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 作者:郑小华·欧阳中石·叶培贵·解小青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艺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自此,史称东周,又分为前后两段,分别称春秋、战国。中国进入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割据时期。

  由于分裂割据,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在文化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呈现。在书法上,也是风格繁多,争奇斗胜:或以奇崛见长,或以朴实取胜,或以瑰丽擅场,有的竟然出现了美术化的作法,不一而足。其结果,是形成了复杂的局面,文字比较混乱。然而,仍可以寻绎出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以石鼓文为代表的由大篆向秦篆演进的轨迹。

  石鼓刻石文字,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石刻。尽管有说是周宣王时物,有说是周成王时物,但近人考为春秋战国时秦国之物。我们以它与西周时金文相较,其成熟程度应当在后。

  石鼓共10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分刻四言诗句,记述国君游猎的情况。唐初发现于陕西凤翔。据推算,石上原文可有700余字;但几经沧桑,屡遭残损磨灭,现仅存270余字了。

  石鼓上的字,固与金文不同,但就其格局体势来看,仍属大篆一系。然十分严谨,似已有了秦篆的端倪。从被发现时起,便极为世人所推重,杜甫、韩愈、韦应物、苏东坡、康有为等都有诗文颂赞。书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黄庭坚等也都予以极高的评价。石鼓文可以证明由大篆向小篆迈进,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当时人审美追求的必然方向。

  在秦统一全国之前,还留下了一些手迹,如简、牍〔du读〕、缯〔zeng增〕书,即书写在竹简、木牍或缯帛上的一些文字,也有用朱色写在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它们的体势仍为大篆,但不是铸刻,自然就有一些质地的限制与手写的方便,因而在字形上也相应地有了一些变化。通常,把这些变化看作隶变的发端。

  从这些朱、墨字迹上,既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了方便的笔、墨、朱,更可以看到以后小篆及古隶的形成,是来有所本,变有所据,而不是凭空臆造的。研究用笔,这是比较早的资料,应当充分重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