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有一组以“羊”为基本部件所孳乳的字,可以看出羊作为古代畜牧业发达时的重要牲畜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地位。“羊”在古文字中显示出的是它的头部的形状:、。祭祀时把“羊”放置在神位(,即“礻”)旁边,就是“祥”字,表示吉祥如意;戴着羊角作为装饰品,就是“美丽”的“美”字(下部的“大”表示一个正面站立的成年人)。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证明,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都有头戴兽角 (羊角、牛角或鹿角)以为美饰的习俗,如非洲南非联邦的少数民族就有戴牛角的,有的还在牛角下面再添一双羊角,这可以认为是原始民族最早萌生的一种审美习俗。有一个“羌”字,也是表现一个戴着羊角的人(),指古代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据说这个民族是专门以牧羊为生的。“養”(今简化作“养”)是“羊”下边一个“食”字,把食物给羊吃,就是畜养的意思。表示“善良”的“善”是个由“羊”和“言”组成的会意字(),最初也是“吉祥”的意思,大概造字者认为如果羊能开口说话,必定是一种大吉之兆吧!这个字又加一个部件“肉(月)”成为“膳”字,表示“伙食”的意思,说明羊肉在中国古人的伙食中是受到特别的欣赏的。这一点,还可以举出三个字作为例证,即:羞、鲜、羔。“羞”的古文字作,是用手拿着羊表示进献美好的食品(这个字后来有“羞愧”、“害羞”的意思,乃是假借义)。而“羊”与“鱼”合成“鲜”,更是指鲜美的食物了。“羔”字,现在指小羊,而在古文字中作,是把羊放在火上烧烤,所烤的往往正是小羊,如同现代某些地方的名菜“烤乳猪”之类。
这一组最后要提及一个“群”字,我们觉得也很有意思。它的本义是羊群,随后可以泛指人群、群众。有人认为这是个“从羊君声”的形声字,但也有人认为是个“从君从羊”的会意字。根据后者的解释,“群”字就是指君主统治下的一群驯服的“羊”了。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这种解释真是一语道破了统治者对于人民大众的看法和做法。
|