪水畔,故又名端溪砚。宋代叶樾〔yue 月〕在《端溪砚谱》上就说:“端州……皇朝……赐号肇庆府,府东三十二里有山,曰斧柯山,在大江之南,盖羚羊峡之对山也……自江之湄〔mei眉〕登山,行三四里即为砚岩也。”
端石产地及端石名坑的分布,大致集中在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以及羚羊峡以西偏南的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再有,羚羊峡以东的沙浦一带也产近似端石的砚材。其中羚羊峡以东的斧柯山一带,又集中了端溪砚石最有代表性、最为名贵的砚石坑洞。羚羊峡一带,夹岸“峻峙壁立”,江水汹涌澎湃。清代诗人黄遵宪游端州,有诗赞曰:“归帆正值好秋风,却为看山误我期。急水渐趋江合处,奇峰横出路穷时。”在端溪砚坑附近,山岭更是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羚羊峡一带,自古即为端州八景之一的“羚峡归帆”。
关于端砚始于何时,以及端砚发展的历史,在清代黄钦阿编著的《端溪砚史汇参》,以及其他许多砚石文献上,都有介绍,现简述如下。
清代计楠《石隐砚谈》“溯源”一节中说:“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初唐高祖李渊年号,说明端砚已有近1400年历史了,在几大名砚中,也是历史最悠久者之一。由于端砚的名贵,深受喜爱,自唐代始,历代都有许多赞美它的诗文。其中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自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wan 完〕抱水含满唇,
暗洒苌〔chang 长〕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
轻沤漂沫松麝熏。
干腻薄重立脚匀,
数寸秋光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
孔砚宽顽何足云。
《端溪砚史汇参》编纂者黄钦阿说:“长吉(李贺字)此诗,为自来说端溪之祖。且标题曰紫石,得端溪之真。曰青花,得端溪之精。端溪始出,而即得此诗,诚端溪之幸也。”黄氏之语,言之凿凿。
刘禹锡也有多首诗赞美端砚。他在《谢遗端溪砚》一诗中说:“寻常濡翰次,恨不到端溪……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鹆〔yu 喻〕眼工谙谬,羊肝士乍刲〔kui 亏〕。”此外,如陆龟蒙也有《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等诗赞誉端砚。这些都说明了,端砚在唐代出现后不久,就受到大家的喜爱。
五代十国时据《文房肆考图说》载,“至南唐李主时,端溪旧坑已竭。”后来为“宋贡砚”,“遂开新坑”。米芾在《砚史》上说:端州岩石“赐史院官砚多是,其后来岁贡,惟上岩石。”《端溪砚史汇参》上也说:“宋贡砚唯赐史官,故端溪重于天下。”这是说,由于端砚名贵,在宋代已成为贡品,皇帝也往往用来赏赐官员。因此端州地方官多有贪取私囊者。《文房肆考图说》又说,在熙宁中,有位知端州的地方官杜某,为了“独占之”,“禁民毋得采石”,老百姓诟称其为“杜万石”。著名学者周敦颐,那时在当地任官,“恶其夺民之利”,“题请”“凡仕于州者,买砚毋得过二枚”。周敦颐此举有力地遏制了贪官恶吏,减少了对端石的滥采。这是一桩在端砚开采史上值得提及的要事。
宋代的许多著作中,如《文房四谱》、米芾的《砚史》、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蔡襄的《砚记》、高似孙的《砚笺》、李之彦的《砚谱》,以及苏轼的《东坡志林》、杜绾的《云林石谱》等等,都有论及端砚的篇章。宋代也出现了关于端砚的专著,如前面提到的叶樾《端溪砚谱》等。由于有这些砚史文献,使我们对砚史,特别是端砚的早期历史,对端砚在开采、坑洞、品目、制作等方面的情况,都有了很好的了解。
《端溪砚史汇参》说“最重于宋”的端砚,到了“元明端溪渐晦”。这主要是由于“下岩自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崩压之后,封闭不开,惟相传曰已竭。元及初明,人所见流传古砚,大半梅花坑、宋新坑、将军坑。墨绣古泽,入手可爱,遂误认为真正下岩,故有黑如漆、色青黑之语,不知此非下岩也。”这是说端溪最有名,石质最好的坑在下岩,即老坑或水岩。下岩自治平四年崩塌之后,封闭停采,这样就影响了端砚的生产与流传,至元与明初时,端砚业“渐晦”。
《端溪砚史汇参》说:“明季端溪复显”,“本朝(指清)端溪大显”。表明明末以后至清代,端砚业又有复兴与发展。
在开采方面,“明永乐宣德间开坑,未几俱罢去”,这只是短暂小规模开采。以后在“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太监李凤开坑封坑月日立石。”可知在明代后期,又开采过。由于砚石名贵,自宋元至明,在端溪砚坑就设有官员,“把总一员,专辖守坑。律令,盗坑石,比窃盗论,其厉禁如此。”这是说自宋元明以来,对下岩(水坑)一直是“驻兵置弁”,布监设守。在万历年间,更派朝廷太监管理,说明官方的重视,不过“宣德至万历,始一开坑,旋即封闭也。”到了明末“蜀人熊文灿总督两广日,指挥苏万邦致石工于江西,緼〔yun 运〕火中夜开坑,不敢自日中也。”又说:“此虽系官开,实同私开。”这是说在明末,当时两广地区最高官吏曾“私开”砚坑,不敢在白天行动,只是利用夜间,燃麻照明开采。由于砚坑开挖较深,所得下岩(水坑)砚石,“其石称最”。后来遂有水坑砚石“以明坑驾宋坑之上”,及“唐斫其肤,宋入肌理,转凿转深,今得其髓是也”的说法。说明自唐代起,随着开掘深入,渐寻得优质石脉。另外,也是因开采日久,经验累积,技术提高的结果。
入清,“端溪大显”。清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又开坑采石,虽说“守禁罢”,但民间无力“私开”,所以实际上仍是官方“给费”,“督抚采办”。从唐初开采至清初,“凡六开坑”。此次开坑,由于“豪力”,能“得美石”。端溪砚石至乾隆年代,“水坑石,色泽虽亦鲜丽,气韵不能静深”,作者叹曰:“佳石日竭。”后至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开坑采石,咸丰以后,又因砚坑淤塞,砚石枯竭等等原因而停采。
在制作上,因明代藏砚之风甚盛,故设计制作追求古雅大方,精致细腻。天然砚即随形砚增多,即依照砚石天然形状,巧妙构形,利用天然纹理、斑点,稍加雕饰,“天工人工,两臻其美”,也可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明代端砚的石色利用,更是令人叹服。如以石皮色泽作山石或松干;利用“鱼脑冻”作云霞或白浪;利用“石眼”作珠露、星月等等。此外,明代端砚在砚形上,除随形砚以外,砚式更趋于多样化。此时还出现一种“平板砚”,这种砚石专注重砚材质地,一般只削平磨光砚体,不加雕琢,有的甚至不开砚池砚堂。这种“半成品”只是为了赏玩与收藏。明代端砚雕饰题材也十分广泛,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等。用意也很全面,如表示吉祥、寿禄、镇邪、引福,以及显示清高、气节等等。明代端砚在砚侧砚底,镌诗刻铭已成风气。砚石已综合形制、雕刻、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众多达官贵人,文士墨客,皆爱砚成癖,以嗜砚为荣,着实形成了一股“砚石热”。
清代端砚,在康乾时代空前繁荣,可谓达到了全盛时期。在砚石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评定、砚纹选择、砚盒装潢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清代流传下来的端溪名砚很多,后面还要加以介绍。
端砚砚石使用性能上的优劣,审美价值上的高低,往往与其石品以及石色、石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又与砚坑有关,因此需要对砚坑情况加以了解,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端砚名坑。
水岩 前面介绍过,端石产于羚羊峡东边端溪水一带,水岩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出口处。清代朱彝尊《说砚》上说:“端溪之水……长一里许,广不盈丈,自水口北行三十步,有穴。”此穴即为水岩洞口(清代营造尺,一尺约合0.32米,五尺为一步)。
水岩洞内因长年受泉水灌注浸渍,故名水岩。水岩有几种名称。因开坑采石年代久远,历史古老,水岩又名老坑。又因砚石佳美,曾入贡皇宫,故又称皇岩。因水岩是在砚坑中最下层,所以又称为下岩。
水岩共分四个岩洞,大西洞、正洞、小西洞与东洞。诸洞中以大西洞砚石最佳。坑洞全长135米,洞口至洞底高差为25.5米,洞底距正常河水水面间距为150米,也就是说,坑洞是处在水位线以下相当深处,这也增加了开采的困难。
端石以水岩为首,其石质细腻、致密、坚实,石色丰富多彩,石品纹饰绚丽多姿。古人赞美其“细润如玉”,“扣之无声”,“温润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等等。清代陈龄《端石拟》认为,水岩端石具有八德:“一曰历寒不冰,质之温也;二曰贮水不耗,质之润也;三曰研墨无泡,质之柔也;四曰发墨无声,质之嫩也;五曰停墨浮艳,质之细也;六曰护毫加秀,质之腻也;七曰起墨不滞,质之洁也;八曰经久不乏,质之美也。具此八德,质已迈常,信为古今之瑰宝,可遇而不可求者也”。水岩确集端溪各坑之优,久被奉为众坑之首。
坑仔岩 又名康子岩,亦称岩仔坑,位于水岩以南,半山之上,距水岩洞约200余米。坑仔岩历史也很悠久,自宋代以来,历代均有开采。坑仔岩石质也很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滋润。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较匀。坑仔岩洞口岩壁,镌刻有许多碑记与诗文,记载了不少文人雅士游览与考察坑仔岩的情况,很有史料价值。
麻子坑 麻子坑据说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开坑采石,相传为一陈姓痘疤砚工发现,故名。此坑位于水岩之南约4公里处,洞在山腰,下距端溪水约600多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linxun林旬〕,道路险峻。麻子坑有水坑与旱坑两部分,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旱坑在上,积水时间短,两坑相距甚近。麻子坑石质高洁、细滑、致密、坚实。一般说来,仅次于水岩,与坑仔岩并驾齐驱,其中佳石胜于坑仔岩,优质者可与水岩媲美。
宋坑 因于宋代发现并开坑采石,故名。宋坑为一坑群,其中包括盘古坑、陈坑、伍坑以及蕉园坑等。宋坑位于肇庆七星岩北岭山一带,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又因北岭山下有将军坑,故前人也称宋坑为将军坑。
宋砚由于不只一个砚坑,所以石质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宋坑石色凝重浑厚,以猪肝色(或称马肝色)为代表石色,表面有金星点。上乘宋坑石质致密、润滑。石质稍粗者称为“紫端”。在端溪各坑中,宋坑砚石以下墨快而著称,故所研墨汁以书写奔放、流畅大字为宜。绘制工笔精致图画,书写工整细小字体,以水岩、麻子坑与坑仔岩砚石为佳。
梅花坑 石色呈苍灰白微带青黄,有梅花点,故名。位于北岭山九龙坑,故又称九龙坑。原梅花坑砚石产自羚羊峡沙浦典水附近,故古人又称典水梅花坑。梅花坑砚石以多眼为其特点,石质近似宋坑,较水岩、麻子坑、坑仔岩略粗,但仍为佳石,下墨亦快。
绿石岩 清代吴兰修《端溪砚史》上称,绿石岩为绿端。石色通体翠绿,故名。佳者纯浑无瑕,晶莹油润。绿石岩于宋代开坑采石。砚坑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北岭及小湘峡、鼎湖山,皆为旱坑。另一种认为,上述地点后因砚石枯竭,停止开采。改为端溪朝天岩附近开采,后与朝天岩相合,上层为绿色绿端,下层为朝天岩。绿石岩产绿色端石,但尚有不少地方也出产绿色砚石,如前已有介绍的甘肃省洮砚,吉林省松花石砚等,识砚时应加以注意。
古塔岩 位于坑仔岩之南。石色凝重,紫稍带赤。石质娇嫩、坚实、滋润。佳者可与宋坑媲美。
宣德岩 因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开坑采石,故名。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较细,幼嫩,仅次于坑仔岩与麻子坑。宣德岩砚石多断脉,难采,佳石不多。
朝天岩 因洞口较大且朝天,故名。位于宣德岩附近,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开坑采石。石色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此为朝天岩独有之特色,石质较细腻。
白线岩 《端溪砚史》上说:“白线岩多白筋如粗银线”,故名。位于羚羊峡以西峡北山岭上。其石白筋,乍看如散碎冰纹。岩洞分三层,产石优者可为雕花砚材,逊者作低档淌池砚。
端石中的“石品”,在端砚的使用上,特别是在端石的鉴赏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前面说了,石品是砚石中,因含矿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天然花色斑纹。端石的石品绚丽多彩,五光十色,是端砚一大特点。下面就较为名贵的石品,简要加以介绍。
鱼脑冻与“荡” 鱼脑冻是砚石中,有似受冻鱼脑般影纹。色泽为白中有黄,又略带青,最佳鱼脑冻为“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端溪砚史》)。有一种不完整鱼脑冻,称为“碎冻”,虽不完整,但“错落疏散”于砚中,别具情趣,也很名贵。
“荡”是“湖”的别名,为鱼脑冻旁支。“荡”不似鱼脑冻完整与轮廓清晰。若隐若现,宛若轻纱。如水在石中荡漾,波影涟漪。
鱼脑冻是石质最细腻、最幼嫩的部分,实如“小儿肌肤”。鱼脑冻名贵,不仅因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因其发墨好,下墨快,有实用价值。
蕉叶白 蕉叶白又称蕉白。如蕉叶初展,鲜翠娇嫩,色白略带青黄,古人形容其“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如秋云绵密,或如水波微尘。视之不见,浸于水中乃见”等等。
蕉叶白与鱼脑冻,初看非常接近,若仔细审视,却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鱼脑冻是半圆、圆形或椭圆,如晴天浮云,白中透黄;而蕉叶白则成条成片,色白带绿。
青花 青花为砚面上青蓝色斑点,如排粟、如星斗。青花需浸水方能显现。《说砚》中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青花为难得的名贵石品。李贺那首诗题中,就特别标明为“青花紫石砚”。青花品类繁多,如微尘青花,青花点细如尘;鹅毛氄〔rong 冗〕青花,青花有如雏鹅胎毛;蚁脚青花,青花状如蚁脚般细小;萍藻青花,青花如萍藻水面漂浮;鱼仔队青花,青花如幼鱼结队漫游;雨霖墙青花,青花如屋檐滴雨,等等。
火捺〔na纳〕 火捺又称“火烙”,砚面颜色如经火烙灼焦一般,呈紫红微带黑色。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火捺又分几种:胭脂火捺,中心部分色泽较深,犹如涂抹胭脂,自心向外,由深渐浅;金钱火捺,中心部分较深,外周环轮状,像古铜钱,又称金钱冻,这种火捺较少见,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品种;猪肝冻,色泽如猪肝,圆形或椭圆形,是火捺发育成熟的表现,也较名贵;马尾火捺,火捺分散如马尾临风,飘散石中,此种火捺又称马尾纹。
天青 端石中色青微带灰白,纯洁无瑕者叫天青。古人说: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天际”。砚石中如有天青与鱼脑冻或蕉叶白相傍互依,浑然一体者,则为上品。
翡翠 砚石中有翠绿色圆点、椭圆点或条状。有时称条状者为青脉。翡翠不同于石眼,翡翠有眼无瞳。
金银线 是水岩砚石中独有的石品,为条状、线状花纹,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冰纹 亦称冰纹冻,为白晕花纹,如壁挂瀑布,飞泻千尺。冰纹也是水岩独有的石品花纹。
虫蛀 砚石边皮部位,有状如虫蛀蚕食斑迹,齿孔遍布。本属残缺,由于出自天然,反生美感。
鹧鸪斑 又称麻雀斑,砚面上有白中带黄、黄中带褐之小斑点,恰似鹧鸪羽毛斑点。
石眼 石眼是砚面上状如鸟兽眼睛的“石核”,是端石中另一名贵石品。《端溪砚史》上说:“圆晕相重,黄黑相间,黳〔yi医〕睛在内,晶莹可爱”。石眼一般以形似何目而定其名,从形态上区分,多以鸟类或兽类眼目定名,如鸲鹆〔quyu渠育〕眼、了哥眼、珊瑚鸟眼、鸡翁(雄鸡)眼、雀眼、猫眼、象眼(凤眼)等等;从神态上区分,有瞎眼、死眼、活眼、怒眼、泪眼、翳〔yi益〕眼等等;从位置上区分,有高眼、低眼、底眼等等。
关于“石眼”的价值,历来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来,有佳眼的砚石,石质相对幼嫩、细腻。但对于石眼来说,因是含铁质的结核体,这些“石疵”,在使用上反而是砚的缺点。前人即已说过:“端石如一段紫玉便佳,何必有眼。”但石眼罕见别致,晶莹美观,“石亦有眼,巧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人们自然对其爱不释手,争相宝之。在砚石制作时,如能巧妙布置,因“疵”施艺,确能令石眼为砚石增色添辉。
历史上,有许多名贵端砚流传下来,如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观象”端砚,八棱式,长宽各14厘米,高2.8厘米。色青白,两旁缀兽面铜耳(右耳缺),砚池分三格。上方镌“观象”二字,砚首侧镌“唐研”二字,均为隶书。砚背四周深凹,中心略凸,钤镌“乾隆御玩”篆文,右上方有古钱纹,砚周环镌楷书回文铭。
脂砚斋端溪砚也十分有名,椭圆形,长约8.3厘米,宽约6.6厘米,高约1厘米。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吴万有制,砚盒盖内刻有万历名伎薛素素像,砚背刻有王樨登五绝一首:“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下款为:“素卿脂砚,王樨登题。”侧边刻隶书:“脂砚斋所珍之砚,其永保。”据此可知,后来红学史上著名的“脂砚斋”即因藏此砚而得斋名。此砚原藏吉林省博物馆。
以上介绍了“四大名砚”及其他名砚,其中端、歙二石,尤为瑰宝。历史上曾有端、歙高下之较。依照传统看法,一般认为端砚“温润”,歙砚“坚润”。以往“砚贵坚老”与“砚重柔腻”之辩,实乃端、歙优劣之争。
米芾《砚史》上说:“器以用为功……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明代张应文《论砚》上说:“发墨谓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发光如汕〔shan善,鱼游水貌〕如漆,明亮照人,此非墨能如是,乃砚使之然也,故砚以发墨为上。”这就是说,砚石之优劣,关键在于“发墨”性能的好坏。清代纪昀就认为,凡莹润发墨者,不管是坚老还是柔腻,都属上品。由此看来,若全面综合观之,端、歙二砚五雀六燕,铢两悉称,实乃不分轩轾,难衡伯仲。端、歙二石在中华砚材宝库中,堪称“连璧”,同为祖国珍贵砚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